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的知識點教學目標
目
標
內容
知識技能
例題
數學素養
數與代數
數的認識
認識計數單位 “一”、“十”和“百”;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
個位上的8表示( )
十位上的8表示( )
培養學生縝密嚴謹的態度和刻苦鉆研的探索精神;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
一個一個地數,從十六數到一百。
會讀、寫100以內的數。
82讀作( )
二十七寫作( )
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83里面有( )十和( )個一。
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數的大小。
76
80
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事物,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青青:我吃了35只害蟲。
蛙蛙:我吃的比你少一些。
數的運算
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用加、減法解決簡單問題。
1. 13-9= 17-8=
2.樹上原來有15只小鳥,飛走了8只,樹上還剩幾只小鳥?
培養思維的正確性、敏和靈活性。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景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并應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會口算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90-60= 30+20=
35+3= 78-76=
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鞋:50元 書包:40元 文具盒:10元
1.買一雙鞋和一個書包,一共用多少元?
2.鞋比文具盒貴多少錢?
常見的量
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
3.75元=( )元( )角( )分
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體會人民幣在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愛護人民幣。
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
鐘面上是( )時( )分
探索規律
學生通過活動發現圖形和數字簡單的排列規律。
▲ △△▲△△▲
2 4 6 8
10 20 30
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空間與圖形
圖形的認識
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至少用( )個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個稍大一些的正方形。
讓學生說出用 做成的正方體,數字4的對面是數字幾
通過拼、剪等活動,體會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圖形間和立體圖形間的關系,逐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能不能用幾個長方形拼成一個正方形?
圖形與位置
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含義,初步感受它們的相對性。
讓學生在操作、探索活動中,觀察、感知、猜測、感受空間方位及相對性,激發興趣,發展創新意識。
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能夠在具體情境中,根據行、列確定物體的位置。
你的座位是第( )組第( )個,你前面的同學是第( )組第( )個。你左邊的同學是第( )組第( )個。
統計與概率
數據統計活動
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用畫“正”字和用畫圖的方法
收集、整理數)
正
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掌握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
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1、( )形最多,( )最少。
2、□ 比○多( )個。
綜合實踐
擺一擺,想一想
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鞏固數值及位值的概念。
探索100以內數的特點及排列規律。
鞏固對100以內數的認識,探索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歸納能力
小小的商店
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進一步掌握人民幣的換算及計算方法。
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進行愛護人民幣和保護環境的教育。
一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整理
1、釘子板上不能圍成的圖形是( )
(1)長方形 (2)正方形 (3)三角形 (4)平行四邊形 (5)圓
2、
用這個長方體一共能畫( )個長方形?能畫( )個不同的圖形。
3、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長方形。(圖見書P19頁)
4、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圖見書P21頁第四題)
5、一張正方形紙對折一次可以折出三角形、長方形。
一張正方形紙對折兩次可以折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圖見書P22頁)
6、用一張長方形紙最多只能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自己動手折一個試一試
7、把書P23頁第5題的兩種拼平行四邊形的方法試著動手做一做。
8、擺一個正方形至少需要4根相同的小棒,擺兩個正方形至少需要7根相同的小棒。
擺一個三角形至少需要3根相同的小棒,擺兩個三角形至少需要5根相同的小棒。
擺一個長方形至少需要6根相同的小棒,擺兩個長方形至少需要10根相同的小棒。
擺平行四邊形的方法和正方形一樣
9、從右邊起第一位是 ( )位,第( )位是十位,第三位是( )位。
10、100里有()個十,( )個一。
57里有( )個一和( )個十,43里有( )個十和( )個一。
35個一是(), 49添上1是( )個十。
11、在計數器上分別表示 1、10、100
12、最大的一位數是9,最大的兩位數是99。
最小的兩位數是10,最小的三位數是100
13、百數表中,從左往右看一個比一個大1,從上往下看一個比一個大10
14、個位上是1、3、5、7、9的數是單數
個位上是0、2、4、6、8的數是雙數
寫出25—34之間所有的雙數
一個數比70大,比79小,而且是個單數,這個數可能是( )。
15、三十幾加幾的結果有3種可能(三十幾、40、四十幾)
五十幾減幾的結果有3種可能(五十幾、50、四十幾)
如果這里的加幾、減幾給出一個特定的數,結果就另當別論了
比如:三十幾加9的結果可能是40、四十幾,
五十幾減1的結果可能是50、五十幾。
16、人民幣的單位是 元、角、分。
17、以分為單位的有1分、2分、5分;以角為單位的有1角、2角、5角;以元為單位的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18、1元=( )角 1角=( )分 1元=( )分
19、1張1元可以換( )個5角,還可以換( )張2角。
1張20元可以換( )張10元或( )張5元
1張100元可以換( )張10元,還可以換( )張20元,還可以換( )張50元
1張100元可以換( )張10元和( )張50元
1張100元可以換( )張20元和( )張10元。
20、一張郵票8角,買一張郵票怎樣付錢?
一盞臺燈56元,買一盞臺燈可以怎樣付錢才不用找錢?(寫出最簡便的付法)
21、一個足球48元。
(1) 買一個足球付的錢全是10元的,至少付了( )張。
(2) 買一個足球,帶的錢正好,最多付了( )張20元。
22、 皮球 乒乓球拍 羽毛球拍 足球
6元 10元 12元 35元
(1) 帶50元最多能買幾樣不同的物品?
(2) 買兩樣物品最多要付多少錢?最少呢?
(3) 買一個乒乓球拍和一個羽毛球拍大約要帶幾十元?
基本知識點梳理
第一單元:位置
1、上、下
(1)在具體場景中理解上、下的含義及其相對性。
(2)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上下的方位,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2、前、后
(1)在具體場景中理解前、后、最×的含義,以及前后的相對性。
(2)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的方位,會用前、后、最前、最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3、左、右
(1)在具體場景中理解左、右的含義及其相對性。
(2)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左右的方位,會用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
(3)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4、位置
(1)明確“橫為行、豎為列”,并知道“第幾行第幾個”、“第幾組第幾個”的含義。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2個數據(2個維度)描述人或物體的具體位置。
(3)在具體情境中,能依據2個維度的數據找到人或物體的具體位置。
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
1、主題圖(10頁、11頁)
(1)能從圖中搜集數學信息,并利用信息提出恰當的數學問題。
(2)理解減法的兩個基本含義,并能利用此含義列出減法算式。
2、12頁例1
(1)能依據減法的含義看圖列式(已知總數和去掉的一部分,求還剩多少的運算)。
(2)經歷自主探究算法、交流優化算法的過程。
(3)能恰當選擇算法,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減法算式。
(4)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應用意識。
3、15頁例2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理解減法的含義(已知總數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運算)。
(2)經歷進一步優化算法的過程,并進一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減”的算理。
(3)能正確計算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并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4、19頁例3
(1)能準確的搜集情境中的數學信息,提出恰當的數學問題。
(2)能依據加法和減法的含義,正確列式,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能選擇恰當的方法,熟練完成20以內的退位減法計算,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5、整理與復習
(1)引導學生自主發現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的規律。
(2)正確掌握“一圖四式”的內容。
(3)涉及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4)優生能求“5根手指的中間一共有多少個縫隙”類型的數學思考題。
第三單元:圖形的拼組
1、通過折紙活動,理解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長特征。
2、通過“拼、組、剪”等活動進一步掌握學過的各種平面圖形的特征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3、通過動手的“搭、組、卷”等活動,進一步掌握學過的各種立體圖形的特征,并初步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
4、在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及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說明:練習六3題:能正確數出拼組的小正方體的個數。
4題: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各個面的形狀,能連線。
5題:能正確數出缺少的墻磚和地磚的塊數。
6題:能給打亂的平面圖案重新拼組。
7題: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對面的含義,并能判斷最簡
單的正方體平面展開圖中的每一組對面。
第四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體驗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2、能正確的數出、寫出、讀出100以內的數,并知道100以內的數的順序和組成,進一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不同含義。
3、了解“十進制”,能估計100以內的數量,能比較100以內的數的大小,并能完成相關的模糊表述(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最接近、更接近),逐步發展數感。
4、知道三個數位的數位順序表,知道數位數位順序表中各個數位的意義,能看計數器寫數、讀數,并能根據給出的數在計數器上撥(或畫)珠。
5、能熟練計算“整十數加一位數”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并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滲透加法交換率)
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
1、在具體情境中了解人民幣的作用與價值,知道人民幣的基本單位,并能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2、正確掌握人民幣基本單位之間的進率,并能完成相關的清點與互換。
3、能認識“小數記法”的商品單價,學會簡單的購物,并能利用給出的信息完成簡單的計算。
4、對學生進行合理使用人民幣、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等方面的教育。
第六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1、能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算理,并能熟練掌握算法、正確計算。
2、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包括“多幾”、“少幾”的應用),能利用給出的信息嘗試提出恰當的數學問題,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感受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3、能熟練計算相關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第七單元:認識時間
1、通過觀察和操作,掌握鐘面上有12個大格和60個小格,并知道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1圈,即:1時=60分。
2、能認、讀、寫鐘面上的時刻,能寫出已知時刻“過幾分”或“過幾時”后的時刻。
3、通過觀察、思考、交流等方式培養學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
第八單元:找規律
1、通過觀察和操作,讓學生準確掌握一組圖形中所包含的“11”、“111”、“1和幾”、“幾和1”、“幾和幾”的排列規律,并能完成下一組的選擇或填空。
2、通過觀察和思考,讓學生準確掌握一組數列中所包含的遞增或遞減規律,并能完成下一組的選擇或填空。
3、能根據所學知識獨立設計有規律的一列圖形或一列數,發現、欣賞、創造數學的美。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推理能力、動手能力。
第九單元:統計
1、經歷簡單的統計過程,初步學習搜集、整理、分析數據的方法,體會統計的作用與價值,形成初步的統計意識。
2、能完成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利用統計圖表得到的數學信息,提出恰當的數學問題,并且能夠解決,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評價要點
教 學 內 容(知識點)
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
能熟練地數出100以內陸數;能認、讀、寫100以內的數;能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大小。
《數鉛筆》:100以內數的認識——會數、會讀百以內的數;了解百以內數的順序,熟悉整十數的順序;體會基數和序數的意義;認識記數單位“百”。
《數豆子》:100以內數的讀寫——會用計數器表示數;會寫百以內的數;體會位值制;能對100以內的數進行估計。
《動物餐廳》: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能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能找出一組數中蘊涵的規律。
《小小養殖場》:在具體情境中描述數的相對大小關系——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和“差不多”的含義;能在具體情境中描述數的相對大小關系。猜數游戲中蘊涵的區間套的數學思想方法。
第二單元:觀察與測量
會辨認從兩個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的形狀;在實際的測量活動中了解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認識厘米、米,并體會它們的實際意義;知道1米=100厘米,會進行簡單的計算和測量;會根據具體的情境選擇合適的單位;能用適當的方式估測生活中一些物體的長度。
《觀察物體》:兩個方向觀察單一物體的形狀——會辨認從兩個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的形狀;
《桌子有多長》:厘米的認識——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體會1厘米的實際長度;知道厘米用字母cm表示;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能估計身邊較短物體的長度。
《去游樂園》:認識米——認識米,體會米的實際意義;知道米用m表示;掌握米和厘米間的關系;能選擇恰當的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認識米尺,會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能估計較長物體的長度。
《估一估 量一量》:簡單的估測與測量——能選用適當的單位表示長度;能估計身邊物體的長度,會使用測量工具進行測量。
第三單元:加與減(一)
能正確熟練計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并能運用上述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注意:
1.本單元結束時,要求每分鐘計算5題左右.
2.計算與應用并重.
《小兔請客》:整十數的加減——加減意義;能正確進行整十數的加減運算;了解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采松果》: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加減的意義;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體會加法交換律。
《青蛙吃害蟲》: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加減意義;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練習二》——從情境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提出、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拔蘿卜》: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加減意義;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豎式的書寫格式;算法多樣化。
《回收廢品》: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建立實際情境與加減法意義的聯系;提出并解決數學問題。
第四單元:認識圖形
能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能在具體的活動中,將圖形進行分割和組合;會用七巧板拼圖。
《認識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認識圖形,體會面在體上
《動手做一》:——體會一個圖形可以分成不同的圖形;滲透了“對稱”的思想。
《動手做二》:——了解七巧板的組成;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知道形狀和名稱);能用七巧板擺出指定圖形,
《動手做三》:——培養學生從復雜的圖形中辨認出簡單圖形的能力
第五單元:加與減(二)
掌握100以內進位加和退位減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能根據問題情境提出一個或兩個有意義的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根據要求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注意:每分鐘能正確計算3-4題。
《圖書館》:進位加法(一)——加法意義;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借助直觀模型和計數器幫助學生理解“相同數位相加,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筆算豎式;在情境中提出、解決數學問題。注意題目中多余信息。
《發新書》:進位加法(二)——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能正確進行計算;發展估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用直觀模型和計數器來幫助學生理解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進位加法的算理。
《小小圖書館》:退位減法(一)——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幫助學生掌握退位的方法和減法豎式的寫法。引導學生看懂統計圖表,發展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跳繩》:退位減法(二)——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體會計算方法多樣化;發展估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豎式的寫法和“借一當十”的含義。
第六單元:購物
能辨認人民幣;能清點一定數量的人民幣;認識元、角、分及其相互關系;在具體情境中解決簡單的購物問題。
注意:不要求抽象的算式。
《買文具》:——認識小面額(5元以下)的人民幣;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關系,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系;能解決買1元以內物品怎樣付錢和找錢的問題。
《買衣服》:——認識大面額的人民幣及其換算關系;會解決簡單的購物問題;能清點一定數目人民幣的幣制。
《小小商店》:購物活動——體驗付款方式的多樣性,鞏固100以內的加減計算。算錢、付錢、找錢。
第七單元:加與減(三)
能正確計算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能解決相應的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簡單的估算。
《套圈游戲》: 100以內三個數的連加——計算與應用并重;探索并掌握100以內數連加的計算方法;體驗算法多樣化;估算意識;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從表格中讀取信息的能力,逐步熟悉表格的呈現方法和含義。
《乘船》: 100以內三個數的連減——計算與應用并重;探索并掌握100以內數連減的計算方法;發展初步的估算意識和能力;情境中多余條件的辨別;進一步熟悉表格呈現信息的方法。
《乘車》:三個數的加減混合運算——計算與應用并重;探索并掌握10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發展初步的估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第八單元:統計
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體驗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能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組織比賽》:簡單的條形統計圖——體會統計的必要性;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能根據統計結果做出決定。
《買氣球》簡單的條形統計圖——經歷數據的收集及整理過程;進一步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體會用“正“字記錄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