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在0—3歲階段,身體、情感、社會性等各方面都處于由不成熟向初步發展的過程。動作、身體機能剛剛發展,知識經驗缺乏,言語和思維能力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思維以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認識事物需要靠動作和實際事物的支持,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動,容易激動,對成人具有很強的依戀感與依賴性,心理獨立能力較差。每個嬰兒都有極大的發展潛力,特別是出生的頭三年,嬰兒的認知結構、能力與個性等都是與客觀環境交互作用過程中建構的,因此,嬰兒3歲以前這一時期,親子關系對他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家庭是嬰兒生存和發展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社會生態環境,在孩子早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嬰兒撫養者既是嬰兒的日常生活的照料者,也是嬰兒的啟蒙老師。除了父母之外,還有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他們對孩子的正常發育有很大的影響。由于他們在家庭中的職能不同,在嬰兒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樣。
1.母親在嬰兒發展中的作用
母親在生育、哺乳等方面的天然條件,決定了母親比父親在嬰兒生長發育過程中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擔負更為繁重。哺育子女成了母親的天職,事實證明,母親在母嬰親子相互作用中起著養育的作用。母親向嬰兒提供選擇和控制環境刺激物,嬰兒通過感官——眼睛、耳朵、手、嘴的刺激,形成探究事物、認識事物的能力,母親是嬰兒接觸外界事物的媒體和中介,嬰兒通過母親提高感知覺能力認識外界事物;母親在與嬰兒的語言交流過程中成為嬰兒言語發展的刺激源,促進嬰兒語言的發展;母親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語言信號和情緒信號讓嬰兒逐步認識到外界事物,提高其認知、探索和活動能力;同時在親子互動中,母親的行為和示范作用對嬰兒社會交往能力和風格打下最初的烙印,為嬰兒社交技能的發展和完善提供最初的經驗,母嬰關系也是嬰兒社交技能形成的基礎,這些都是通過母嬰在感情信息的傳遞與交流過程中才得以實現。母親不僅在物質上滿足嬰兒溫飽的需要,而且母嬰之間的互動質量對嬰兒的身體健康、智能開發和社會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父親在嬰兒發展中的作用
過去人們一直把喂養照料嬰幼兒與母親聯系起來,而父親對嬰幼兒的影響和作用研究較少。事實上,父親的角色與母親有很大的不同,父親與嬰兒之間的相互關系有著獨特的作用,父親直接護理嬰兒的時間和機會較少,對嬰兒的發展具有母親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為嬰兒提供最基本的照料、感情刺激時,男性與女性一樣有能力,對嬰兒引起的父親行為幾乎和母親一樣多。如果說母親往往傾向于滿足嬰兒的生理需要,而父親則主要滿足嬰兒的社會性需要。父親是嬰兒重要游戲伙伴,傾向于和孩子一起玩更驚險,更刺激的游戲,并常帶孩子去到公共場合,培養孩子活潑、勇敢、自信、智慧等多種心理品質。父嬰交往建立起既與母親交往相似而又不同的感情聯結,父親帶領兒童從事范圍廣闊,多樣化的活動,促使他們更廣泛地認識自然和社會,對他們提高求知欲和好奇心,誘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意識,培養他們的認知技能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研究發現,父親與嬰兒在實際活動中的交往與嬰兒的智商呈正相關分布態。
父母親作為男女性別角色之間的差別,對孩子的潛在影響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說,男性勇于冒險,富于智慧、大度、堅定、勇武和易暴躁;女性穩重、溫柔、服從、忍耐、易焦慮和自卑,男女的氣質特點是相互補充的,有優秀的一面又有缺憾的一面。我們希望嬰兒兼收并蓄,揚長避短,在勇于冒險的同時又不失穩重,在堅定大度的同時又能以忍耐、服從的態度和別人相處,這就是我們說父親和母親都要參與家庭教育的原因。對于兒童性別角色的形成,父母同樣起著重要作用,無論是對男孩還是女孩,在家庭中只有母親而缺少父親的角色或者相反,對孩子性別角色的發展都是欠缺的。事實上,女孩對父親角色易于表露的冒險、進取、獨立性等特征產生影響,男孩也會受母親角色易于表現的溫柔、依賴性等特征的熏陶。在嬰兒期,父母對性別角色形成的影響雖然是潛在的,但卻十分重要。毫無疑問,父親對嬰兒的影響會對孩子一生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父親的參與也為母親提供了情感的支持,并能促進父母作用的發揮。
總之,父親意識到自己對嬰幼兒發展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之中,對孩子、對母親、對家庭來說都有重要意義。
3.祖父母的影響
在當代社會,由于絕大多數年輕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時間完整地陪們他們的孩子度過嬰兒期,而且初為父母者沒有撫育嬰兒的經驗,而許多祖父母正好處于退休之中,有著撫育孩子的豐富經驗。同時有不少家庭是三代同堂,客觀上形成了祖父母親自然照料和管理嬰兒的狀況,在現實生活中的確許多孩子的嬰兒期都是在祖父母親身邊度過的。
祖父母參與撫育嬰兒有許多優勢,因為孩子和祖父母的血緣很密切,祖父母對孩子的鐘愛絕不亞于父母,盡管隔了一代,但當祖父母與孩子在一起時,孩子的天真純潔能讓爺爺奶奶忘記許多人世間的榮辱和人情冷暖,沉浸在充滿童趣的歡樂氛圍中。但由于爺爺奶奶畢竟是老人,思想上趨于成熟而行動較為遲鈍,這與孩子好動的天性是相矛盾的,老人的思想往往趨于保守,在教育方法上,相對來說,爺爺奶奶對孩子的要求趨于容讓而不夠嚴格,在情緒方面,由于爺爺奶奶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諸如孩子的焦慮、痛苦等情緒容易得到平息,這就構成了爺爺奶奶與年輕父母在對待孩子態度上的本質區別,這就造成了爺爺奶奶對孩子的影響有別于父母的緣由。
不管是父母親還是祖父母帶孩子,關鍵在于他們是否掌握正確的育兒知識和具有良好的教育修養,祖父母參與撫養第三代嬰兒是當前社會家庭結構造成的,有助于減輕父母的負擔,但從整體上看,還是父母照料孩子更為恰當和自然,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任何人難以取代的。
4.保姆的影響
在許多家庭中,由于存在實際困難和某種原因可能雇人專門照料孩子,也可能把孩子撫養在別人家中,對這些孩子來說,保姆的育兒知識和文化水平以及對孩子的情感都將對他們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嬰兒的發展不但是身體健康成長的關鍵期,而且更是智力發展和情緒發展的關鍵期。因此,保姆一方面要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另一方面還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感情聯系,同時她還應成為孩子觀察模仿的正面榜樣。在當前親子園中,很多孩子是由保姆帶著去的。他們當天在親子園中的活動經驗能否有效地轉移到家庭中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保姆能否在家庭中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同樣的影響。
由于保姆在孩子的生長過程中同樣起著重大作用,在聘請保姆時就要十分謹慎。一個合格的保姆應該是具有責任心、愛心,同時還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養和人格品質。父母不但需要精心選擇和對保姆的管理,而且有必要騰出一定的時間參與照顧孩子,盡量多地與孩子多些身體接觸,例如父母最好親自給孩子喂奶,洗澡,等孩子稍大后,喂飯、陪孩子進入夢鄉,盡可能與孩子分享快樂時光,另外要經常向保姆強調與父母保持相同的教育和管理原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