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第二輪寒潮來臨,出門都需要勇氣了,很多夏秋很“風光”的花草,也脫落了最后一個花苞,為越冬做準備了。
有些花友認為,對于這些退出“舞臺”的夏秋花,只要做好保暖工作,別凍著它們就可以了,其實還不夠,冬季是“夏秋花”養護的關鍵期,如果養護不當,即便做足了保暖的工作,也可能無法安全越冬,或者影響明年的生長和開花。比如下面這幾種家庭常見的花草,一定要“靜養”。
一、茉莉花
茉莉枝條的生長速度非常快,基本是前腳剪了,幾天就能長出一截枝條來。花期修剪得當,能開2—3茬花。
進入冬天后,有些小伙伴看到茉莉花期結束了,就想和月季一樣,把枝條短截,減少養分的消耗,等來年暖和后,再重新生長新的枝條,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上面說了,茉莉的枝葉生長速度快,修剪后,只有有幾天暖和天,它便會長出新芽來,新芽嬌嫩,很容易凍傷腐爛,并感染其它的枝條,還會造成養分的流失。
冬天正確養護茉莉的方法是“靜養”,我們只需要把殘花修剪掉,再剪掉干枯和徒長的枝條,葉片就不要動了,等它自然脫落即可。養護茉莉的過程中,盆土不干不要澆,等盆土干了,看到底部的葉片發軟了,再澆一些水即可;冬天的茉莉生長速度緩慢,甚至不生長,因此不需要施肥,把它擺放在光照充足的位置,通過光合作用積累養分,明年暖和后,茉莉會立刻恢復生機勃勃的樣子,花期開花也會更多。
二、三角梅
你家的三角梅還在開花嗎?一些南方地區,因為天氣比較暖和,很多三角梅冬季也能長葉開花,著實讓人羨慕,我們這里的三角梅,已經入室養護一個半月了,因為室內溫度比較高,有的三角梅還在零零星星的開花,有的已經結束花期了。
我們這個地區的三角梅,無論是開著花的、不開花的,還是已經開始休眠的,我的建議都是要“靜養”,積蓄更多的力量,明年才會早開花,多開花,達到花開爆盆的效果。
“靜養”三角梅,首先要把它擺放在光照充足的位置,盆土不干透就不要澆,盆土完全干透了,葉片發蔫了,再給三角梅澆透水,同時注意盆內不要存積水,托盤里剩余的水要及時倒出來,避免水分的返吸。
不論三角梅是否還在開花、生長,都不要再施肥了,適當修剪掉徒長枝、雜亂枝,枯枝,其它枝條短截掉1/3,等到開春天暖后,再補充養分讓它生長和開花。
三、繡球花
繡球花是夏季的“主打花卉”,它的花朵大而飽滿,深受大家的喜愛。現在繡球花的花期已經結束,當你看到它的葉尖由翠綠色變為黃色或者紅色時,說明它開始進入休眠期了,這個階段的繡球一定要“靜養”,養護得當,它的花芽才會長得健壯,明年才會開更多漂亮的花。
冬天的繡球還是比較喜光的,我們把它擺放在光照充足的位置,它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積累養分,養分回流到根系,這樣根系會長得更加健壯,吸收養分的能力才會更強,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花友們千萬不要自作聰明的給繡球施肥,它的根系吸收不了花肥的養分,肥料淤積在盆土的周圍,還會增加根系的負擔,導致燒根。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千萬不要給繡球花修剪枝條,只需要摘掉殘花即可。它和月季不一樣。繡球是典型的老枝開花,在進入冬季前,繡球已經開始分化花芽,修剪枝條,相當于把它的花芽修剪掉,明年長出新枝也不會開花了,這點大家一定要牢記。
四、米蘭
米蘭是一種對寒冷非常敏感的植物,當氣溫降到10度以下,就要盡快給米蘭采取保暖措施了,所以我家的米蘭一個月前就搬進室內養花了,你家的米蘭還好嗎?
因為室內有取暖設備,米蘭的葉片還是翠綠的,不過花期以后,現在是典型的觀葉綠植,即便看著狀態很好,其它它的生長速度已經非常緩慢了,所以目前的養護處于“靜養”狀態,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米蘭喜潮怕澇,它喜歡濕潤的空氣,家里空氣干燥,米蘭的葉片就會焦黃,還容易掉葉,所以晴天的時候,空氣加濕器基本上24小時開著;給它澆水不能太勤,盆土干透之后再澆,即便是旱上一個星期,也不會有什么問題,萬一澆水澆多了,它便會立刻掉葉子;冬天米蘭是不需要施肥的,因為它消耗養分特別少,施肥反而會引起掉葉片;現在室外最低溫度能達到2、3度,開窗時要讓米蘭遠離窗戶,千萬別讓它吹了冷風,不然也會掉葉子,毫不猶豫。
五、富貴竹
很多花友會在春節前買幾根富貴竹來養,因為富貴竹外形優美,寓意吉祥,和喜慶的節日非常匹配,如果你家里有富貴竹,也希望它能長勢旺盛,生機勃勃吧。
但是,富貴竹是怕冷的綠植,春秋是它旺盛的生長期,進入冬天后,它的長勢緩慢,除了要注意保暖,環境溫度不要低于10度以下外,養護方面還需“靜養”。
靜養分為三個方面:首先,要多給富貴竹曬太陽,夏季富貴竹要防曬,暴曬葉片會發黃,而到了冬季,咱們要給富貴竹多曬曬,隔著玻璃曬太陽,不僅能保暖,它還能通過光合作用積累養分,提高抵抗力;第二,盡量不要給富貴竹換水,水少時添水就可以了,換水相當于給富貴竹的根系更換新環境,增加根系的負擔;第三,不要給富貴竹施肥了,富貴竹本身對養分的需求很好,冬季生長速度慢,通過光合作用就足以滿足它對養分的需求,再施肥就會增加根系的負擔,根系吸收不完全,還會污染水質。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里
感謝大家的閱讀
咱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