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深度報道】從10月12日“惠普小超人”面世,到10月24日。短短的十幾天時間,“惠普小超人”M134系列已經搶售一空。毫無疑問,在鼓粉分離和隨機附帶3支碳粉倉的重磅優惠下,用戶對這款一體機產品產生了濃厚興趣。
實際上,此次惠普對于多條產品線都進行了升級。其中大家熟悉的P1106和P1108單功能打印機變身成了M104系列和M106系列。商業用戶比較熟悉的三合一M126系列和四合一M128系列則升級為M132系列和M134系列。別看這么多型號把你眼睛給看花了,其實大部分型號都有一個相同的賣點,那就是引入了鼓粉分離技術,這個惠普曾經非常討厭的技術。
從官方廣告不難看出,惠普并不想圍繞“鼓粉分離”這個已經被炒爛的賣點進一步發酵,而是用數字——60%來給用戶強化概念,灌輸思維。站在營銷學的角度,像M106w、M134a、M134fn這幾款隨機贈送3個粉盒,絕對是有預謀的,給人的第一感覺,可以打印好久都不用再花錢,根本不會再細算單張打印成本。如果你也這樣想,那就算“中套”了。
硒鼓分離其實內有名堂
在這里很有必要做個科普。
在很多人看來,鼓粉一體式的打印機,碳粉用光了,必須更換整個硒鼓(暫且不考慮灌粉這檔子事),成本太高。如今鼓粉分離,只要更換粉盒就可以了,既環保,又省錢。然而事情真的不是你們想得這么簡單。
就從硒鼓的分類說起。所謂鼓粉一體是指將感光鼓、顯影輥以及墨粉盒捆綁在一起,這種硒鼓在理論上是不允許用戶自行灌墨粉的。當碳粉耗盡,無論感光鼓壽命有沒有到,整個硒鼓都必須強行報廢。這一設計被廣泛運用在中低端激光打印機上,對環境污染的確大,別看打印機賣價不貴,其實利潤都在后期耗材上,這才逼著用戶想方設法去灌粉,或者使用副廠耗材。所謂鼓粉分離是將這三個部分獨立,當墨粉耗盡之后,只需更換粉盒就可以,表面來看投入是最低的。
然而感光鼓的壽命是無限?當然不是,如果這樣,廠商還賺什么錢。根據感光材料的不同,硒鼓可分為三種:OPC鼓、Se鼓和陶瓷鼓。就組成而言,一般OPC鼓只有三層,第一層是鋁管,第二層是絕緣層,第三層是感光層,壽命較短,一般只有3000頁左右。Se鼓和陶瓷鼓的表面由四到五層物質合成,尤其是陶瓷鼓,它的第四層是第一保護層,第五層是第二保護層,第四、第五層用來保護感光層,所以壽命超長,能夠達到100000頁。對于過去有個別廠商玩文字游戲,喊出終身免換硒鼓,其實真要遇到一個玩命打印的主,最多也就抗三年。
至于惠普此次推出的幾款打印設備,它們的感光鼓LASERJET 34A,使用壽命是9200頁,惠普還算厚道,這些數據明明白白的在參數中標明。
帳算細了 就知道是不是真便宜
很多時候帳一旦算細了,真話假話自然就能分辨出來。
索性我們也來做一組對比。就拿惠普P1108來說,采用的是CC388A黑色硒鼓,按照京東報價,售價479元,標稱打印量都是1500頁,也就是說,單張打印成本理論值是0.32元。
惠普新品M106w采用的是34A成像鼓和33A粉盒的組合。34A成像鼓在惠普官網的售價是413元,使用壽命是9200頁,如果要計算單張打印成本,那就是0.04元。33A粉盒在惠普官網的售價是179元,使用壽命是2300頁,單張打印成本需要0.08元。加起來的話,就是0.12元。作為一款千元售價的黑白激光打印機,這個打印成本絕對算是非常低的,堪比一些專業型號。
再選擇一款經濟型的黑白激光打印機兄弟HL-2260D,其老款HL-2240D很早就將硒鼓分離技術作為賣點來大肆宣傳,獲得成功。其硒鼓DR-2350的壽命是12000頁,而標準容量墨粉盒TN-2312的容量是1200頁,大容量粉盒TN-2325容量為2600頁,它們的市場售價分別是320元、178元和250元,經過精算,單張文本的打印成本是0.13元。如果我們沒有記錯的話,當時HL-2240D的單張文本打印成本是0.2元。看得出,在連供噴墨打印機來勢洶洶的背景下,千元激光打印機的競爭這幾年已經進入到白熱化,在很多大家看不到的細節上,廠商做了最大的努力,真是拼了。
硒鼓分離也許是針興奮劑
在入門激光打印機身上,究竟還有多少新技術可以運用。就我們看來,還真的不多了,因為用戶的需求太簡單了,就是基礎打印,而且是黑白打印,新功能他們用不到,也不需要,這和家庭用戶是截然不同的。有人說,都是給連供噴墨打印機給逼的,市場難道不是一直都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規律嘛。
為了吸引眼球,激光打印機的價格最近幾年可以說是不斷觸底,甚至沒有底線了。黑白激光打印機不到550元就能買到,明擺著要搶噴墨打印機的客戶群,彩色打印機也僅僅千元出頭。此前我們就曾經大起底和大家透露過,廠商為了競爭,往往會對升級型號的內部結構和元件進行“改造”,以前采用的是金屬件,現在變成了塑料件,外殼變薄,出紙托盤也沒以前那么穩固,耐用性在不知不覺中下降,電路設計做減法是以犧牲產品穩定性為代價,返修率提高。
靠賣機器賺大錢,現階段根本不現實,市場已經不是昨天的那個市場,用戶也不是昨天的那個用戶,大家都變的更精明了。如何打破目前困境,既要讓新品有賣點,又能增加利潤?從耗材上下刀無疑是最切實可行的。于是,有廠商為了降低打印機的價格,悄悄把標配硒鼓的容量減半,絕大部分消費者蒙在鼓里,稀里糊涂的買,稀里糊涂的用。
難道你們還看不懂嗎?眼下消費者對于打印成本過于敏感,比價心理嚴重,尤其連供噴墨打印機,動不動就出來露大腿曬成本,單張打印不到0.1元,讓激光打印機頓時感覺亞歷山大。在技術上短期內無法取得實質性突破的情況下,廠商通過這種變相手段迅速降低了打印成本,順帶打著環保的旗號喊幾嗓子。消費者再會算,哪里有廠商精明,先讓魚咬鉤再說。買一送三,其實根本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培養的是用戶的使用習慣。等到贈送的粉盒用完了,感光鼓也差不多要換了,接下來就是一個良性的循環消費,廠商其實賺得更多,偷著樂。其實現在汽車廠商不也是這么玩嗎?4S店其實已經不靠賣車賺錢了,有些時候還在虧錢賣,他們看中的是車主今后在4S保養和維修的費用。
當然了,站在用戶角度,必須承認一點,那就是千元激光打印機的打印成本真的降下來了,這是福利,今后可以放心大膽的打印了,你們知道這一點就足夠了。未來如果打印廠商都這么玩,全面普及鼓粉分離,也許就沒兼容耗材廠商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