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國家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房屋拆遷、土地征收成了人們眼中新的造夢工廠。勤勞致富有待考證,拆遷卻成為社會公認的致富新通道。
然而,并非所有的拆遷戶都能拆遷得利,一步登天,實例中,遇到不公平拆遷,流離失所,走上漫漫信訪之路的大有人在!
拆遷補償不合理,被拆遷應該如何應對?
目錄
CONTENTS
01:怎么看拆遷補償合不合理?
02: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PART ONE
怎么看拆遷補償合不合理?
集體土地
涉及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村民可自主選擇產權置換、貨幣補償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任一補償方式,拆遷方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對被征收人作出公平、合理的補償。
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來確定。
但要注意的是,制定區片綜合地價要考慮到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
國家明確要求,保障原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若拆遷方給出的拆遷補償達不到這一要求,拆遷補償的合理性是值得質疑的。
國有土地
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補償方式一般有以下兩種:
貨幣補償
貨幣補償包括對被征用房屋價值的補償、因房屋征收造成的搬遷和臨時安置的補償、因房屋征收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賠償以及補貼和獎勵等。
產權置換
注意,產權置換的,置換標準最低是以一換一,保證居民最低住房條件。若置換房屋周邊房價明顯低于與被征收房屋周邊房價的,置換比例應高于1:1。
被征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評估確定。大家要留意自己房屋同類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若拆遷補償低于同類房屋市場價格,一定不合理!
PART TWO
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在確定自己拆遷補償不合理的情況下,被拆遷人需要怎么做才能拿回自己的應得利益?
1、穩住心態、積極協商
被拆遷人評估完覺得拆遷補償過低,一定要第一時間拒絕簽字。拆遷協議一旦簽訂,就意味著在法律層面上的認同,后期要推翻重來,勝算小、難度大。
面對經驗豐富的拆遷方,我們首先要穩住心態,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讓也不必讓!
尋找機會,就當前拆遷補償情況積極與拆遷方進行協商,切勿沖動行事,發生暴力沖突,雙方能夠達成一致意見,無疑是最好的結果。
如若不然,被拆遷人要冷靜行事,擺事實、講證據、平等協商、據理力爭,打響爭取合理拆遷補償的第一槍。
2、搜集證據、主動施壓
在拆遷工作伊始,被拆遷人就應樹立有備無患的意識,積極搜集證據。
對拆遷公告、拆遷地塊的建設項目批準文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以及拆遷安置方案等文件進行保存,對拆遷談判、協商等關鍵信息可進行錄音留存。
此外,注意保存好自己的房屋產權證、土地使用證、營業執照等證件,這些文件都是日后采取法律措施保護自己權益的最佳證據。
拆遷方的任何行為,都要建立在合法的基礎上,被拆遷人要留意拆遷方程序上的漏洞,一旦發現其無法可依,違法征收,就可以以此為突破口,主動出擊,對拆遷方進行施壓。
堅定立場、訴諸法律
任何時候,依法維權都是我們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被拆遷人要堅定立場,相信國家有完備的法律來保障我們的合法權益。
在與拆遷方無法公平對峙,解決合理補償的訴求時,我們可拿起法律武器,進一步維權,通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手段為自己討回公道。
當然,征地拆遷涉及的行政法律體系相對龐雜,較之其他法律爭議也更強,專業度要求高。必要時,被拆遷人要積極尋求外部的協助,及時咨詢拆遷律師,避免在法律上吃啞巴虧。
注意:行政復議期限為60天,行政訴訟訴期限為6個月,起算之日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
被征收人一定要把握時間,在6個月內提起訴訟,守住我們維權的最后一道防線。
在明律師特別提醒您:
在遇到不合理的補償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房屋,房屋的存續是我們爭取合理補償的有力支持。咨詢專業拆遷維權律師,必要時進行委托,不要讓自己的拆遷補償不明不白地縮了水。
今日關注,他日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