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鐵皮石斛:
鐵皮石斛為蘭科植物,五月開花;曾是“中華九大仙草之首”,歷來作為貢品。鐵皮石斛為石斛之極品,是非常珍貴的一種藥材。鐵皮石斛被冠以“仙草”稱號,在滋陰補虛的療效之外,其防癌抗癌、直接補精、補血、調節人體陰陽平衡等也有神奇功效。 具有極大的藥用價值,使其成為全國涉及用到石斛類的制藥廠和保健品加工企業原料命脈。
現代科技驗證鐵皮石斛能顯著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抗衰老,刺激唾液分泌,抗疲勞,耐缺氧,輔助抑制腫瘤等作用。因此,鐵皮石斛是一種極有開發利用價值的中草藥,又是可觀賞性很高的蘭科植物。
石斛屬于氣生蘭科草本植物,是我國傳統名貴中藥,歷代中藥典藉:《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拾遺》等都有記載;以新鮮或干燥莖入藥,具有滋陰清熱、養胃生津、補腎益精之功效。蘭科石斛屬植物在我國約有60余種,主要分布在浙江及華南、西南和緬、越、泰等國。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評價鐵皮石斛“強陰益精,厚腸胃,補內絕不足,平胃氣,長肌肉,益智除驚,輕身延年”鐵皮石斛生長于懸崖峭壁之陰處,古人常懸索崖壁或射箭采集。
石斛中有藥用作用的分別為:鐵皮石斛,環草石斛,馬鞭石斛,黃草石斛和金釵石斛。鐵皮石斛又稱黑節草,是著名的“霍山石斛”原植物之一,被認為是石斛中的上品,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防治早期癌癥的作用。
鐵皮石斛對生長環境和氣候條件要求十分苛刻,它生長于海拔500至1000米,相對濕度在60%-75%,林間透光度在60%左右,生長季節溫度20-25℃,冬季氣溫9-12℃,在無霜多霧,年降雨量為1100-1500毫米的常綠闊葉林中及石灰巖上。鐵皮石斛常年飽云、霧、雨、露滋潤,受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生物習性,神秘莫測。
所以人們說它一般生長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和懸崖峭壁上的陰面崖縫間。鐵皮石斛通過風及蟲傳播繁殖,從種萌發進入到商品階段需2-3年才能采收。由于鐵皮石斛特殊的生長環境和自身繁殖極為困難以及人們的過度采挖,野生鐵皮石斛資源瀕臨枯竭,國家已將鐵皮石斛列為一類重點保護的瀕危珍稀藥材物種,并大力鼓勵人工大面積栽培鐵皮石斛,變野生為家種,以保障鐵皮石斛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以段俊研究員為首的研究團隊在藥用石斛種質資源收集、保存、繁殖和利用方面已有深厚的積累,并在人工種植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已研發出了鐵皮石斛集約化高產種植新技術。提高了鐵皮石斛的產量,縮短了種植周期,利用該技術,可以在我國大部分南方地區推廣鐵皮石斛種植。本片將從基質的選取、濕度以及光線控制這三方面著重闡述。
相關知識:
鐵皮石斛的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根據其生長習性,鐵皮石斛栽培地宜選半陰半陽的環境,空氣濕度在80%以上,冬季氣溫在0℃以上地區,人工可控環境也可。樹種應以黃桷樹、梨樹、樟樹等且應樹皮厚有縱溝、含水多、枝葉茂、樹干粗大的活樹,石塊地也應在陰涼、濕潤地區,石塊上應有苔蘚生長及表面有少量腐殖質。
2.繁殖方法 可以采用組織培養繁殖小苗或采用分株繁殖法。石斛種植一般在春季進行,因春季濕度大、降雨量漸大,種植易成活。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石斛,剪去3年以上的老莖作藥用,二年生新莖作繁殖用。繁殖時減去過長老根,留2-3厘米,將種蔸分開,每株含2-3個莖,然后用山林中腐熟土大棚遮陰栽培。
3.田間管理
(1)澆水石斛栽植后期空氣濕度過小要經常澆水保濕,可用噴霧器以噴霧的形式澆水。
(2)追肥 石斛生長季節應注意追肥,可用腐熟的花生鼓、菜籽餅、過磷酸鈣等加入河泥等混合物撒在根部,此外尚可用0.05—0.1%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追肥。
(3)整枝 每年春天發新芽前,結合采收老莖將叢內的枯莖剪除,并除去病莖、弱莖以及病者根,栽種6-8年后視叢蔸生長情況翻蔸重新分枝繁殖。
4.采收加工
(1)采收每年春末萌芽前采收,采收時剪下三年生以上的莖枝,留下嫩莖讓其繼續生長。
(2)加工因品種和商品藥材不同,有兩種方法:
①將采回的莖株洗盡泥沙,去掉葉片及須根,分出單莖株,放入85℃的熱水中燙l-2分鐘,撈起,攤在竹席或水泥場上暴曬,曬至5成干時,用手搓去鞘膜質,再攤曬,并注意常翻動,至足干即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