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EULAR的《2011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out and hyperuricemia》(《2011年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的診斷和管理建議》)共給出了26條建議,其中診斷類建議有10條,治療類(management)建議有16條。老楊翻譯了痛風治療相關的16條建議,供各位病友們參考。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一份專業性文檔,主要是供醫生參考使用的,因此翻譯起來難免有所錯誤,請各位病友不吝指正。
1.痛風的最佳治療手段是將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相結合,醫生應根據以下情況調整治療方法:
(1)關鍵因素(血尿酸濃度、以往發作情況、放射影像學征象)
(2)痛風階段(痛風急性發作期、痛風間歇期、痛風晚期如慢性痛風石性痛風)
(3)一般因素(年齡、性別、肥胖、飲食、飲酒、利尿劑、腎功能和并發癥)
2.醫生應引導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建立長期治療的信心,了解在降尿酸治療初期會出現痛風急性發作。
3.醫生應該讓痛風病人了解痛風常見并發癥或誘發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肥胖和吸煙。
4.痛風急性發作時,醫生應根據患者身體情況,選用秋水仙堿、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和糖皮質激素,對于有慢性腎病或胃腸疾病的病人,在選藥和藥量時需要特別注意,通常服藥期建議為7-10天。
5.痛風急性發作時,應選用低劑量服用秋水仙堿的辦法,例如,先服用1.2毫克秋水仙堿,一小時后再服用0.6毫克的秋水仙堿,病人可持續服用秋水仙堿7~10天或至癥狀緩解。不推薦使用大劑量秋水仙堿療法。
6.痛風急性發作時,如已采取了相應的預防措施,可以采取關節內抽液并注射長效類固醇的辦法治療。
7.有如下情況的痛風病人應考慮采取降尿酸(ULT)治療:
(1)反復發作(>1次/年)
(2)慢性關節炎
(3)痛風石
(4)尿路結石
(5)X光照射顯示痛風變異 ( radiographic changes of gout)
一旦開始降尿酸治療,則推薦終身治療。
8.降尿酸治療的目的是防止痛風的急性發作,防止出現痛風石,促進痛風石的溶解,防止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目標是實現血尿酸濃度低于6mg/dL。
9.別嘌醇和非布索坦用于降低血尿酸濃度。醫生應逐步增加藥量,在治療過程中,應監測血尿酸濃度,同時應化驗相關指標監測藥物毒性。
10.別嘌呤醇開始劑量可以是100毫克/天,然后每2~4周增加100mg(最高劑量為800毫克/天),如出現別嘌醇毒性,應立即停用。
11.非布索坦開始劑量可以是40毫克/天,至少治療2周后可增到80毫克每天,別嘌呤醇和非布索坦不應同時使用。
12.丙磺舒能促進尿酸排泄,患者腎功能正常時,可以替代別嘌呤醇使用。丙磺舒可與別嘌呤醇或非布索坦一起使用,劑量從500毫克每天開始,每月逐步增量,直到最大劑量3克/天,一天的劑量應多次服用。
13.降尿酸治療初期,為預防急性痛風發作,可服用秋水仙堿(劑量為0.6毫克/次,一天吃1~2次)或非甾類抗炎藥(必要時服用胃粘膜保護藥),可以在降酸治療的前2周就開始采取預防措施。
14.某些利尿劑可增加急性痛風發作的風險,應引起相應注意。
15.對于頑固性(多次復發或中晚期)痛風患者和出現痛風石的患者,可采取靜脈注射pegloticase,但是需要注意,該治療方法有一定風險,需專業人士操作。
16.有如下情況時,應將痛風患者介紹到風濕病或腎病專家就診:
(1)不具備痛風典型癥狀的患者;
(2)經多次降尿酸治療仍無法達到效果的患者;
(3)有腎結石者
如果大家覺得老楊的信息有用、可信,請大家積極向朋友們推薦,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