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先生(1907-1989)江蘇徐州人,中國近代杰出的畫家,齊白石弟子。李老先生的成就不止在這一件事上而是來源于各種原因,但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便是老先生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與身體力行的親自實踐。
李可染先生曾經提出過“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這句話值得深思。
《秋趣圖》 48cm×67cm
其中的“打進去”的意思就是“從哪來”。李可染不斷地學習傳統書畫,師從齊白石大師學習他的運筆方法,后來又與黃賓虹大師學習了墨法,后來更是學習唐宋的畫法。 “打進去”的道理就像是打井一樣,打得越是深,就更容易發現資源。
《松蔭放牧圖》69cm×45.5cm
其中的“打出來”更多的體現為打破傳統,打破自己的局限。當傳統文化掌握到一個高度,要怎樣突破這個高度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也像是齊白石曾說過的“不惜餓死京華”,李可染也是一樣敢于突破自己。
《魚米之鄉》64cm×44cm
中國畫最重要一點就是講究師徒相承,但是齊白石卻說過這樣一句話: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李可染跟著齊白石大師十多年,卻幾乎沒怎么見到過他臨摹齊白石的畫作,而李可染所學到的則是齊白石的根,齊白石筆墨之中的韻味,這就是李可染先生在畫畫上表現出的可貴的勇氣。
《石濤詩意》60cm×31cm
李可染也曾經長途跋涉到戶外寫生,借鑒了西方畫中的一些構成光影等元素來加強自己國畫畫面的表現力,如此大的創意,也成為了他獨特的繪畫風格。所以說勇氣,也是日后成為大師很重要的一個條件。
1959年在頤和園寫生與學生合影
“可貴者膽,所要者魂”李可染老先生經常用這句話自勉的。所謂的“膽”是說敢于創新,要有為了藝術傳承創新可以舍身忘己的膽識。所謂的“魂”則是說精神。這句話,足夠喚醒過現代中國的幾輩藝術工作者的思想變革。李可染先生對于繪畫的思路非常清晰,但是他所說的話全都是實用的,都在命脈之上。
1962年帶學生在桂林寫生
李可染先生還有一方印章,印章為“廢畫三千”。根據李可染夫人鄒佩珠回憶說,晚年的時候家中時常不用購買手紙,李可染先生每日的廢畫就會有好多。李可染先生曾經說過自己是一名苦學派是白發學童,創作時不會講太多大道理,只有大量的畫,是頓悟,是千慮一得。
《牧牛圖》63cm×40cm
李可染先生說過的這三句話,代表在藝術創作上的不同的三個方向,同時這也是李可染先生在藝術過程和心路歷程之中總結出來的。這三句話也將印入每個崇尚苦學之人的心上。李可染先生的藝術思維和對藝術的親身實踐也將引導每個人去發現中國繪畫藝術的奧秘。
石濤詩之漫江一硯 68cm×45cm
襟江閣 69cm×46cm
山林之歌 68.5cm×46.5cm
村口大道 35cm×4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