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上海崛起,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改革開放四十年,上海一直穩居中國城市第一大經濟體。
一種觀點認為,華東只是一個大區,這個大區有,且只能有一個中心城市,那就是上海……
那么上海有害怕的城市嗎?按照經濟總量,上海的經濟總量都已經超越了杭州與南京之和!所以,上海在長三角是一點也不擔心的!
但有不少網友也是惋惜,要是蘇州在十年前GDP趕上深圳,那么蘇州整個城市格局就不一樣了!
蘇州號稱“全國最強地級市”,在“地級市”這個層面上,蘇州沒有任何對手,破2萬億的GDP秒殺了除廣州外所有省會。
有個北漂多年的朋友說:“北京要是再混不出來,我最想去蘇州。”
朋友答:“蘇州是我夢想中完美的城市,有文化、有歷史,經濟也好。”
真正的蘇州有多強?或許你真的沒想到。2020年,我國三個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 7 萬元的城市里,蘇州便憑借強大的實力擁有了一席之地,與它同時上榜的另外兩座城市是北京和上海。
要知道,蘇州既不是直轄市,也不是計劃單列市,更沒有國家中心城市的“金字招牌”,它能夠與北京上海同臺“斗富”,足以證明其自身不俗的實力。
如果當年蘇州趕超深圳,位居中國城市GDP四強,真有可能與上海形成一個雙核模式的可能性!
如果當初江蘇集全省之力,打造蘇州一座城市,或許蘇州真能擠進GDP四強!要是真的如此,整個長三角的城市格局,都將徹底洗牌!可惜都是假設,雖然現在的蘇州依然是我國城市十強經濟體,但蘇州早已經進入了發展的瓶頸。這些年,相對于深圳、杭州等新興城市而言,蘇州無疑是落寞的!但蘇州,或許也是上海十年前最怕的一個城市!
2019年,浙江的經濟數據較為出色,全省GDP為62352億元,杭州達到了15373億元,寧波為11985億元。最近二十年,杭州的發展舉世矚目,已經成為了全球知名的數字之城。杭州的數字經濟、旅游經濟、歷史文化、城市細節等都做到了極致,現在很多大學應屆畢業生都會首選杭州。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我國的華東地區,是我國為數不多幾個競爭力非常強勁的城市群之一,也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之一。因為擁有長江三角洲地帶的優勢地位,城市成長速度也較快,所以長江三角洲的城市群在我國范圍內影響力很大。特別是身為我國4個直轄市之一的上海,目前已經領跑全國,成為了國際化的大型都市,也在世界范圍內起了不小的作用。
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地區最厲害的一個城市是毋庸置疑的,那么除了上海之外,其他哪一座城市能夠排到老二的位置呢?這一點卻引起了較多人的爭議,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同樣還有兩個實力非常相近的省份,它們就是浙江省和江蘇省。
之前,上海公布了自己的大都市圈規劃,首次把杭州剔除在外了!
上海雖然是老牌的國家中心城市,但杭州高能級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也得到了了官方的某種程度的認可。從小弟的角色一躍到前臺老大的地位,杭州有望成為長三角令人矚目的新中心之一,是否可以分擔上海部分中心功能?
杭州對于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上海的地位也不是從來沒有覬覦過。在2015年左右,浙江省就提出了打造杭州灣大灣區的發展戰略,戰略中認為上海、蘇州、嘉興、杭州、紹興、寧波都是環杭州灣城市。
杭州都市圈是國家六大都市圈之一,也有著自己的獨立規劃,其范圍是以杭州市區為中心,湖州、嘉興、紹興、衢州、黃山為副中心,杭州市域5縣市及德清、安吉、海寧、桐鄉、柯橋、諸暨等杭州相鄰縣市區為緊密層,區域總面積53441平方公里。從這些動作來看,上海和杭州的競爭已經在悄然展開!
80年代,伴隨著經濟開放發展,長三角城市群的概念開始出現,首批16個地級以上城市就被人們稱作了“老長三角”,即長三角核心區,包括了上海市,江蘇的南京、鎮江、蘇州、無錫、常州、揚州、泰州、南通,浙江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舟山、紹興、臺州。
后來,長三角擴容到了26個,即加上了整個江蘇和浙江,以及安徽的個別地市。馬鞍山、滁州、宣城、蕪湖作為南京都市圈九個地市中的四個安徽成員率先被納入長三角。
在長三角的西部邊陲,還有一座低調的城市,那就是南京!相對于杭州和蘇州而言,上海對南京是最為放心的。與杭州一樣,南京也有自己的都市圈。
據悉,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為中心的經濟區域帶,地跨蘇皖兩省。南京都市圈連南接北、承東啟西,是長三角城市群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傳導區域。南京都市圈總面積6.4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為3674萬。
上海在數字經濟時代幾乎未有太多令人記憶深刻的建樹,隨著海洋運輸功能依存度減少,海港交通樞紐的地位也在弱化。
長三角城市群是一個整體,發展方向是一致的。當然城市群內部,有競爭必然也有合作!在之前公布的國家中心城市規劃中,長三角城市群僅一個上海入圍!上海在長三角城市群中最害怕誰呢?可能是正在崛起的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