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糖尿病,新加坡將禁止糖分高的飲料做廣告!含糖飲料害處太多!
8月11日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8月11日公布,為了進一步遏制糖尿病的發展,從2023年底開始,糖分和反式脂肪含量較高的飲料禁止進行廣告宣傳,新加坡衛生部將在明年公布具體措施。①這些飲料包括咖啡店現場泡制的飲料、鮮榨果汁以及泡泡茶等。新加坡衛生部會要求售賣這些飲料的商家在實體和電子菜單中,標出糖分和反式脂肪含量較高飲料的營養等級。此外,從2022年12月30日起,新加坡所有包裝飲料和通過自動販賣機出售的飲料,須貼上類似“紅綠燈”的營養等級標簽。禁止被列為糖分和反式脂肪含量最高的(D級包裝)飲料進行廣告宣傳。為了遏制糖尿病發病趨勢,新加坡早在2016年就開始向糖尿病“宣戰”,出臺多種措施限制民眾糖分攝入。①2021年,新加坡衛生部和保健促進局公布2020年全國人口健康調查結果顯示,9.5%的人患有糖尿病,與2017年的8.8%相比有所增加。②喜歡喝飲料到底會不會得糖尿病呢?吉林省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病二科副主任李可心2020年在人民日報健康號刊文表示,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③:1、葡萄糖的攝入過多,超過了肝臟合成肝糖原的能力,從而導致糖代謝紊亂,引起糖尿病。
2、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導致肝臟合成肝糖原的能力下降,從而造成糖代謝紊亂,引起糖尿病。
在含糖飲料中存在的糖是單糖和雙糖,容易被消化吸收,容易導致肥胖、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研究顯示,長期大量喝含糖飲料比較容易產生危險的內臟脂肪,增加罹患心臟病風險,誘發胰島素抗性,導致糖尿病。1200毫升含糖飲料所帶來的熱量,約等于成年女性一頓飯的熱量。經常飲用含糖飲料的兒童比不飲用的兒童,肥胖風險增加1.7倍。這是因為酸性或者甜性的飲料直接接觸牙齒的牙釉質,并破壞它;另外,因為甜飲料導致體內鈣的丟失,從而讓牙齒變得更為脆弱。含糖飲料降低了鈣和鉀的攝入量,增加了蔗糖的攝入量,可能是引起腎結石風險升高的重要因素。專家建議,多喝些白開水,不要每天喝飲料。因為飲料中除了含有少量的糖分外,還可能有一些食品添加劑和防腐劑等,經常飲用的話,對身體的健康還是不利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