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保障殘疾人就業權利,促進殘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浙江省促進殘疾人就業行動方案(2022-2025年)》,省委組織部等5部門出臺《浙江省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安排殘疾人就業實施辦法》。
此前,小布已為大家解讀過《浙江省促進殘疾人就業行動方案(2022-2025年)》(←戳藍字可查看詳情)。《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浙江將新增殘疾人公益性崗位5000個以上,勞動年齡段持證殘疾人就業率達到60%以上,其中有就業意愿的應屆殘疾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100%。
《實施辦法》有哪些具體措施,隨小布一起來看~
到2025年,省級、市級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其他編制50人(含)以上的省級、市級黨政機關和編制67人(含)以上的各級事業單位(中小學、幼兒園除外),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至少安排1名殘疾人就業。縣級及以上殘聯機關干部隊伍中要有15%以上的殘疾人。
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國有企業應當根據行業特點,積極開發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崗位,通過公開招考(聘)、勞務派遣等多種形式安排殘疾人就業。
公務員主管部門、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及用人單位制定、發布的招考招聘公告,除特殊職位、崗位外,不得設置限制殘疾人報考的資格條件。
限制殘疾人報考的特殊職位、崗位,公務員主管部門、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應會同同級殘聯予以充分論證后發布。
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專設殘疾人職位、崗位定向招錄(聘)時,公務員主管部門、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可以給予適當放寬開考比例、年齡、學歷、專業、戶籍等傾斜政策。
殘疾人有權保護個人隱私,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在審核報考人信息時,不得以殘疾本身作為是否健康的依據。除明確要求外,不得以殘疾人未主動說明殘疾狀況作為拒絕錄(聘)用的理由。
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未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且未采取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等其他方式履行法定義務的,不能參評先進單位,其主要負責同志不能參評先進個人。國有企業未履行法定義務的,將其認定為失信行為,記入行業信用記錄。
編輯:繆歌妮
責編:李洲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