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朋友圈和互聯網,除了在話題中心“狂飆”的高家三兄妹/全員戀人安欣/邁克杰克驢以外,還有就是出道兩個月就火出圈的 ChatGPT 。
ChatGPT 是個什么鬼東西?
ChatGPT 作為一款人工智能機器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寫文章、能改 Bug ,甚至能通情達理地給出情感建議。有網友調侃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 ChatGPT 做不到的。
ChatGPT 拆開來,就 2 個關鍵詞:Chat 和 GPT 。
Chat 就是聊天,GPT 就是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中文叫“生成型預訓練變換模型”。
ChatGPT 是美國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在 2022 年 11 月推出的一款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
說得這么簡單還是沒看懂?
看不懂也沒關系,簡單來說 ChatGPT 就是一款好用的人工智能機器人,與國內那些小愛同學、小度、天貓精靈等經常答非所問,甚至不知道你在說什么的“人工智障”不同。
ChatGPT 它似乎看起來什么都懂,就像個百科全書,流暢的回答,豐富的知識,能夠回答連續的問題、生成文本摘要、翻譯文檔、對信息分類、寫代碼等。但是 ChatGPT 作為一個機器學習模型,在培訓數據的范圍內,具有很高的準確率,但不能保證它的回答最終是 100% 正確。
有媒體向 ChatGPT 提問:你覺得自己是專家嗎?它的答案也很有意思。
“我只是一種工具,并沒有人類的自我意識。我不能成為專家,只能根據我被訓練的數據來回答問題”。
如果你要問 ChatGPT 跟以前的 AI 聊天機器人有哪些不同?它可是會這樣回答你。
ChatGPT 是 OpenAI 的最先進的語言模型,與以往的 AI 聊天機器人有以下不同:
1、模型大小:ChatGPT 是一個非常大的模型,具有 175 層和數以十億計的參數,因此具有更強的語言理解能力。
2、數據訓練:ChatGPT 被訓練在網絡上大量的文本數據上,這使得它具有更豐富的語言知識。
3、語境理解:ChatGPT 具有更強的語境理解能力,可以更好地理解上下文,從而回答更智能的問題。
總的來說,ChatGPT 是一個更先進,更智能,更具語言理解能力的 AI 聊天機器人。OpenAI 官方列出了 48 個 ChatGPT 用例,從翻譯、寫作到編碼、聊天。其厲害程度,就連比爾蓋茨和馬斯克這些大佬們都連連贊嘆。
因此系統總裁未來將在公眾號中集成AI模塊,以提高對話體驗,并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回答客戶的問題,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準確的信息服務。
ChatGPT 的橫空出世,讓人工智能產業迎來了新的曙光。
ChatGPT 的所屬公司 OpenAI 主要有三位創始人,其中一位就是早前因收購推特鬧得沸沸揚揚的埃隆·馬斯克。另外兩位則是美國創業孵化器 Y Combinator 總裁山姆·阿爾特曼,以及在線支付平臺 PayPal 聯合創始人彼得·蒂爾。
值得一提的是,除以上三人外,ChatGPT 還有一位強力支持者微軟。
今年 1 月,微軟向 ChatGPT 的開發者 OpenAI 投資100億美元。2 月 7 日,微軟還將 ChatGPT 整合到自己的搜索引擎“必應(Bing)”和 Edge 瀏覽器里。
據微軟介紹,新版必應(Bing)搜索采用 AI 模型 GPT 3.5 的升級版,比 ChatGPT 使用的 GPT 3.5 更強大,能夠使用最新信息和注釋答案更好地回答搜索查詢,可以切進或切出聊天模式。它的搜索查詢框最多可以接收 1000 個字符。
總體來說,微軟將新版必應(Bing)整合進新版 Edge 網絡瀏覽器中,用戶可以與搜索引擎進行交流,以獲得更好的搜索體驗和更為完善的答案。對于相對復雜的搜索請求,必應(Bing)有能力讓用戶獲得更滿意且有統一感的聊天體驗。
需要指出的是,微軟的新應用嵌入了 OpenAI 的 GPT-3.5 技術,并非 ChatGPT 本身。新版必應(Bing)的確基于 OpenAI 的語言模型運行,但比 ChatGPT 表現出的性能更為先進。據微軟解釋,必應(Bing)使用了 OpenAI 為搜索引擎量身定做的較新技術,能夠獲取最新信息,亦能夠提供 URL 地址,標注其答案來源,這是 ChatGPT 一直不具備但對于搜索引擎至關重要的能力。
這一操作,直接讓必應(Bing)的全球下載量猛增 10 倍,迅速擠進 App Store 排行榜前十,大幅縮短與谷歌搜索的距離。要知道在此之前,谷歌擁有 90% 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必應只有微不足道的 3% ,兩者完全無法相提并論。
人工智能的發展是近年來的熱門,也被視為人類的未來。
在每一次人工智能的技術變革浪潮中,“人類是否會被機器取代”的問題總會被提及,當然這一次也不例外。如果你拿這個問題去問 ChatGPT ,它會給你這樣的回答:作為一種人工智能工具,我不具有決策能力或意圖,因此不會主動造成人類失業。不過,隨著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有些工作可能會受到影響,但也會帶來新的就業機會。總體而言,人工智能是一種有助于提高生產力和提高生活質量的技術,但其對就業的影響需要繼續關注和觀察。
目前,結合人工智能的產品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手機上的語音助手,蘋果的Siri(蘋果智能語音助手),小米的小愛同學,華為的小藝(華為智慧助手),VIVO的Jovi,OPPO的小布等。從現有的功能來看,語音助手已經能夠實現多種智能化功能,不過還比較笨,跟我們在《流浪地球2》中看到的 MOSS 相差十萬八千里。可是從長遠來看,作為人機交互的重要組成部分,語音助手在未來的科技生活中,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在某些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醫療領域,在智能病理系統中,可以通過建立人工智能系統,實現對病理圖像和臨床特征的分析,特別是在惡性腫瘤早期診斷中,能夠起到幫助作用;自動駕駛領域,全面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實現自動檢測、規劃和執行等精確操作,幫助駕駛員更加安全、舒適地完成駕駛任務;智能客服領域,采用語音識別技術,使客戶可以與客服進行簡潔有效的交流,給用戶帶來更加優質的體驗。
所以,人工智能會對今后的影響是巨大的。它不僅能夠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輕松、實用,而且還可以改善社會的不平等,帶來更多的機會和可能性。人工智能不僅會影響著未來,它也會改變著我們的世界。
以上就是最近熱度“狂飆”的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