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話說得好:“如果能把孩子教養好,那么父母就是最成功的人”,由此可見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件挺有難度的事情,要知道如果一個人沒有教養,即使學識再高也是沒有用的,而培養孩子一生好的教養,反而能夠成就孩子。
都說“三歲看到老”這句話不是沒有依據的,我們不僅僅要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更要認識孩子身上的缺點并幫助孩子改正,如果明知道自家孩子沒教養,反而老是覺得自家孩子好,這樣不僅會招人煩,同時也會讓孩子失去友情。
小區里的游樂場向來都是孩子們的天下,孩子們在這里相識、玩耍、也在這里成長,由于這幾天天氣變暖,我們小區里的小朋友們也逐漸走出了家門,這天我帶孩子下樓玩兒的時候發現遠處有兩位家長發生了爭執。
了解過后才知道,原來是一位小朋友搶了一個小女孩的玩具,不但沒有還給人家,也不道歉,反而這位奶奶覺得給他孫子是有個性,所以對此置之不理。
等到小女孩把這件事情告訴自己的母親之后,兩方家長一見面便針對“搶東西”這個話題展開了爭吵,要知道像我們平常人,如果自家的孩子搶了別人的東西,肯定是立馬歸還并要求孩子像小朋友道歉。
可是這位奶奶卻大聲的嚷嚷道:“玩玩你們家孩子的玩具又怎么了?我們還不賴要呢!”
可想而知,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肯定會做出一些沒有教養的行為,可是這位孩子的奶奶卻沒有意識到這樣教育的嚴重性。
所以不論是環境還是家長的教育,對于孩子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彬彬有禮,那么就要從生活當中,糾正孩子一些沒有教養的行為。
●大大咧咧,不把自己當外人
性格外向雖然更容易招人喜歡,但是外向的程度也要有一定的邊界,我們可以要求孩子在父母面前完全展示自己,但是一旦在公眾場所和外人面前,家長要教育孩子守規矩、懂禮貌。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帶孩子到朋友家去做客的時候,朋友在別人家里大聲嚷嚷、不把自己當外人,我們會不會為此感到羞愧呢?
所以如果我們不想出現這樣丟臉的現象,一定要在家中反復地叮囑孩子在外人面前要保持禮貌。
我相信通過家長的教育,孩子能夠在生活當中感受到邊界感。未來在做事情的時候也會更懂分寸,更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喜歡發號施令
生活當中有些孩子天生會表現出一些領導能力,但是想要領導別人也要注意場合和時機,如果孩子能夠在班級當中會同齡人當中,表現出來發號施令的狀態,那么我們可以說孩子的領導力很強。
可如果孩子總是喜歡在家里對大人或者對親近的人發號施令,那么我們一旦看到這樣的行為就要加以制止,不然就會讓孩子生活在溺愛的環境當中。
雖然孩子都是我們的掌上明珠,但是疼愛的程度程度一定要有所把握,如果每次都順從孩子的發號施令,那么孩子一旦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模式,在外面也會像小霸王一樣喜歡使喚別人。
●愛亂發脾氣
就像上文那位孩子的奶奶一樣他發現自家孩子欺負別人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覺得孩子這是有脾氣的表現,其實生活當中存在很多有“公主病”“皇帝病”的小朋友。
甚至一些孩子會對自自家的長輩又打又罵,就是因為他們覺得長輩疼愛自己,所以不知道該如何和長輩之間保持分寸感。
同時,他們事事都會以自己為主如果自己不滿意,便大發雷霆甚至欺負其他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不但在生活當中缺少朋友,同時別人見到他的表現,也會覺得孩子沒有教養。
其實如果我們想探究為什么孩子會出現這樣沒有教養的表現時,我們通過觀察就會發現孩子身處的環境大多溺愛的家庭,父母太過于寵愛孩子就會讓孩子事事都以自己為中心。
所以我們不要再一味的覺得自家孩子沒有缺點了,只有辯證的去看待孩子自身的問題,才能夠讓孩子更適應社會的發展。
希望以上這3個行為您家的孩子都不會出現,假如孩子的身上真的有這樣的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的輔助幫孩子改正,千萬不要等到孩子沒有朋友、性格暴躁的時候再去后悔,那個時候可能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