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世界終端能源消費將以電力為主
2014年9月3日/董秀成
電力是一次能源轉化形成的二次能源,一次能源都能轉化為輸送使用方便、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電力。
電力作為一種優質、清潔能源,提高其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對于優化能源終端消費結構具有重要意義。電力廣泛應用與各個領域,隨著科技不斷發展,電力在世界能源與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增長,不斷推動世界工業化進程。
21世紀以來電力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通過提高電力消費可以明顯提高勞動生產率,促使世界能源向低碳清潔的方向發展。
近年來,出于對溫室效應以及能源供應安全問題的擔憂,世界各國政府調整能源結構,降低對煤炭資源的依賴,推進清潔能源的發展,從終端消費領域入手,構建綠色能源消費模式,提高能源效率。
電能是清潔能源,推進電力消費發展可以有效緩解由化石燃料燃燒帶來的一系列污染問題;電力還是高效能源,提高電力消費有助于世界各國提高能源利用率,進而降低世界能源需求,節約資源。
受世界經濟影響,2012年世界電力消費增長速度有所減緩,其中可再生能源、核電與水電增長平穩,世界各國對電網投資的力度逐漸加大。2012年世界電力消費總量為21萬億千瓦時,與2011年相比增加了2.3%,其中經合組織電力消費總量為10.2萬億千瓦時,與2011年相比下降了0.3%;非經合組織為世界電力消費增長做出卓越的貢獻;中國電力消費為5萬億千瓦時,同比下降6.5%。
從區域看,北美洲地區頁巖氣革命的成功導致其天然氣價格下降,增加了天然氣發電的經濟效用,進一步降低了對煤炭的依賴;歐洲地區天然氣呈緩慢下降趨勢,煤炭發電比例比2011年有所上升。
未來世界電力消費仍將保持上漲趨勢,根據《BP能源展望2030》數據顯示,2000~2010年期間電力消費總量每年增長3.4%,預計2030年電力消費總量將比2011年高61%,到2030年電力滿足世界33%的非交通運輸能源需求。
隨著天然氣的快速發展與頁巖氣的革命成功,天然氣在發電燃料中所占比重不斷提高,預計2015~2030年期間,全球發電用氣的年均增長率將為2.1%,天然氣發電用氣在天然氣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將從31%上升到35%
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2030年電力將占世界終端能源消費的40%。在電力消費結構中,煤電將更多地被氣電、核電和可再生能源發電所替代。
預計到2030年,全球電力生產量將達到33萬億千瓦時,排名第一與第二的是煤電和氣電,煤炭的發電量為12.3萬億千瓦時,天然氣的發電量為7.2萬億千瓦時。
到2040年世界電力生產量將由2010年的20.2萬億千瓦增加到39萬億千瓦,增長率達到93%。其中,經合組織國家電力市場比較成熟,因此電力需求增長已經趨于平穩;非經合組織增長潛力巨大,尤其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將以每年3.6%的速度快速增長。
2030年后電力供應的一半來自煤炭和石油(分別占47%和3%),一半來自清潔能源(天然氣、核能、水利、其他可再生能源分別占23%、13%、6%和8%)。
目前世界電力消費主要以煤電與氣電為主,減少煤電比重、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發電和提高核電比重成為當今世界主流趨勢。預計到2020年后,全球用于發電的煤炭量將增加緩慢,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顯著提高。
電力是高效能源,廣泛利用電能具有明顯的節能效果。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表明,近50年內經合組織國家電力增長越快,其總體能源需求增長越慢;電力在終端能源中比重越大,單位產值的能源消費越低。目前環境問題已經促使各國政府節能減排,積極制定國際協議,大力發展天然氣發電與可再生能源發電。
以電力為主的全球能源安全框架,將改變傳統能源生產國與消費國的關系,使得世界能源與電力工業產生巨大變革,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重視能源科技創新和進步,有利于促進相互間的能源合作與共同發展,形成能源清潔化、低碳化、高效化的國際趨勢。
未來世界終端能源消費將以電力為主
2014年9月3日/董秀成
電力是一次能源轉化形成的二次能源,一次能源都能轉化為輸送使用方便、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電力。
電力作為一種優質、清潔能源,提高其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對于優化能源終端消費結構具有重要意義。電力廣泛應用與各個領域,隨著科技不斷發展,電力在世界能源與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增長,不斷推動世界工業化進程。
21世紀以來電力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通過提高電力消費可以明顯提高勞動生產率,促使世界能源向低碳清潔的方向發展。
近年來,出于對溫室效應以及能源供應安全問題的擔憂,世界各國政府調整能源結構,降低對煤炭資源的依賴,推進清潔能源的發展,從終端消費領域入手,構建綠色能源消費模式,提高能源效率。
電能是清潔能源,推進電力消費發展可以有效緩解由化石燃料燃燒帶來的一系列污染問題;電力還是高效能源,提高電力消費有助于世界各國提高能源利用率,進而降低世界能源需求,節約資源。
受世界經濟影響,2012年世界電力消費增長速度有所減緩,其中可再生能源、核電與水電增長平穩,世界各國對電網投資的力度逐漸加大。2012年世界電力消費總量為21萬億千瓦時,與2011年相比增加了2.3%,其中經合組織電力消費總量為10.2萬億千瓦時,與2011年相比下降了0.3%;非經合組織為世界電力消費增長做出卓越的貢獻;中國電力消費為5萬億千瓦時,同比下降6.5%。
從區域看,北美洲地區頁巖氣革命的成功導致其天然氣價格下降,增加了天然氣發電的經濟效用,進一步降低了對煤炭的依賴;歐洲地區天然氣呈緩慢下降趨勢,煤炭發電比例比2011年有所上升。
未來世界電力消費仍將保持上漲趨勢,根據《BP能源展望2030》數據顯示,2000~2010年期間電力消費總量每年增長3.4%,預計2030年電力消費總量將比2011年高61%,到2030年電力滿足世界33%的非交通運輸能源需求。
隨著天然氣的快速發展與頁巖氣的革命成功,天然氣在發電燃料中所占比重不斷提高,預計2015~2030年期間,全球發電用氣的年均增長率將為2.1%,天然氣發電用氣在天然氣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將從31%上升到35%
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2030年電力將占世界終端能源消費的40%。在電力消費結構中,煤電將更多地被氣電、核電和可再生能源發電所替代。
預計到2030年,全球電力生產量將達到33萬億千瓦時,排名第一與第二的是煤電和氣電,煤炭的發電量為12.3萬億千瓦時,天然氣的發電量為7.2萬億千瓦時。
到2040年世界電力生產量將由2010年的20.2萬億千瓦增加到39萬億千瓦,增長率達到93%。其中,經合組織國家電力市場比較成熟,因此電力需求增長已經趨于平穩;非經合組織增長潛力巨大,尤其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將以每年3.6%的速度快速增長。
2030年后電力供應的一半來自煤炭和石油(分別占47%和3%),一半來自清潔能源(天然氣、核能、水利、其他可再生能源分別占23%、13%、6%和8%)。
目前世界電力消費主要以煤電與氣電為主,減少煤電比重、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發電和提高核電比重成為當今世界主流趨勢。預計到2020年后,全球用于發電的煤炭量將增加緩慢,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顯著提高。
電力是高效能源,廣泛利用電能具有明顯的節能效果。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表明,近50年內經合組織國家電力增長越快,其總體能源需求增長越慢;電力在終端能源中比重越大,單位產值的能源消費越低。目前環境問題已經促使各國政府節能減排,積極制定國際協議,大力發展天然氣發電與可再生能源發電。
以電力為主的全球能源安全框架,將改變傳統能源生產國與消費國的關系,使得世界能源與電力工業產生巨大變革,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重視能源科技創新和進步,有利于促進相互間的能源合作與共同發展,形成能源清潔化、低碳化、高效化的國際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