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安徽,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山?大多數人應該會是想到,黃山,九華山,天柱山,因為這些山在安徽算是家喻戶曉了,但在安徽還有一座山,景色不僅不輸給這些山有些地方還甚至超出它們,可并不是所有的安徽人知道這座山,這就是位于皖南池州市石臺縣的牯牛降,形似一頭公牛,處于石臺、祁門兩縣交界處,由于離黃山較近,古稱西黃山。
安徽境內有很多山,但很少有人知道牯牛降,更不清楚牯牛降自古便與黃山齊名,最高峰牯牛大崗海拔1727.6米,與1873米的黃山和1787米的清涼峰,同為皖南三座高峰,雖沒有黃山盛名遠播,不過風光卻是不輸黃山,牯牛降集“雄、奇、幽、秀、清、靜”于一身,有青山有綠水,還負氧富硒原生態,也被稱為安徽版的九寨溝。
牯牛降景區占地6700公頃,景區不小,不過其中以主峰、靈山、龍門、雙龍谷和觀音堂為核心景點,來牯牛降可以先去這些地方看看哦,絕對讓你感受大自然的美。走入景區,就能感覺到周圍氣溫瞬間低了好幾度,夏天過來更是感受明顯,所以這也是安徽一處絕佳的避暑勝地。
沿著溪流彎彎曲曲向前,遠遠就能看到一汪碧潭。兩邊山如門,筆直打開,水流在最低處慢慢匯集,日積月累形成了一汪碧綠——龍門潭。牯牛降的水含沙量極低,幾乎沒有雜質,陽光透過林間灑在水面,深深淺淺的藍綠色,就像一塊塊翡翠,散落山間,美得難以用語言形容。
牯牛降的山泉水有“華東第一水”的美譽,碧綠如翡翠,和九寨溝的水有一拼。夏日里水位較深的時候,景區還有潛水項目,在感受幽美風景的同時,還能來一次與之親密接觸,就算不潛水,脫去鞋襪踏入溪流,也可來一次親密接觸,一股清涼從腳到頭,整個人頓時就曠神怡。
經過龍門潭,走上木質棧道,水流變得激烈了,沖擊著河谷里堆積的巨石,翻起微浪。這里的地貌很有意思,據地質考察,大約4.4億年前,石臺縣是一片汪洋,后來地殼運動,山地隆起,經過成巖作用,形成了石灰巖,構成了喀斯特地貌。所以,巨石堆積在山澗,而這里也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龍門石谷。
勸善橋、鴛鴦橋、四疊飛瀑……依次經過,路途并不跌宕,沒有爬上爬下,氣喘吁吁,全程都在閑適的走走停停,在天然氧吧里洗眼養肺,做深呼吸。在四疊飛瀑前,可以多停留些時間,瀑布飛流直下,拍打巖石,一折四疊,聲如奔雷,水霧四散,彩虹跨越,讓人心神蕩漾。
看完風景下山經過一處古村,這便是牯牛降山下的嚴家古村。村子雖有百年歷史,但依舊保持著原始的樣貌,白墻黑瓦,依稀掉落的墻皮彷佛訴說著曾經的歷史,村子不大百來號人,不過見到的都是以老人為多,隨處可見老人蹲坐在屋口看著來往的游客。
村子周邊有幾處茶園,還有茶葉加工廠,若是采茶季前來,還能見到在茶園忙碌的村民和在加工廠制茶的工人,說不定上前體驗下采茶制茶都是可以的。村子建在青山綠水中,顯得很是靜謐,如果這不是景區,那肯定就是陶淵明詩人所有的世外桃源了吧。
有時候我們總想走的很遠看最好的山、最美的水,殊不知好山好水就在身邊。牯牛降離合肥不遠,半日車程即可到達,周末時間可以逃離城市,來到著山清水秀之地看日出日落,看星辰漫天,聽流水潺潺,置身群山懷抱,放下手機,給一個與自己對話的機會,聽聽內心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