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蝴蝶輕輕扇動一下翅膀,就能在遙遠的地方造成一場颶風。新婚姻法的出現,必然也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據說,丈母娘們已經紛紛行動起來,為把女兒的名字加在房產證上而努力;“剩女”們因為對婚姻的“收益預期”降低,投入也相對減少,甚至不再去選擇婚姻;家庭和職業,女性會更加傾向于后者。這些都是新婚姻法帶來的影響,不過可以肯定,除此之外,影響會更多。
女性經濟要獨立就要去工作,全職媽媽可能就會減少,而已經工作的女性可能會對工作的投入加大。現有的家庭結構可能會因此而發生改變,進而導致相關家庭消費發生變化。這或許就會導致一部分行業萎縮,另一部分產業興旺。
女性帶孩子的時間少了。可以預見,保姆市場會更火熱。之前如果家庭中女性收入低,可能就選擇自己辭職帶孩子,今后女人們怎么也要有份工作和前程。保姆供不應求,相關的中介生意肯定不錯。另外,幼教機構的需求會更多。一方面沒有時間教育孩子,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之女性工作,家庭收入提高,把孩子送到幼教機構會是更多的選擇。
女性沒時間逛街了。在工作一周之后,女性還會不會在休息日選擇去逛街?即使去,花費的時間是不是會減少?如果再計算一下逛一趟街的成本交通費、時間成本、體力付出,或許就有了答案。這樣的話,商場女裝銷量必然會受到影響。不過,女性在服裝上的需求不會消失甚至減少,品牌女裝電商可能因此更有市場。如果考慮到女性通常是家庭中服裝、生活用品主要采購者的話,男裝電商、童裝電商,食品、生活用品電商銷售量可能都會增加。
女性沒時間做飯了,餐飲業生意會更好。不過,能了解女性心理、符合女性需求的餐館或許才能體會到業績增長的樂趣。
女性理財需求增加。據說在新婚姻法之下,女性有個“小金庫”顯得很重要。誰能獲得女性信任替她們打理“小金庫”,這或許是筆不錯的生意。
女性沒時間去美容院了,美容院客流減少,同時,護膚品、家庭美容產品需求增加。
最后,不可避免地要說到房價。有人認為,新婚姻法出臺后,“丈母娘推動房價”一說將不再成立,房價應該下跌。不過,如果女性都做好最壞的打算,加之目前的調控政策對二套房貸的限制,相信不少人都會選擇在婚前以自己的名字另購一套房子,這樣的話,房子需求增加,房價還能下跌嗎?另一方面,在房子買家構成中,女性或許會慢慢增多,房地產商若是有針對性地推出別致的小戶型,應該會獲得不錯的銷量。 北京晨報(
微博)
“誰首付,離婚后房子歸誰”、“父母給兒子買房子,沒有兒媳的份”……剛剛過去的這一周,市民聊得最多的莫過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婚姻法》的最新司法解釋。而《婚姻法》新解釋蘊含的“誰出資誰受益”房產“AA制”原則,讓夫妻雙方的房產產權歸屬頓起波瀾。
僅有1.1%的參與者表示對婚姻法關于房產歸屬的規定“不關注”,甚至有7.2%的參與者將房產列為“婚姻當中最重要的因素”,而47.3%的人認為新的司法解釋對于男方更為有利,有35.5%的參與者認為“會減少傍大款現象”,也有超過五成的參與者認為婚姻變得更像“開公司”。
房產僅次于感情和孩子
“婚姻中的什么因素對你來說最重要?”或許本身這個問題不算問題,但現在已經成為新的問題了。在此項調查中有7.2%的人將“房子”列為最重要的因素,從比例來看,這一比例雖然仍在“感情”(77.8%)和“孩子”(13%)之后,但是已經位居第三了。
專家觀點:陜西省社科院副院長石英表示,在上世紀80年代或者更早,房子和婚姻沒什么關系,房子如此受關注是伴隨房改以來才出現的情況,因為房產已經成為家庭最大的財富,這和最早的什么“兩轉一響”自行車、手表什么的,其實道理是一樣的,當然房產本身不應該成為婚姻的障礙。
40.9%
新婚姻法對雙方都公平
讓大家最為議論紛紛的,則是婚姻法新解釋對于房產歸屬的合理與公平問題了。
“在你看來,《婚姻法》司法解釋三中關于房產歸屬的規定對誰更有利?”在該項調查當中,認為是“男方”的占47.3%,認為是“女方”的占2.5%,認為“對雙方都公平”的占40.9%,此外有9.3%的參與者選擇“不好說”。“對于父母給夫妻一方買的房,另一方沒有份;雙方父母買的房,夫妻各占各份的規定”,選擇“非常支持”的參與者為36.5%;“比較支持”的為24.7%;而“一般”的為14.3%;選擇“比較反對”的為12%,“非常反對”的為12.5%。
律師說法:陜西永嘉信律師事務所鄭曉東律師認為,新的司法解釋對于婚姻當中的房產產權做了界定,這值得肯定,近年來很多糾紛都是因為法律關系界定不清。新解釋只是一個標準,并不存在公平與否的說法,父母為孩子買房,往往要拿出畢生積蓄,作為他們的愿望,肯定是給自己孩子的,如果給了離異的媳婦、女婿,對于老人的權益則不公平。
35.5%
可能減少傍大款的現象
“你認為,《婚姻法》司法解釋三中關于房產歸屬的規定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此項為多選),有52%的參與者認為“不利于保護婚姻中弱勢一方(多為女性)的權利”;有39.4%的參與者認為“不利于婚姻穩定”;但也有38.7%的參與者認為,“能扭轉'無房不婚’的風氣”;另有35.5%的參與者認為“會減少傍大款現象”;有50%的參與者認為“將引發婚前協議、婚前財產公證的熱潮”;有33.5%參與者認為“恐婚族將增多”,此外還有6.6%參與者認為還有“其他”影響。
市民聲音:“相對來說,作為女性本身承擔著家庭諸多的工作,實際上這一點在司法解釋當中,就沒有體現。”記者采訪的一位退休女教師就如此說道:“對于家庭的貢獻,不能僅僅以是否首付買房來衡量。”在不少普通市民看來,有觀點認為新婚姻法保護了在婚姻中處于強勢地位的一方,損害了弱者的利益。
50.6%
不能接受同居而不共財
“有人認為,《婚姻法》司法解釋三中關于房產歸屬的規定,破壞了中國傳統婚姻家庭作為倫理共同體的本質,把結婚變得像合伙開公司一樣。對于這種說法,你同意嗎?”對此,有51.5%的參與者表示“同意”,但也有32.9%的人表示“反對”,另有15.6%的人表示“不好說”。
而對于“你接受婚姻中財產約定,同居而不共財的生活方式嗎?”的調查,更是有50.6%的人表示“不能接受”,表示“能接受”的只有35.2%。
專家看法:西北大學經管學院教授盧山冰認為,從婚姻來看,本身就有感情關系和經濟關系,甚至很多時候經濟關系會和感情關系沖突。所謂婚姻像開公司的說法,應該就是看重了經濟關系,事實上家庭的組建本身也涉及很多經濟方面的問題,但是這應該不會改變傳統婚姻家庭上的倫理本質。
華商報
丈母娘要婚房寫上女兒名
成都市民李阿姨的女兒暫未結婚,但她已在考慮加名這塊的內容。她表示,如果可以,購房款就男方和女方各出一半,這樣寫兩個人的名字也很公平,如果男方執意要付全款的話,那最好在買房之前簽訂一個協議,建議寫上女兒的名字,以免以后出現不必要的爭執。天府早報
如何在房產證上加名?
不止一種方法可以實現產權的部分轉移,比如買賣和贈予。
如果是一次性付款,只要辦理相關手續就可以加上另一方的名字;如果是按揭付款,必須先前往貸款銀行辦理變更手續,獲得銀行方同意才可以增添名字。
裝修費計入產權份額嗎?
如果買房時對方出首付和剩下的貸款,自己付裝修和家具費是否計入產權份額?四川豪達律師事務所孫順發律師表示,如果房子是婚后購買,屬于共同財產。如果房子是婚前購買,且一方名字未登記在房產證上,即使出了裝修費,對房屋也沒有產權份額。
過半女性提倡婚后AA制
《河南商報》針對“新解釋”的調查顯示,60.5%的女性表示會自己買房,九成女性傾向于走出家庭、追求自強自立。
記者通過連日走訪發現,由于在“房產證上加名”辦理起來手續多、費用雜,一些80后更愿意選擇購房兩人共同署名。西安北郊一樓盤負責人羅先生透露,這幾天簽訂的購房合同中,署兩個人名字的占80%。
房產過戶給子女的增多
成都西御河沿街54號某房屋中介張老板表示,新婚姻法實施后,前來咨詢的單身買家有增加趨勢。他說,以前,來中介進行房屋買賣的情況較多,現在,父母把房子過戶給子女的情況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