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粉和十三香是廚房常見的復合型香辛調味料。五香粉亦稱五香面,而十三香則是在五香粉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在中國,五香粉用得比十三廣泛。
一、五香粉和十三香的用料、配比不同
五香粉和十三香肯定是不一樣的,即使外觀非常相似,不過它們之間還是有區別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它們之間的區別吧。
五香粉是將花椒、八角、丁香、肉桂、小茴香籽等5 種的香料研磨成粉狀混合一起,常使用在煎、炸前涂抹在雞、鴨肉類上,也可與細鹽混合做沾料之用,尤其適合用于烘烤或快炒肉類、燉、燜、煨、蒸、煮菜肴作調味。五香粉因配料不同,它有多種不同口味和不同的名稱,如麻辣粉、鮮辣粉等。
十三香就是指 13 種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藥物,包括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等,一般選用幾樣進行配制。
二、五香粉和十三香哪個好吃
五香粉和十三香都是多種材質共同制成的,很多人在選擇這兩種香料的時候都倍感頭疼,因為這兩種調味品里面都含有不同的材料,有些人喜歡這,有些人喜歡那,因此關于哪種好吃,還是要看個人的口味。
值得提出的是,不管是五香粉還是十三香,香味都比較濃,因此即使再好吃也不能夠一次性放太多哦,因為都含有中藥成分,是藥三分毒!
三、五香粉和十三香適用菜品不同
五香粉的特點是又香又濃,口味主要偏辛辣,但是不生辣,且辣中帶有輕微的甘甜,所以一般用來腌菜、鹵菜,尤其是對于燒烤和干鍋來講,是不可缺少的一味調料。有網友建議,燒烤不用放這些東西的,當燒烤時特別是燒羊肉時,加點孜然粉和辣辣粉就行了。如果一定要放,五香粉比十三香要好。一般燒烤會放的材料有:辣椒粉、孜然、調和油、鹽、燒烤醬(汁)、海鮮調料、大蒜、姜、蔥花、五香粉、洋蔥、蜂蜜、番茄醬、甜面醬、醬油、醋等。
十三香的主要原材料,都是藥食兩用的香料,所以不適合久煮和高溫加熱,也不適于重口味的食物,相對而言,用于一些素菜和豆制品的鹵制和腌制更合適。
四、十三香可以代替五香粉嗎
一般情況下,因為十三香和五香粉大致都屬同一種食物混和香料,因此基本上是可以代替的。
但是如果追求獨特的香味的,就是沒法代替的了。五香粉特殊的香味是別的調料代替不了的。用十三香 桂皮粉 肉蔻粉(少許) 丁香粉(少許)可以代替五香粉,不過這樣藥料味會很濃,所以建議最好還是用五香粉。
五、五香粉和十三香粉的配方
五香粉配方:
配方 1: 砂仁 120g 、丁香 20g、 豆蔻 14g、 肉桂 14g、 三柰 24g(最常用的)。
配方 2: 八角 40g、 干姜 10g、 小茴香 16g 、花椒 36g 、陳皮 12g 。
配方3: 桂皮、山柰各70克,丁香、豆蔻各120克,砂仁600克;
配方4: 桂皮120克,山柰440克,丁香220克,豆蔻、砂仁各110克;
配方5: 八角、桂皮、五加皮各100克,丁香50克,小茴香、甘草各300克;
配方6: 八角、花椒、桂皮、白豆蔻各500克,陳皮1500克,草果750克,砂仁1000克;
配方7: 八角120克,桂皮70克,山柰100克,甘草70克,砂仁40克,白胡椒30克,干姜170克。
配方8: 八角10 克,花椒10 克,桂皮5 克,小茴香5 克,丁香4克。
十三香的配方:
配方1:草果15 克、良姜 10 克、山奈 20 克、白芷 25 克、小茴香 20 克、丁香 15 克、香葉 15 克、八角 15 克、砂仁 25 克、排香 15 克、桂皮 10 克、孜然 25 克、白蔻 25 克。
配方2:八角、肉桂各100克,小茴香300克,花椒110克,砂仁、干姜各60克,肉豆蔻50克,草豆蔻、陳皮、丁香、高良姜各40克,山柰、木香各30克;
配方3:八角160克,花椒200克,白芷100克,山柰、肉桂各80克,肉豆蔻、砂仁、丁香各40克,小茴香、陳皮各60克,木香、高良姜各20克,干姜120克;
配方4:八角200克,肉桂100克,小茴香120克,干姜、山柰、肉豆蔻各80克,砂仁70克,草果60克,木香、高良姜各50克,陳皮、丁香各40克,花椒30克;
配方5:八角350克,花椒、小茴香各100克,肉桂90克,丁香、砂仁各80克,高良姜50克,木香、肉豆蔻各40克,草豆蔻、陳皮、山柰各20克,干姜10克。
配方6:小茴香300g,花椒110g,八角、肉桂各100g,砂仁、干姜各60g,肉豆蔻50g,草豆蔻、陳皮、丁香、高良姜各40g,山柰、木香各30g;
配方7:陳皮30克,小茴香23.5克,花椒 椒柄8克,桂皮5.5克,八角5克,草果3克,干姜3克,高良姜3克,砂仁2.5克,山柰2.5克,木香2克,孜然2克,甘草1克,丁香1克,大米粉5克,食用鹽3克。
配方8:八角17克,丁香3克,花椒17克,砂仁3克,小茴香15克,高良姜5克,桂皮12克,山萸2克,草豆蔻10克,草果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