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聽話、懂事、學習好、生活得幸??鞓贰T诤⒆拥某砷L過程中,家長都會對孩產生各種影響,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有可能是積極的,也有可能是消極的,家長必須有正確的教育理念才會盡可能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好的引導作用,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么樣?以下幾方面就是家長需要努力做到的:
一、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給孩子營造一個干凈整潔、和諧的家庭環境。盡量避免免在孩子畫前表露自己的負面情緒。
遇到問題,父母們請一定牢記,火氣上來時,壓個5秒鐘。我們要做的,是陪孩子一起VS問題,而不是我們VS孩子。父母情緒不穩定,很難培養出一個性格穩重淡定的孩子。如同把一個定時炸彈放在家里,一言不合就爆發,永遠無法平靜地一起解決問題。
二、理解和尊重孩子
在生活中關于孩子的一些事情,要和孩至一起討論商量,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并盡可能吸收他們的合理意見。這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家長要有自己的原則,孩子畢竟是需要引導和教育的。
父母得有一份耐心,傾聽孩子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接納適合孩子自己的成長節奏。
三、因材施教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人們常說: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情緒特點、興趣愛好再結合孩子自身優勢,在教育方法上幫助孩子發揮自己的特長。孩子在哪方面有興趣愛好與特長,就讓孩子在哪方面好好發展。
父母不要逼迫孩子按既定方式成長,需允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慢慢長大。
四、寓教于樂,寓學于玩
孩子主要通過活動來認識世界,玩中學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在游戲中幫助孩子學習知識,只要有空就多陪孩子做游戲(活動)。
五、給孩子自己處理困難的機會
不能越殂代皰,要養成讓孩子自己面對、自己解決困難的習慣。一方面,要讓孩子在吃苦的過程中養成對吃苦、苦難的正確的態度和意識,也就是在增養幼兒良好的毅力、堅強的意志。另一方面,要引導孩子走獨立的道路,讓孩子學會生活中的事情都自己做決定,以及面對自己的決定帶來的任何后果。成長需要付出代價,這是一個殘酷又真實的現實。一味地替孩子節省成長的成本,讓他們如何收獲人生的碩果?第三、通過讓孩子自己面對、解決問題的訓練,形成孩子的各種能力和技能。
孩子的成長軌跡好比一場海上航行,父母可以為他們把好大方向,使這艘船不至于偏離航道和觸礁。但與海浪較勁,與風雨搏斗,這些一定要讓孩子自己來。
一、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寬容
讓孩子知道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理解別人的不容易,學會原諒別人。讓孩子多參與平時的家庭勞動,感受勞動的不易,體會通過自己雙手做事情,能贏得家人的尊重和肯定。懂得心疼和感恩父母,而不是把父母當作自己的傭人。
二、讓孩子學會擔當,能夠自律
孩子總是長不大?其實就是因為父母的過分溺愛,舍不得放手,導致他們的生活難以自理,過分的依賴于父母,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作為父母,在孩子未成年以前,應讓孩子學會各年齡階段應學會的必備生活技能,各年齡階段應該干什么?。∽约旱氖虑樽约鹤?,養成好習慣、遠離陋習;明白讀書不是為父母,而是為自己,懂得天道酬勤。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穿衣服、洗臉刷牙、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直至能夠獨立生活、自食其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盡早學會生活。
“做不喜歡但應該做的事情”,并將它做到極致。這才是真正自律的狀態。所有能夠幫助你成長的事情都不會讓你感覺舒服,自律本身就是一種反人性的自我挑戰。然而我們都能清楚的明白自律背后的收獲也是我們十分渴望的。一開始一定會很難,而且越往后走,能夠留下來繼續堅持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少,但是獨木橋之后的人生也一定是讓更多人所羨慕的。堅持做那些讓你感覺“不舒服”的事吧,你一定會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成功。
三、增強孩子的抗挫能力
人生不如意為十之八九,如果孩子從小沒有受過一點挫折,在長大后的某一天突然經歷了失敗,他們的世界可能會就此崩塌,從而選擇非常極端的方法處理問題,比如:離家出走、自虐、自殺。父母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要及時糾正,嚴厲的斥責,不能得過且過、放縱他們。可能父母會覺得孩子太小,不能承受這樣的責罵,其實孩子要比家長想象的堅強多了。有的父母教育孩子十分嚴格,不讓他們犯一點錯誤。教育是一定要的,但是不能逼孩子逼得太緊,需要留有一個空間,讓孩子學會自己認識到錯誤,讓他們在犯錯之后自己反省,受到挫折之后自己站起來。
四、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技巧,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教會孩子最基本的社交禮儀,在生活中不斷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是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的方向。一方面需要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孩子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別人角度想問題。對于孩子的不當情緒,父母首先需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感同身受。其次,分清是非界限,對不當行為劃定界限,不能因為他撒潑打滾就破壞規則。再次,引導孩子如何調整情緒,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孩子容易被不良風氣引誘,這時就需要父母用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來引導孩子的情緒,指導孩子的行為。
五、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我,做個內心強大的自己
對孩子的優點多贊揚多鼓勵,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的不足要和孩子共同糾正,讓孩子認識到自已需要努力的地放,讓孩子懂得謙虛向別人學習。當遇到困難時,應該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夠解決問題,并相信辦法總比問題多。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才能云淡風輕的去看待身邊的人和事。在被打擾和冒犯的時候不去過多的與人爭執,而是盡可能的保持內心的平靜,遇到事情不去逃避,接受并且在心中默默的轉化掉那些負面的情緒。更多的專注于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被他人隨意影響。無論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需要自己懂得判斷前進的方向和目標。保持思考,能夠讓你在任何時候都保持清醒的頭腦,做自己的主人。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成功就是用自己熱愛的方式過這一生。
六、教會孩子怎樣保護自己
從自然因素到社會因素,讓孩子了解各種危險因素,讓子學會保護自己。教會孩子學會拒絕,人都是得寸進尺的,所以如果孩子學會了拒絕,將會阻止很多事態的惡性發展;教會孩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壞的對于不正確的行為,家長要及時跟孩子溝通什么是錯的,什么是對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讓孩子不要輕信陌生人,多和認識的人一起,少和陌生人說話,拐賣孩子的也很多要注意人販子;不吃陌生人遞來的食物,特別是女孩子更要注意,現在科學發達,各種防范要從小養成習慣。
人和人之間是要有一定的距離感的。不管是多親密的家人還是朋友,出于對彼此的尊重都要留出一些空間。把握好說話的分寸,把握好做事的尺度,做決定時留有一分余地,這些都是讓我在社會上能夠有更多自由的方式。善待自己,也要善待他人。
●培養理智講理的孩子
●培養成功學習的孩子
●培養自主獨立的孩子
●培養快樂感性的孩子
●培養自信積極的孩子
如何培養獨立自主選擇的能力呢?我下面提出五個“要”和五個“不要”:
*要教孩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
*要把選擇權給孩子,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
*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多指導,少批評;
*要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么都教他們,讓他自己去試,失敗也沒關系;
*要信任孩子,信任比懲罰更能夠激起責任心。
*不要用太多規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讓自己的孩子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不要懲罰失敗,失敗是讓人進步的學習過程;
*不要說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說教,他可能失去判斷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說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
*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辦代替,放手讓孩子自己做;
*不要過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務,剝奪孩子自己的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