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技術是讓你在當下面臨漲跌時,做出相應的判斷,并做出應對。并且結合基本面,去分析未來的長期趨勢走向。聽著有點拗口。說白話一點,就是當看到上漲時,你去判斷能否介入,當看到下跌時,你去判斷是否該撤離。當然,這種操作也必然不是百分百準確的,只是說用一個相對大概率的方法,來讓自己有穩定的方向。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經常說的巨量操作法和突破操作法。有失敗的么?肯定有。也許來個假突破,也許巨量突破后買入,隨即開始下跌。都有可能。
但是歷史數據告訴我們,當你按照這種方式去操作時,你成功的概率是大于失敗的概率的。而且,當你成功時,你獲利的比例是大于失敗時止損的比例的。
假如你十次操作對七次。七次平均獲利30%,而失敗三次,止損控制在10%。那么結果,你的資金,還是維持一個穩定增長的趨勢。
技術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技術,我個人覺得也是萬萬不能的。技術不是僅僅包含看圖操作,還包括基本面的分析,是投資和投機的雙重體現。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如果真的那么容易,為什么到現在都沒有第二個巴菲特出現。
這就是我想說的第二個方面,技術需要因人而異,去找出適合自己的技術,而不是簡單的復制模仿。你可以買一個優質公司去做長線,你也可以博弈每天的短線機會,都無可厚非,也不分正道歪道。首先適合自己,其次能獲得穩定利潤,這就是可以被認可的技術。
吸貨建倉過程中,主力的手法千變萬化、層出不窮,常見的三種建倉形態就包括:窄幅橫盤是指股價在經歷了下跌趨勢后轉為了震蕩趨勢,但股價上下震蕩的幅度卻極小,從而形成幾乎一字橫盤的趨勢。當這種形態出現時,往往認為是主力資金大舉介人的跡象,因為股價此時已被主力有效地控制在計劃內的建倉價格區間,所以主力會在此期間實現高度控盤,后市的漲幅通常較大。A.窄幅橫盤出現前,股價通常經歷了一輪明顯的跌勢,并已轉為震蕩。B.窄幅橫盤出現時,成交量通常已萎縮到了較低水平。C.窄幅橫盤出現時,股價上下震蕩的幅度極小,通常會在15%以內。①窄幅橫盤出現時,往往股價上下震蕩的幅度極低,而幅度越低,說明主力通過吸籌后的控盤力越高。②窄幅橫盤的時間越久,成交量越穩定,后市漲幅也更為可觀。③若是股價經過階段性的窄幅橫盤后,上漲與下跌均無需成交量的話,說明主力控盤能力極高,籌碼處于高度集中,后市往往會成為超級黑馬。主力建倉時通常都會有計劃地將股價控制在某一個價格區域內,當股價經過一段慢牛走高之后,主力會迅速將股價打壓下來,這段快速打壓稱為快熊,以便重新以較低的價格繼續建倉,如此反復,直到完成建倉。在K線上,如此就形成了一波或幾波牛長熊短的形態。A.牛長熊短出現前,股價往往有過一段明顯的下跌走勢。B.牛長熊短出現時,股價反彈的時間都較長,而下跌的時間較短。C.牛長熊短出現時,往往上漲時成交量呈逐級遞增的陽量,下跌時呈逐級遞減的陰量。①牛長熊短形態出現前,市場往往經過較為充分的下跌震蕩,是主力建倉趨勢發生轉變的時期,因此是中長線投資者介人的良機。②牛長熊短形態出現時,或許在K線上不會呈現較明顯的上升趨勢,但只要符合特征,即宣告形態成立,投資者可逢低介人。③牛長熊短形態出現時,若突然發現變為牛短熊長了,說明后市仍有繼續震蕩整理的需求,此時勿介人。主力在建倉時期,為了在一天的交易中獲得盡量多的低位籌碼,經常采取控制開盤價的方式,使該股低開,而當天主力的主動性買盤必然會推高股價,這樣收盤時K線圖上常常留下一根紅色的陽線,在整個建倉時期,K線上就形成了以陽線為主、夾雜少量綠色陰線的情況,稱為紅肥綠瘦。A.紅肥綠瘦形態出現前,股價通常經過了較大幅度的下跌,位于相對的低位區。B.紅肥綠瘦形態出現時,K線上往往以陽線居多,陰線居少。C.紅肥綠瘦形態出現時,成交量往往處于近期較低水平,且陽量居多,陰量居少。①紅肥綠瘦形態出現前,股價往往經過充分的下跌,且下跌幅度較大,以便在紅肥綠瘦出現時,確保為股價低位區。②紅肥綠瘦形態出現時,如果成交量相對較大,后市仍會有震蕩洗盤的需要,只有成交量此時高度縮減,股價才會出現大漲。③紅肥綠瘦形態出現時,若是紅色K線與綠色K線數量較為接近,表明盤中浮籌仍較多,股價會繼續震蕩。最后,投資者在跟主力追漲時還是需要格外注意,因為主力的狡猾之處在于善于利用資金優勢制造投資陷阱,往往制造一系列市場假象后坐等投資者上當,那么,以下是幾種跟主力追漲過程中的騙局需要大家去了解。(1)尾市拉高,真出假進。主力利用收市前幾分鐘用幾筆大單放量拉升,刻意做出收市價。此現象在周五時最為常見。主力把圖形做好,吸引股評免費推薦,騙投資者以為主力拉升在即,周一開市,大膽跟進。(2)高位盤數放巨量突破。巨量是指超過10%的換手率。這種突破,十有八九是假突破,既然在高位,那么主力已獲利頗豐,為何突破會有巨量,這個量是哪里來的?很明顯,巨量是短線跟風盤掃貨以及主力邊拉邊派共同成交的,主力利用放量上攻來欺騙投資者。(3)盤口委托單騙術。在證券分析系統中的前三個委買委賣盤口,主力最喜歡在此表演,當三個委買單都是三位數的大買單,而委賣盤則是兩位數的小賣單時,一般人都會以為主力要往上拉升了。這就是主力要達到的目的。引導投資者去掃貨,從而達到主力出貨的目的。而主力在出貨階段,有時會制造虛假搶盤跡象,引誘技術派上當。主力要出貨,必須要讓市場相信自己不會出貨,如果被大眾投資者們發現了真實意圖,主力自己肯定會被套。因此,在主力出貨這個階段,經常能夠聽到市場很多相關這類股的好題材、好消息、好業績等,同時,技術圖形上,會顯得很好看。越是技術圖形好看的K線,就越具有欺騙性,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