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關心不請自來,兄弟姐妹永遠相互關懷;有一種默契無可取代,兄弟姐妹心有靈犀一點通;有一種思念因你存在,兄弟姐妹血濃于水情常在。”
上個世紀70、80年代,中國有很多這樣的家庭,家中都有兩個以上的孩子。
計劃生育政策也正始于這個時期,家里的老二、老三免不了980元的罰款。
孩子們一個鍋里吃飯,一個床上睡覺。
大的衣服穿過了,小的接著穿,大的照顧小的,小的依賴大的。
在那個年代,大人們都去工作,孩子們全部留給老人。
表兄弟、表姐妹、堂兄弟、堂姐妹在一起,更像一個大家庭。
從小學開始,你會發現,同一所學校會有很多對兄弟,很多對姐妹。
無論在什么地方,弟弟妹妹們知道,高年級的班上,有我們的哥哥姐姐。
每到寒暑假,老人們的家里便會聚集多個孩子,不管離得多遠,兄弟姐妹都會在一起度過假期。
當然,還有每年春節,那是孩子們最盼望的時候。
除了是生活上的照顧,哥哥姐姐是弟弟妹妹的學習榜樣。
正是這樣很多個家庭,很多對兄弟姐妹,構成了上世紀我們最好的回憶,也是那個年代下,誕生了我們之間永遠不能替代的情誼。
新世紀來了,我們也大了。
變漂亮了。
兒時的鼻涕孩童,總是打個不停。現在的你我,早已變得不可分離。
年少時,姐姐是你的依靠,長大后,你做姐姐的臂膀。
而我永遠追隨你。
無論生活在什么地方,見到你,總是小時候的感覺。
每次相聚,三四十歲的你,依然像個孩子。
年少時盼著離家,長大成人后,盼著回歸。
因為你要知道,無論你在哪里……
我的心永遠都會和你在一起。
再也不愿以這種場合相聚。
請抓緊時間在一起,獻給我的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