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茶道的發展、流派及簡單分類
(一)名稱的演變
1.「茶湯」(ちゃとう):平安時代(へいあんじだい)開始出現
2.「茶の湯」(ちゃのゆ):15世紀中葉開始,正值室町時代(むろまちじだい)
3.「茶道」(さどう?ちゃどう):近世,江戸時代(えどじだい)末期以來
(二)宗師
1.村田珠光(むらたじゅこう):茶道的創始人;草庵茶の湯(そうあん)
2.武野紹鴎(たけのじょうおう):使茶道進一步民族化
3.千利休(せんのりきゅう):將茶道提升到藝術水平的集大成者;わび茶道
(三)三千家
1.裏千家(うらせんけ)
2.表千家(おもてせんけ)
3.武者小路千家(むしゃのこうじせんけ)
(四)審美意識及精神(具體解釋見前面幾篇文章)
1.侘び(わび):茶道的理念,舍棄物質享受,在簡樸、靜寂中追求精神的純潔2.和敬清寂(わけいせいじゃく):茶道的四規
3.一期一會(いちごいちえ):茶道的精神
(五)分類中的概念
1.抹茶(まっちゃ)/挽き茶(ひきちゃ):將優質茶葉蒸后干燥,磨成細粉末而制成的茶粉
2.葉茶(はちゃ/はぢゃ):嫩茶葉制成的茶
3.點茶法(てんちゃほう):沏末/粉茶
4.煎茶法(せんちゃほう):泡茶,沏茶,與當下中國飲茶習慣較一致
5.喫葉法(讀音不明):將茶末及茶水一并喝下的飲茶方式
6.喫汁法(同上):僅將茶水喝下的飲茶方式
7.団茶法(同上):茶葉制成后成固體(形),但引用時仍需先磨成粉末的一種飲茶方法
二.茶道的器具(茶道の道具)
(一) 掛軸(かけじく②):掛軸,在紙上或絹上繪畫寫字,裱好后掛在壁龕或墻上的裝飾物。=掛軸を掛ける(かける)
墨蹟(ぼくせき):禪師的毛筆字。
2.経切(きょうぎれ):從佛經的手稿上或書籍上接下來的。
3.古筆(こひつ) :古人留下的字跡。
4.懐紙(かいし):有固定的格式,書寫詩、和歌和聯歌等的用紙。
5.消息(しょうそく):信。
6.色紙(しきし):厚片的方紙箋。書寫和歌、俳句、繪畫、書法用的方形厚紙,上面印有圖案,撒印金箔或銀箔。
7.詠草(えいそう):和歌和俳句的一種寫作格式。
8.短冊(たんざく):書寫和歌、俳句、繪畫等用的窄長厚紙。
9.唐絵(からえ):從中國傳過日本的或由日本人畫的賦有中國風的繪畫。
10畫賛(がさん):寫在繪畫空白處的詩文或和歌。
(二)花入(はないれ):插花的器皿。有瓷器、陶器、金屬制品和竹制品等。
(三)薄板(うすいた):插花時代替花臺的薄木板。
(四) 帛紗(ふくさ):主人在點茶的時候用來擦拭茶器、茶杓的絹布。
帛紗で茶器(ちゃき)を拭く(ふく)
(五) 爐(ろ):位于地板里的火爐,上方放「釜」(かま),利用炭火煮釜中的水。11月初到5月初之間使用。
風爐(ふうろ):相當于瓦斯爐,上方放「釜」(かま),以前是采用炭火加熱「釜」中的水,現在多用電加熱。一般從立夏(5月初)到立冬(11月初)使用。
(六)敷板(しきいた):放置在「風爐」下,功能是隔熱。
(七)釜(かま):茶道中煮茶水的器具。放在「爐」上的稱為「爐釜」、放在「風爐」上的稱為「風爐釜」。
(八) 蓋置(ふたおき):用于放置釜蓋,也可用來放置「柄杓」的器具。
(九)切藁(きりわら):用來刷洗「釜」底的工具。
(十) 水指(みずさし):凈水罐,用來盛裝清水的容器。利用柄杓舀水調節「釜」中熱水的溫度或用來清洗茶碗。
(十一) 水次(水柱 みずつぎ):席間從茶水間提水加入「水指」的容器。
(十二) 建水(けんすい):點茶時用于盛裝清洗茶刷、茶碗后的污水的容器。
(十三)柄杓(ひしゃく):竹制的取水用具,在中間段多有竹節,用來取出釜中的熱水;用于爐與用于風爐的柄杓在型制上略有不同。利用柄杓舀水調節釜的熱水溫度、或用來清洗茶碗。
(十四) 杓立:用來放「柄杓」
(十五)飾火箸(しょくかばし):插在「杓立」內,起裝飾作用。
(十六) 棗(そう):也稱「薄茶器」(うすちゃき),用來盛裝「薄茶」(淡茶,粉茶的一種。用新茶樹上摘下的茶葉在茶磨上中磨成)。
(十七) 茶入れ(ちゃいれ):又稱「濃茶器」(こいちゃき),用來盛裝「濃茶」(釅茶,粉茶的一種。以未經日光直射的老茶樹的嫩芽置于茶臼中碾壓而成。色、味等較一般茶濃重)。
(十八)仕覆(しふく):用來包裹「茶入れ」(「濃茶器」)的布袋。
(十九)茶杓(ちゃしゃく):用來從「薄茶器」、「濃茶器」中舀取茶粉。
(二十) 茶碗(ちゃわん):用來喝茶的碗。
(二十一) 茶巾(ちゃきん):用于擦拭茶碗的布.
(二十二) 茶筅(ちゃせん):茶刷,也稱圓形竹刷。用于攪和粉茶。竹筒的一端劈成絲穗狀,絲穗的數量在不同的茶道立法中各有差異。
(二十三)棚(たな):用于擺飾茶道具(「棗」、「水指」、「茶碗」、「柄杓」、「蓋置」)。
(二十四)菓子器(かしき):用于盛放茶點。
(二十五)菓子箸(かしばし):用來夾茶點的筷子。
(二十六) 釜據(かますえ):在清洗「釜」底時用來放置「釜」的底座。
三.茶道制作過程(需結合上一部分內容)
1. ていしゅ「ていしゅ」① 茶室主人
2. でむかえ「出迎え」〇迎接
3. にじり口「にじり口」〇窩身門,日本茶室特有的客人進出口
4. てがかり「手掛かり」②抓手,把手(門)
5. つくばい「蹲」〇石制洗手盆
6. ちゅうず「手水」〇進茶室前在石制洗手盆里用于洗手或洗臉的水
7. さどうぐち「茶道口」〇特指日本茶室中進出口
8. すみとり「炭取り」〇炭筐
9. すみをつく「炭をつく」燒炭
10. 湯がたぎる燒開了水;たぎる煮開 〇
11. てまえ「手前」茶道中的禮節或規矩,如沏茶的方法,炭的放置等做法
12. 手前を拝見する 觀摩茶道
13. 手前を見守る凝神觀摩(茶會中的)禮節和規矩
14. したび「下火」〇(茶道)添炭前先在爐子里燒好的火
15. こうごう「香合」〇香盒,即裝有香木、香料等有蓋容器
16. かいせき「懐石」〇在品茗前享用的簡素食物。「懐石」為「懐石料理」的簡縮
17. むこうづけ「向こう付け」〇日式涼菜、日本料理中擺在餐盤中央靠里側的菜肴,如生魚片,醋拌涼菜等
18. すぎばし「杉箸」〇杉木筷子
19. ぜん「膳」〇食物,膳食
20. 膳を出す端出食物
21. はっすん「八寸」〇懷石料理中的下酒菜
22. どら「銅鑼」〇銅鑼
23. 銅鑼を使う敲銅鑼
24. こいちゃ「濃茶」〇釅茶,粉茶的一種.色、味都比一般茶較濃
25. こいちゃてまえ「濃茶手前」〇點濃茶禮節。一般點一碗濃茶可供五人飲用、由眾人傳遞飲茶。具體做法因鼎爐的不同及派別的不同而不同
26. まつかぜ「松風」②茶水煮沸的聲音
27. すだれ「簾」〇簾子
28. 簾を巻く卷起簾子
29. もんめ「匁」〇日本尺貫法的重量單位,一貫約為3.75g
30. 一人一匁の抹茶茶會中一位客人分量的茶
31. ねる「練る」①熬
32. 濃茶を練る熬煮濃茶
33. ちゅうりつ「中立」〇指茶會中中場短暫的休息
34. らくやき「楽焼」〇樂家燒制陶瓷。因受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喜愛,被用作茶道中的茶碗,即粗制陶瓷
35. ちゃめい「茶銘」〇茶的品種
36. うすちゃ「薄茶」〇淡茶,粉茶的一種
37. 薄茶點前 點淡茶禮節,茶道中最基本禮節,因不同流派的不同而不同
38. ひがし「干菓子」②干點心,干糕點(茶道演示中專用的點心類別)
39. わびちゃ「詫び茶」〇閑寂茶,茶道品茗會的一種,與書院式茶道相反,茶室的構造和茶道的器具都避免華美,追求草庵式的閑寂美。
40. 柄杓を構(かま)える端拿著勺子
41. 棗の茶を掬(すく)う用勺子取出茶罐中的茶葉
42. 建水を進める往前移動水罐
43. くむ「汲む」〇舀
44. 湯を汲む舀水
45. 茶筅通しをする:檢視茶刷
46. 茶杓を茶碗にあずける把茶勺子放在茶碗里
47. ふくかげん「服加減」③茶的溫度和淡濃
48. しまう「仕舞う」〇整理收拾。將用過或拿出的物品放歸原位。
じまい「仕舞い」〇 (接尾,接在名詞好)表示終止,停止之意。
49. ほさき「穂先」〇茶刷的外圈尖端
50. みずや「水屋」〇茶室附設的廚房、在此整理或清理器具
51. はぼうき「羽箒」②羽毛帚、香道用具的一種
52. ひばし「火箸」①火筷子
53. えだずみ「枝炭」〇細條炭、茶道中用于引火的炭
54. 枝炭をつぐ添加細條炭
55. てんずみ「點炭」〇茶道中最后添付的小型炭
56. かいちゅう「懐中」〇攜帶、放進懷中
57. はく「掃く」①掃
58. まく「撒く」①撒
59. 灰を掃く 掃灰
60. 灰を撒く撒灰
四.演示步驟
濃茶手前:
①道具を運び出す ①取出器皿道具
②道具を清め置きかえる ②拂拭并重新放置器皿道具
③濃茶を練って出す ③點茶,奉茶
④道具を清め片付ける ④拂拭、收拾道具
⑤拝見物を出す ⑤鑒賞器皿道具
⑥道具を下げる ⑥收撤器皿道具
薄茶點前:
① 道具を運び出す ①取出器皿道具
② 道具を清め置きかえる ②拂拭并重新放置道具
③ 薄茶を點てて出す ③點茶、奉茶
④ 道具を清め片付ける ④拂拭、收拾道具
⑤ 拝見物を出す ⑤鑒賞器皿道具
⑥ 道具を下げる ⑥收撤器皿道具
初炭手前:
① 道具を持ち出して釜を下ろす ①拿出道具、從爐中取出茶釜
② 初掃きして炭をつぐ ②初掃,添炭
③ 中掃きして月型を切る ③次掃,做灰型(月型)
④ 後掃きして香をたく ④后掃,焚香
⑤ 釜をかけて道具をしまう ⑤置釜入爐,收拾道具
後炭手前:
①道具を持ち出して釜を上げる ①拿出道具,從爐中取出茶釜
②初掃きして炭をつぐ ②初掃,添炭
③中掃きして月型を埋める ③次掃,了,以薄灰覆蓋灰型(月型)
④後掃きして香をたき水をつぐ ④后掃,焚香,續水
⑤釜をかけて道具をしまう ⑤置釜入爐,收拾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