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迷一看《星際穿越》里的環形飛行器和磚塊機器人,就知道諾蘭是在向科幻經典《2001:太空漫游》致敬。《2001》是斯坦利 · 庫布里克根據科幻文學界三大師之一——阿瑟 · 克拉克的小說改編而來,自從1968年它面世之后,就成了后世科幻片繞不過的參照系。
這么講當然還是謙虛的,即便說,至今為止也沒有一部科幻片超越了《2001》,也并不過分。
最近中國電影資料館正好在舉辦“庫布里克作品回顧展”,本周六晚上就是看大屏幕的《2001》的機會,據說想要買票的同學得早起。
‖ 先來認識下庫布里克
這是庫布里克年輕時候的樣子。恐怕驚到了許多人。因為大家一直更熟悉的大師是這個樣子:
庫布里克喜歡親力親為,盡管作品不算很多,但是也費盡心思。多費心,真是叫有圖為證
這里有一部關于他的紀錄片
‖ 以容貌為代價,庫布里克拍出了一系列影史上的經典,而且因為堅持不重復自己的原則,他幾乎涉獵了各種題材。下面是庫布里克電影年表:
‖《恐懼和欲望》(Fear And Desire,1953)
又譯:敵后突襲戰、不安與欲望
這是斯坦利-庫布里克的第一部故事片,先前他拍過紀錄片《拳賽之日》和《飛行神甫》,那時他身兼編導、攝影、剪輯和解說,并已在電影界嶄露頭角。
《恐懼和欲望》的劇本出自他的高中同學、詩人HowardO.Sackler之手,拍攝資金也是庫布里克自己籌措,大部分是向父親、叔叔和朋友們借的。這部作品和庫布里克以后的影片一樣充滿了超現實主義象征性,因此只有一家藝術片商愿意發行和放映,而庫布里克認為此片只是一部實習作品,他只答應私下放映,并多次想將拷貝銷毀。盡管如此,《恐懼和欲望》還是贏得了評論家的好評,尤其是在攝影方面。
‖《殺手之吻》(Killer’sKiss,1955)
又譯:兇手之吻、死之吻
這是一部在紐約街頭拍攝的懸念犯罪片,靈感來自米奇-斯比蘭和吉姆-湯普森的小說,共耗資4000多萬美元,大部分仍是庫布里克的叔叔贊助的。主要情節是拳擊手大衛-科登因為路見不平,搭救了舞女格蘿蕾拉,并和她產生了感情,從而被格蘿蕾拉的情夫文森特追殺的故事。影片開場的拳賽鏡頭大多來自庫布里克的第一部紀錄片《拳賽之日》。他當時的妻子魯思-瑟波卡在拍攝過程中擔任藝術指導兼布景師。
這個自編自導、自己制作影片的年輕人憑著《殺手之吻》得到了全球影人的關注和贊譽。當時的紐約《鏡報》這樣評價此片:“庫布里克把鏡頭幻化為強硬而無情的鐵拳,那些職業拳賽和舞廳歡場的眩目偽裝”。不僅如此,庫布里克還成功地將紀實風格和超現實主義表現手法融為一體,從此奠定了他獨特的電影風格。
‖《殺戮》(TheKilling,1956)
又譯:殺手
在本片中庫布里克從幾個不同人物的視角表現了一樁搶劫案:剛從監獄釋放出來的喬尼-科雷,定下一個自以為天衣無縫的犯罪計劃———從賽馬場偷走200萬美元,又不讓任何人受傷。但他忽視了自己的同伙———貪婪潑辣的妻子和她那殘忍的情夫。可想而知,行動越來越糟糕,罪行也越來越殘暴……
本片是根據里昂努-懷特的小說《克林-布雷克》改編的,庫布里克自己編劇,并請來著名小說家吉姆-湯普森修改了對白部分。雖然這部電影的發行在總體上并不成功,但庫布里克仍被大家認為是前途不可限量的導演。
‖《光榮之路》(PathsofGlory,1957)
又譯:光榮路
這部經典的戰爭片是庫布里克根據亨弗萊-科布爾的小說親自改編的,故事發生在一次大戰,布羅拉得將軍向士兵下達了極其愚蠢的命令,為了掩蓋自己的錯誤,他以叛國和臨陣脫逃罪將三個士兵送上法庭,做自己的替罪羊。
庫布里克修改了電影劇本初稿的大團圓結局,將三個士兵的命運設定為被最終處決,使戰爭的荒謬和個人的無力感充斥全
片,大大加強了電影的反戰意念。《光榮之路》是庫布里克第一次指導科克-道格拉斯這樣的好萊塢一流明星演出,并且向影評界證明他能使每位演員充分刻劃好人物性格。這部對軍隊政治作出尖銳控訴的電影杰作公映后,電影界不僅認定庫布里克是最有前途的新獨立制片導演之一,還發現他具有相當的“票房潛力”。
‖《斯巴達克思》(Spartacus,1960)
又譯:風云群英會、萬夫莫敵
1960年,庫布里克受科克-道格拉斯的邀請,接替安東尼-曼恩擔任《斯巴達克思》的導演之職,這也是我們最早在內陸影院里欣賞到的庫布里克作品。
本片是根據霍華得-伐斯特的小說而改編,講述的是眾所周知的歷史事件———色累司人格斗士斯巴達克思帶領自己的奴隸伙伴們起義反抗羅馬帝國的故事。這是一部耗資1億2千萬美元、動用上萬人攝制而成的規模宏大的史詩電影。庫布里克運用他獨特的電影語言,向觀眾展示了人為自由而展開的英勇不懈的斗爭。
電影獲得了當年度6項奧斯卡提名,并最終獲得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男配角(彼得-阿斯提諾夫),以及同年的金球獎最佳情節片獎。盡管如此,由于庫布里克未能全面掌控該片的劇本、剪輯、制作大權,影片完成后庫布里克本人很不滿意,并且拒絕承認這是他的作品。在以后的導演生涯中,庫布里克再也沒有放棄制片人的職位。
1992年,在庫布里克和斯皮爾伯格的協助下,耗資近100萬美元,修復了《斯巴達克思》原版本在上映時被刪掉的那近5分鐘的膠片,并重新錄音、添加配樂,使該片更加完善。
‖《洛麗塔》(Lolita,1962)
又譯:一樹梨花壓海棠
影片根據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同名小說改編,庫布里克利用他獨有的黑色幽默和對小說的深刻理解,試圖探討一個關于欲望的混亂與迷惑的主題。故事講述了一個中年男子亨勃特與未成年少女洛麗塔之間的奸情。電影通過亨勃特的自述觀點,去理解這段不倫之戀如何由開始的挑情,慢慢步入一種無法自拔的沉溺。
庫布里克在不違反審查委員會標準的原則下,盡可能地忠于原著。而其中對審查委員會的一個重要妥協就是電影中的洛麗塔的年齡要比小說的12歲大。此片在當時社會及道德界引起很大的反應,因為內容涉
及后父與繼女的戀情以及誘拐未成年少女,這對20世紀60年代的觀眾來說很難接受。
雖然片中的直接性愛鏡頭沒有,但鏡頭卻使人想象豐富,例如洛麗塔喜歡坐在亨勃特膝上談話等(在新版中也再次出現)。
‖《奇愛博士》(Dr.Strangelove Or: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1963)
又譯:密碼114
這部黑白片全名為《奇愛博士或我是怎樣學會不再擔心并愛上炸彈的》,是庫布里克“未來三部曲”的第一部(其后兩部為《2001漫游太空》和《發條橘子》)。該片根據彼得-喬治的小說《緊急警報》改編。
影片背景為冷戰時期,描寫了一場由于人類社會根本缺陷而引起的毀滅性災難,對人類制造核恐怖的技術力量和可能性進行了無情嘲諷。
這是一部揭露人類對核武器的無用耗費,卻導致自己無法收拾殘局的經典黑色喜劇。庫布里克為了闡述“真實,也是人類避免不了”的反戰爭理念,與編劇泰瑞在影片中虛構了“核戰爭狂博士”這個人物作為主角,并請來了曾在首部007電影《NO博士》中有過出色表現的肯-亞當來完成電影中所需的機械設定。肯-亞當僅憑著相關照片、文章和科學雜志,就成功地再現了B52炸彈的內部構造。影片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同時被“紐約影評人協會”選為1964年十大佳片之一,紐約評論界也因為這部影片而稱庫布里克為最優秀的導演。
‖《2001太空漫游》(2001:SpaceOdyssey,1968)
影片根據阿瑟-克拉克的短篇小說《哨兵》改編,被稱為“神話記錄片”。與蘇聯偉大導演塔爾科夫斯基在同一時期拍攝的《飛向太空》合稱為科幻電影的“雙瑰”。這部史詩般的巨作耗資1050萬美金,用了整整三年半時間籌制,所有205場特效場景皆由庫布里克設計、監制完成。影片在音樂和動作上結合完美,場景充滿想象力及未來感,即使在電腦特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它的前瞻性、技術性和藝術性也令人嘆為觀止,許多鏡頭和情節一直被好萊塢導演們抄襲至今。
庫布里克在片中并沒有拍攝外星人入侵地球等爛俗故事,而是時而回顧人類的過去,時而展望人類的未來,并且成功地表現了人類與機器之間永恒的依賴和爭斗。
《2001太空漫游》反映了庫布里克對科技文化危機的觸覺,并引發對“生命價值”這一永恒主題的深刻思考。
‖《發條橙》(AClockworkOrange,1971)
又譯:發條橘子
根據安東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說改編。電影透過一個無惡不作的青年在接受了一種行為心理醫學治療后,從此讓他不“能”再犯罪的經歷,來探討道德和行為的關系,教育和禁制的矛盾,人性善惡和社會法治等復雜問題。這部看似渲染暴力的電影,其實是庫布里克對社會、道德和人性的質疑,他在接受訪問時說:“本片是探討一個自由意志(FreeWill)的問題。”
而影片音樂和影像的“聲畫對位”更成為經典,很少有導演能在配樂上有如此的“神來之筆”。影片的反建制、反人性主題,以及露骨的性和暴力描繪,加上對當時社會的嘲諷,使影片一經推出就掀起軒然大波,然而也正是此片奠定了庫布里克諷刺電影大師的地位。此片得到1971年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獎,而庫布里克本人則贏得最佳導演獎。
‖《巴里-林頓》(BarryLyndon,1975)
又譯:亂世兒女
本片根據英國19世紀著名作家威廉-馬克佩斯-薩克雷的小說《巴里-林頓的回憶》改編。庫布里克在1972年首次讀到這部小說,隨即決定將它拍成電影。但是他并沒有將小說改編成一個完整的劇本,而只是寫下了一個故事梗概以指導他的電影。
影片講述了一個窮困潦倒的愛爾蘭青年為了成為18世紀的英國貴族,不擇手段在戰場和貴族的會客室里穿梭往來,利用賭博和決斗,最終得償所愿的故事。
庫布里克在拍攝中,為了營造一個真實的歷史氛圍,他只在真實的場景(而不是搭設的布景)上拍攝,而且只用自然光線和燭光拍攝。為了拍攝燭光,庫布里克甚至特意選用了一個用在天象儀上的特殊鏡頭。
本片投資巨大,場景極其華麗。電影在上映后,雖然獲得了美國影評人協會的高度評價,但票房以及大多數影評人的口碑都不是很好。
‖《閃靈》(TheShining,1980)
又譯:鬼店
這部根據美國恐怖小說家斯蒂芬-金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的影片,被許多金的書迷認為過于睿智,但是正是由于它的睿智,使得該片成為具有非凡心理攻勢的恐怖電影。
庫布里克帶著我們大家進行了一場顛簸離奇的旅行,進入了一個小說家杰克瘋狂的內心世界。一個患有幽閉癥的男人,常幻想會殺自己的老婆和兒子,但卻無法用理智解釋。兒子具有鬼眼,可以看到很多超自然界靈體。電影透過空蕩蕩的酒店通道,說明人置于被閉的種種異樣狀態。而模型中的迷宮和花園的迷宮的對照,更使人感到理性與非理性的亦幻亦真,那圍繞在酒店四周沉重怪誕的寂靜,使觀眾頗有患了恐怖癥般的迷惘悵然。
《閃靈》從微觀的角度表現了人如何面對心靈上的超自然力量,再次挑戰人類知識的界限,從而探討人的潛在魔性和幻想力。正如庫布里克回答采訪時所說:“世界最大的善和最大的惡都是來自人,但問題是人為了符合目的而無法分辨彼此的差異。”
影片著墨于人類面對迷宮的心理困惑,片中的封閉酒店和花園迷宮,正好是人類潛意識的象征。庫布里克幾乎動用了一切令觀眾產生恐懼的技術手段,比如超現實布景和低機位攝影手法,這些都令人過目難忘。該片被稱為是電影史上最具藝術氣質的恐怖片。
‖《全金屬外殼》(FULLMETALJACKET,1987)
又譯:金甲部隊、烈血焚城、超級防彈衣
根據古斯塔夫-哈斯伏特小說《短期服役》改編。《金甲部隊》是一部描述越戰士兵心理沖突的電影,這是繼《越戰獵鹿人》、《現代啟示錄》、《前進高棉》之后的越戰片杰作,此片證明了庫布里克不但可以拍攝任何類型的作品,而且可以再次創造票房的神話。它通過新兵訓練的過程刻劃了非理性的殺人狂如何殘酷虐待人的心靈,是一部內容和技巧俱佳的戰爭片。
影片分兩部分,上部分描寫一群原來生龍活虎的新兵,在一名魔鬼班長的引導下,訓練成了一群嗜殺的機器人,觀眾一直能感覺到戰斗逼近的緊張;后部分描寫男主角作為戰地記者赴戰場采訪巷戰經歷,越南女孩在危樓中伏擊美軍是該片的經典鏡頭。此片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緊閉眼睛》(EYESWIAESHUT,1997)
又譯:大開眼戒 / 大開眼界
根據辛斯勒小說《Traumnovelle》改編,《大開眼戒》是部講述人性猜忌的驚悚懸疑片。庫布里克在影片完成后期制作后突然去世,令其遺作備添神秘。
一場男女猜忌的游戲,其實是人性的寫照。片中的圖畫、音樂以及人物角色的曖昧指涉,使一個平凡的故事顯出大師的功力。自以為熟悉的身體,靈魂的出口卻完全不受控制,披上面具,去測試伴侶的極限。
庫布里克挪用所謂后陰謀論,超越地去涵蓋當代美國電影仍未存心敢去抵觸的性的思維,以心像和幻像去歸納出一個心性討論;影片的結尾與其說是一對夫婦間的坦白,不如體諒之為走出孤獨。
‖ Tips:
庫布里克從來沒有得到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和最佳劇本獎。《巴里林登》、《發條橙子》和《奇愛博士》曾經使他獲得過這三項提名。《太空奧德賽:2001》曾給他帶來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提名,《全金屬外殼》也曾使他得到最佳劇本提名,可是他得到的唯一的奧斯卡獎項卻是由《太空奧德賽:2001》獲得的最佳視覺效果獎。
做為一個完美主義者,庫布里克至少對他的兩部已公映的影片做過修改,它們分別是《太空奧德賽:2001》和《閃靈(Shining)》。
斯蒂芬.金非常不喜歡庫布里克對《閃靈》的改編。在1997年,他重新對《閃靈》進行了改寫并出了一套叢書。
在一系列類似影片《發條橘子》故事情節的案件發生以后,《發條橘子》在英國遭禁,至今禁令仍未解除。
本文資料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