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史源遠流長,在各朝代、各地域都有不同風格特色的建筑群體。人生如夢,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多少故事都被深深蘊刻在那些形態各異的古文化建筑之中,靜候著人們去探究發現。
[一] 桂林陽朔:古色古香的房屋建筑
地理位置:位于桂林市南面65公里。
必去理由:陽朔位始建于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是一座有1400多年歷史的漓江邊最美的城鎮,媲美桂林,游人如云。不到一公里的陽朔西街,位于縣城中心,大理石路面,呈彎曲的S形,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濃厚。在這古老的石板街上有眾多的工藝品店、書畫店、旅館、咖啡廳、酒巴,這里也是洋人聚集最多的地方,其中外國人在此開店就有20多家,被稱為洋人街,也叫西街。
點評:陽朔不僅田園風光如詩如畫,文化遺產也十分豐富,古建筑、古橋梁、名人紀念地摩崖石刻等,點綴于山水間。
[二] 諸葛八卦村:“八陣圖”樣式的古民居
地理位置:位于蘭浙江省蘭溪市西南20公里處。
必去理由:諸葛八卦村,原名高隆村,是迄今發現的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筑格局按“八陣圖”樣式布列,且保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是國內僅有、舉世無雙的古文化村落。該村地形中間低平,四周漸高,形成一口池塘。池是諸葛八卦村的核心所在,也是布列“八陣圖”的基點。
點評:諸葛鎮布局奇特,村貌奇美,徜徉在街道上,那古香古色的建筑風格,讓人得到極佳的審美享受。
[三] 蘇州拙政園:中國園林之母
地理位置: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
必去理由:拙政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拙政園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點是以水為主,水面廣闊,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為中心,樓閣軒榭建在池的周圍,其間有漏窗、回廊相連,園內的山石、古木、綠竹、花卉,構成了一幅幽遠寧靜的畫面,代表了明代園林建筑風格。拙政園的建園藝術以水見長,自然典雅,庭院錯落,花木為勝,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滿詩情畫意,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
點評:整個園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產生不同的藝術情趣,如春日繁花麗日,夏日蕉廊,秋日紅蓼蘆塘,冬日梅影雪月,無不四時宜人,創造出處處有情,面面生詩,含蓄曲折,余味無盡,不愧為江南園林的典型代表。
[四] 山西喬家堡:清代北方民居
地理位置:位于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東觀鎮僅2公里。
必去理由:喬家大院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國著名的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貴發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以后曾有兩次增修,一次擴建,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努力,于民國初年建成一座宏偉的建筑群體,并集中體現了我國清代北方民居的獨特風格。喬家大院為全封閉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建筑面積4175平方米,分6個大院,20個小院,313間房屋。大院三面臨街,不與周圍民居相連。外圍是封閉的磚墻,高10米有余,上層是女墻式的垛口,還有更樓,眺閣點綴其間,顯得氣勢宏偉,威嚴高大。
點評:綜觀全院布局嚴謹,設計精巧,俯視成“囍”字形,建筑考究,磚瓦磨合,精工細做,斗拱飛檐,彩飾金裝,磚石木雕,工藝精湛,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藝水平,被專家學者譽之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名揚三晉,譽滿海內外。
[五] 浙江烏鎮:如詩如畫的煙雨江南
地理位置:地處浙江桐鄉市北端,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吳江縣。
必去理由:烏鎮是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是一個具有一千三百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和中國魅力名鎮之一,烏鎮—中國江南的封面。浙江烏鎮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形成水陸相鄰、河街平行的雙棋盤式格局。現存有大量明清建筑,全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古色古香,水鎮一體,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舊木屋,還有清清湖水的氣息,仿佛都在提示著一種情致,一種氛圍。獨特的民俗風情、原生態的自然風光、千年積淀的歷史文化、綿延不絕的人文精神。
點評:這個小家碧玉般靜謐的江南小鎮,沒有周莊的名氣,只有寧靜、安詳和讓人感動的滄桑。白墻、青瓦、木隔扇、石板路、烏篷船、木雕、水閣、茶館、深弄水巷,會把你帶入一個如詩如畫的煙雨江南……
[六] 江蘇同里:詩情畫意的水鄉古鎮
地理位置:位于江蘇吳江市東北,距上海80千米,距蘇州20千米。
必去理由:同里鎮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典型水鄉風格的古鎮。同里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里”。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里”。同里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圩),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它以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贏得“東方小威尼斯”的美譽。尤其是不能錯過體驗這古意而純樸的小鎮風情:粉墻黛瓦、臨水小閣、細水輕淌、街巷幽長,老宅里老人閑座品茗、水埠上姑嫂浣洗笑語,這濃郁的江南鄉土氣息,一定會讓您全情、忘我地融入其中。
點評:從踏進同里古鎮的那一刻開始,您的旅程已注定充滿詩情畫意了。同里是一座幽雅恬靜的居住型江南古鎮,既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景致,又有“東方小威尼斯”的人文情調。這里古典園林、名人故居、小橋流水、老街深巷隨處可見,每一寸土地都散發著濃郁的江南氣息,只等你來細細品味。
[七] 西遞宏村:中國畫里的鄉村
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黟縣境內的黃山風景區
必去理由:西遞、宏村兩處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傳統風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兩座古村落。西遞村坐落于黃山南麓,距黃山風景區僅40公里,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稱,歷經數百年社會的動蕩,風雨的侵襲,雖半數以上的古民居、祠堂、書院、牌坊已毀,但仍保留下數百幢古民居,從整體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宏村位于黟縣城西北角,距黟縣縣城11公里。古宏村人獨出機抒開“仿生學”之先河,規劃并建造了堪稱中華一絕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統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奮蹄的大水牛,成為當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觀。
驢友點評:西遞宏村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態、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內涵而聞名天下,被譽為“中國畫里鄉村”。
[八] 福建泰寧:最完整的明代民居
地理位置:位于中國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尚書街
必去理由:泰寧古城是一座古樸淡雅的魅力古城,因城內保存完整的古代民居精品建筑而屢屢成為古裝電視劇的外景拍攝地。泰寧曾有“隔河兩狀元、一門四進士、一巷九舉人”之說。因此,泰寧城內建有一批各朝代的府第、宗祠。最著名的是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尚書第古建筑群,是江南最典型、最完整的古代民居精品建筑群落之一。尚書第建筑群由尚書第和世德堂兩組民居建筑組成,是明代天啟年間兵部尚書李春燁的府第,建于萬歷末年至天啟年間。整體建筑坐西朝東,南北長80余米,東西寬50余米,共有五幢院落,俗稱五福堂,每個院落均為三進。世德堂為陳氏民居,六幢并列,占地6000與平方米,為明代早、中期建筑。其旁尚有李氏宗祠、梁氏民居、江氏民居等清代建筑。
點評:如果你要感受泰寧古城的歷史脈搏,不妨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上轉一轉。漫步在古城的小街深巷,流連在古橋河畔,濃郁的閩越古俗、明清風韻迎面而來,幽深的廊道廳堂張顯著皇朝遺風,路旁石沿古井伴隨著動人的故事源遠流長。
[九] 永嘉芙蓉村:鄉土古建筑的縮影
地理位置:位于浙江省永嘉縣境內楠溪江的中心景區巖頭鎮的南面。
必去理由:芙蓉村鄉土建筑是中國建筑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楠溪江古村落群是中國鄉土建筑文化中最為突出、最為綜合的代表,而芙蓉村又是楠溪江古村落群的一個縮影。因而芙蓉村在中國建筑史、規劃史研究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芙蓉村有大小宗祠共18座,其中規模最大、最為氣派的宗祠就是陳氏大宗祠。它坐落在東門內如意街的北側,陳氏大宗祠是禮制建筑,因而格局嚴謹,形制完備;是芙蓉古村建筑中的精華之一。
點評:芙蓉池處于村的中心地帶,也是七星八斗中最大、最重要的一個斗,每到晴天的傍晚,芙蓉峰的倒影就會出現在水池中央,宛如一朵粉紅色的芙蓉花,分外美麗。
[十] 安徽許村:傍山依水的古老村落
地理位置:坐落于安徽省歙縣縣城西北20公里處許村鎮。
必去理由:許村的傳統民居、祠堂主要以木結構為主,建筑外墻為空斗磚墻砌筑,牌坊、橋梁等公共建筑則以石料為主。既有石牌坊6座、磚門坊3座、亭閣1座、廊橋1座、祠堂、民居多座。他們在功能設計、平面布局、磚、牧、石雕飾、題匾碑刻等方面,反映著當地的經濟狀況、社會習俗及建筑審美觀,具有獨特的研究價值和欣賞價值。許村的村落布局和原有水系,也是許村文化遺產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許村村落的選址采用了中國傳統的“風水”理論,整個村落三面丘陵環抱,西溪和方溪在高陽橋前匯成富資河,逶迤南向,整個村落傍山依水,風貌極佳,體現了風水理論中“共生、共存、共榮、共樂”四大基本特征。同時,天然水系分布和村落布局,仍存留著古人選址時所作“臨水而建、雙龍戲珠、倒水葫蘆”的基本風水態勢。
點評:蒼翠蓊蔚的林中,縱橫奔流的石澗,連綿百里的茶坡,布局精巧的村莊,籠罩在煙霧當中,頗有進入了桃花源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