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喬伊斯——藝術精神的復興之路
——評《青年藝術家的肖像》
“喬伊斯頭腦的奇異的特征表明,他的作品是屬于冷血動物的,更具體的說,是屬于蠕蟲家族的,如果蠕蟲也能被賦予文學才能的話,它們將會因為缺乏大腦而以富于同感性的神經系統來寫作。”
——榮格《尤利西斯的一段獨白》
“每種生活包含了許多的日子,日復一日。我們從自己中間走過,遇見強盜、幽靈、巨人、老人、青年、妻子、寡婦和朋友,然而我們總是遇見自己本身。”
——詹姆斯.喬伊斯《斯蒂芬英雄》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評判喬伊斯,一切都將變的艱難。在某些方面,他是西方文明世界的最后一位古典主義者,他繼承了莎士比亞無與倫比的才華,他的精神歷程無疑將最終回復古希臘最光輝的傳統,在他那里,所有的小說都遵循著最偉大的理念——人類整體精神的衰敗和覺醒,藝術是人生命中最深邃和華麗的部分,而喬伊斯,無疑是這個時代最為杰出的藝術家。
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偉大的反叛者和創造者,他一生的流浪道路,他在藝術中從不妥協的精神,以及他的作品制造出的,即使杰出的作家也會感到恐懼的晦澀,這一切又都將他推到現代主義的門檻之前,他即是古典的終結者,又是新時代的第一位預言者,榮格從喬伊斯的文章中發現的是令人作嘔的、沒完沒了的現代人的悲觀主義,他稱他的《尤利西斯》是“那些白種人的圣經”,但從另一方面講,喬伊斯的作品確實也是整個時代精神的內在體現,他所呈現的世界是荒涼而無望的,但藝術卻是他小說中的唯一拯救之光。在這兒,他回應了尼采的召喚,將酒神這不朽的頌歌有一次推向了靈魂的頂峰。
喬伊斯在流亡中獲取自信,與他的生活相比,他藝術的輝煌照亮的不僅僅是一個世紀,在和不朽的爭斗中,他從一開始就保持著難以置信的優雅,他完成《都柏林人》時剛剛二十四歲,這已為他打開了通往不朽的道路,他最杰出的《尤利西斯》為他帶來了一切,高爾斯華綏在那個時代說,“喬伊斯代替了上帝”,毫無疑問,他的藝術統治了哪個時代,而他的小說帶來的震撼和回響,將永為人類所保存。
在他的所有作品中,《青年藝術家的肖像》占據著奇怪的位置,在這本小說之中,喬伊斯早期古典的寫實主義傾向仍是那么明顯,對世界的描述常常顯出詩意的、傷感的印象,愛爾蘭人衰敗的精神世界被赤裸裸的呈現于眼前,這些都促使了青年喬伊斯的覺醒。而另一方面,喬伊斯已經開始放棄歐洲傳統小說的寫作技法,精神頓悟,早期的意識流,內外聚焦的寫作手法,這一切都孕育在小說內部,漸漸走向成熟。
《肖像》講述的是青年藝術家的精神覺醒,在小說開始階段,喬伊斯運用兒童似的語言來呈現兒童眼中的世界,迪達勒斯(小說主人公)身旁的世界好像一直被某種潮濕黑暗的力量所包圍,在其中不時滲透出死亡的氣味。整個愛爾蘭民族的衰落,伴隨喬伊斯家庭的衰敗一同展開,宗教給了迪達勒斯最初的信仰,然而宗教所帶來的精神壓抑,宗教對于自由的巨大的危害,這一切都和少年迪達勒斯的性情不符。他的本性崇尚自由,熱愛生活,他對于世界充滿了狂熱的激情,他不滿足于表面淺薄的信仰,然而宗教要求的確實絕對的信任,“我不是理解了再信仰,而是信仰了才理解”,宗教的世界和藝術精神是存在著根本矛盾的,然而宗教,卻為懦弱的人們找到了某種歸宿,那是靈魂的安寧。
少年迪達勒斯就已發現了這一切,精神的痛苦,生活的無意義,所有的東西都浮現于他的大腦之中,他需要來信仰支持自我,繼續生活。同時他已經對這所有人都俯首聽命的上帝產生了巨大的懷疑,不存在的上帝無法讓他的精神逃離痛苦和虛無的枷鎖,但上帝為人類制造的地獄深深的植于他的內心深處,地獄——無窮無盡的黑暗和恐怖的世界,他在掙扎著,這恐懼緊緊的將他抓在手中,折磨他,威脅他,要他放棄對自由的熱愛,信任那種荒誕而溫情的天堂,他失眠,絕望,所有的句子都如同詩歌在鳴響跳躍。藝術向他展開了美妙的畫卷,生活的光明和陰影在向他招手,他靈魂中奇異的激情時時出現,閃爍明亮而憂郁的光芒,他繼續生活著,逐漸走向成熟。
宗教的苦悶還在他內心的深處滾動,這宗教,同時也包含著整個愛爾蘭民族漸漸衰微的信仰、病態的精神特征一起呈現于他眼前,矗立在這些悲觀、勢力的人群中間,他感到的是不能排解的壓抑,藝術的創造精神——好似逼迫著他去做些什么,但他仍然不知道未來的道路將如何行走,然而藝術,已開始代替信仰,給了他新的生活。
在這最為漆黑的時刻,他一個人步向海邊,徘徊,思索,幻想著,這時他眼前忽然出現一個陌生的景象,瞬間讓他發現了整個生命的含義,喬伊斯稱這剎那間的靈魂噴涌為精神頓悟,在《斯蒂芬英雄》中,他寫到:
“他認為精神頓悟是一種突然的精神顯靈,他往往通過某種粗俗的語言,或動作,或頭腦本身的異常的意識活動得以實現。他認為作家要非常仔細的記錄這些精神頓悟,因為他們是最微妙的,最短暫的時刻。”
在這一刻,青年迪達勒斯終于看見了未來生活的全部道路,那向他昭示著的流亡、藝術以及不朽的前程,喬伊斯寫到:
“她的形象永遠滲透入他的心靈中……她的眼神在感召他,他的靈魂顫動,頓時恍然大悟:要生活,不管犯錯誤或摔到,總會勝利。要從生活中重新創造生活!野性的仙女在他面前顯身了,他洋溢著凡人的青春和美……向前,向前,向前!”
生活,全部的藝術和信仰,生活——真正的自由,在生活中重新創造生活,這最為真實的世界,比圣經和啟示錄更加可靠的存在,生活,只有生活才是所有的一切,他覺醒了,放棄了全部的虛偽的價值,離開了愛爾蘭堅實溫暖的土地,踏上了流離崎嶇的道路,那是藝術家所必須的苦難,但那真正偉大而美妙的世界,只屬于這些敢于深入到黑暗深處去探求不朽的人們,只有他們才真正體驗過生活。黑塞曾經寫到,“不認識黑暗的人 /決不能被稱為明智之士”,然而黑暗不是終點,它僅僅是生活的起點,藝術——創造之路,它重新將人帶向奇妙而苦難的世界,那唯一美妙的世界,讓人去體驗這真實而明亮的生活。
是的,正像喬伊斯的精神導師易卜生說過的,“All or Nothing”,他經歷了所有的虛無,也贏來了全部的輝煌,藝術——讓他走上流亡之路,藝術——帶給他信仰以及自由,他宣告了舊時代的滅亡,展示了通往未來的藝術與生活的不朽的道路。
來源:豆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