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申萬宏源
14年三季度末,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23萬億元,中國農村貸款余額18.9 萬億元,同比增速均在13%。但在規模化程度上升,合作社等新經營主體崛起等形勢下,現有的農業金融體系已嚴重滯后。
另外,由于經濟不發達,農業從業者的收支也極度不穩定,再加上傳統農業金融服務體系上的缺失,影響了企業投身農業金融的積極性,也限制了農業從業者獲得金融資金及服務的機會。因此,以往的農業金融服務體系需要擴大、創新。
銀監會發布的最新通知,恰是從政策的角度來引起關注。
農業金融服務植根農村,服務于農民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農業從業者(農民、企業)投融資需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中國農業體量大,基礎差,加上農業生產的季節性特征,為農業金融服務市場創造了巨大的空間。
農業生產具有較強的季節性,農民及農資經銷商在農忙時需要資金購置/分銷農資,在收獲后則有閑錢可進行投資,給農業金融服務的發展創造了空間。
規模化經營主體崛起為農業金融服務提出新要求。以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等為核心的農業規模化經營主體使傳統的農業金融服務向B端發展,同時也催生了新的盈利模式。如:農機融資租賃服務、眾籌等。
農村土地改革為農業金融服務創造新市場。2014年國務院一號文件《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在農戶自愿的情況下,加快土地確權的推進,通過土地流轉,推進生產資源向規模化經營主體轉移,鼓勵農業適度規模化經營,培育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等新經營主體”。自2014年以來,相關政策不斷推出,將土地承包權、經營權賦予資產的權能,并在東北、安徽等地試點土地承包權、經營權抵押貸款和土地信托,為農業金融服務創造了全新的市場。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資產化解決了此前因缺乏抵押擔保而使得農村獲得的金融支持無法與農村規模化經營的現狀相匹配的問題,根據農業部專家估算,土地流轉潛在需要的資金借貸規模上萬億元。
一方面,農業生產具有較強的季節性,但征信體系的缺失成為重要障礙。農資企業通過日常服務,利用信息及互聯網技術可監控農民資金情況和還貸情況,幫助企業積累農民誠信“大數據”,打破了障礙,并使公司與農民、經銷商的需求低成本的無縫對接;另一方面,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交易此生的信貸需求或達到萬億規模。政策解決了農民貸款抵押物的問題,同時,壯大中的農業合作社為農民資信體系的建立創造了基礎,還可對抵押進行擔保,降低風險。
新希望(000876):前兩年,公司的重心在結構調整、業務整合、機制梳理等方面,目前業務布局基本到位、人員調整基本落實,同時將結合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手段,改造并升級現有業務模塊——結合互聯網,推廣農業互聯網金融(小貸、供應鏈金融、農民/經銷商P2P),并設立創新中心布局消費互聯網產業,與現有業務形成互動和促進。
大北農(002385):依托互聯網顛覆傳統業態,鑄就農牧霸主地位。以智農通APP/ 智農網為核心,大北農依托豬管網(即時服務)、智農商城(電商)、農信網(金融)三大平臺,為農民提供一站式服務。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大北農正從傳統的飼料、動保、種子生產商轉型成為一家高科技和類金融的現代農業綜合服務商。利用自身在行業的品牌、團隊、渠道、資金優勢,在傳統的農牧業基礎上培植一個依托于互聯網的新商業模式,最終徹底改造升級并做大做強大北農的傳統業務,并有望將上述模式在整個養殖、種植領域推廣。在這一過程中,農信網(金融業務)將是公司服務產生效益的最好出口。
康達爾(000048):土地流轉開拓金融服務新市場,農村金融業務開創公司發展新格局。14年11月,公司通過收購并控股及時雨小額貸款公司(已改名“豐收貸”),并與其共同出資成立黑龍江省康達爾農業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暫定名),正式進軍農業金融領域。公司利用政策紅利,通過互聯網手段,創造農業金融新格局。在培養業績新增長點的同時,公司也將以金融手段反向推動飼料、都市農業等現有業務協同發展。
輝豐股份(002496):公司持股50%并與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主導組建的:農一網已于2014年11 月正式運行,農一網以農藥為切入口,初期打造以農藥為主電商平臺,與上游知名農藥企業合作,設置農藥商城、旗艦店、 原料及精細化工、植保專家、農一論劍五個模塊,通過線上購買,線下配 送、提供技術服務的模式進行運作。農一網逐步步入正軌,其它的農資(化肥、種子、農機)等也有望加入,公司也成立了小貸公司,初期主要為客戶提供基礎金融服務,但隨著公司通過農一網平臺,對核心競爭力數據掌控進一步加強,將進一步享受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