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院落重簾暮,彩筆閑來題繡戶。
墻頭丹杏雨余花,門外綠楊風后絮。
朝云信斷知何處?應作襄王春夢去。
紫騮認得舊游蹤,嘶過畫橋東畔路。
——晏幾道
━
┃ 春 ┃
“春”,在《說文解字》中是艸、屯、日組合,為“萅”。日指陽氣,它在下“推陰而上”,艸、屯、日的關系是,陰陽相推,使草木繁盛。中間的“屯”是草木出地的象形,聯系《周易》屯卦的意思,又是“剛柔始交而難生”。此字形到漢隸,才借“三生萬物”意,簡化為“春”。
┃ 杏花煙雨 ┃
杏花先開于桃李,杏腮輕粉日催紅,池面綠羅風卷皺,春色便都被喚醒,杏花煙雨因此是最美的意境。
┃ 桃之夭夭 ┃
“深紅淺白,無言忽笑,斗盡鉛華半無力。煙臉嫩霧鬟斜,腸斷東風客。燕子欲來還去,滿地愁狼藉。芳姿難得,韶光一片,囑付東君再三惜。”春色無限,源自桃花招搖。桃李稱為群芳領袖,而桃之夭夭,美在嬌羞嫵媚,嬌紅中自有風情萬種,春光無限由她招搖而來。
┃ 春筍花前按銀箏 ┃
“春筍方解籜,弱柳向低風。相思將安寄,悵望南飛鴻。”竹筍一年四季皆有,惟春筍、冬筍味道最佳。
┃ 菜甲生 ┃
白居易當年詩:“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街頭一字行。”初生葉芽稱“菜甲”,“綠擺楊枝嫩,紅挑菜甲香”。
┃ 臨水觀魚 ┃
春暖冰消,綠柳低垂,池內錦鯉萬尾,魚游戲水,五色斑斕。正是“錦鱗伴碧草,水面做文章。”
┃ 花朝 ┃
農歷二月十二花朝月夜,“水引春心蕩,花牽醉眼迷。”農歷二月因此也稱為“媒月”與“婚月”,其名稱出自《詩經。鄭風》的“野有蔓草,零露慱(露水濕而稠)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
花朝月夜的“花朝”,有二月十五與十二兩種說法,十二因緣,更貼近花意。梁元帝詩:“昆明夜月光如練,上林朝花色如霰。花朝月夜動春心,誰忍相思不相見。”練如飄拂素絹,霰若飄飛紅雨,十二夜月稱為“天亮月”。月夕花朝,自有憐才深意。
┃ 釀梨花 ┃
杭州舊俗,梨花成熟時,采下釀酒,稱“梨花春”。
┃ 春水 ┃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已添無數鳥,爭浴故相喧。
——杜甫
┃ 春分 ┃
文/朱偉 插圖/王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