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10個讓最杰出的科學家頭疼的太陽系奧秘

雖然我們已經在往期講述了太陽系中的一些神秘事物, 但今天我們帶來的是令最好的科學家都頭疼的更加詭秘的視聽盛宴。它們中至少一個已經激起了陰謀論, 但這還只是樂趣的一部分。



10. 太空里的神秘“聲音”




以上錄像(注:無法放youtube視頻,所以放了一張圖)向我們展示了五種來自太空的“神秘”聲音,其中三種被證實來源于太陽系。這些聲音實際上都是無線電波或等離子體波,經轉化后才能被人類聽到。


首先我們聽到的怪異聲音是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探測器于2002年四月探測到的來自土星兩極的無線電輻射,其頻率與時間的變化與土星極光的活動相契合。 這一點與我們地球上南北極光的無線電輻射相類似。 科學家們認為這些復雜的升降波調是由游走于土星兩極附近磁場線間的許多小型輻射源造成的,但陰謀論者則認為這些聲音像是外星人在說話。


隨后我們聽到的是美國宇航局旅行者一號進入星際空間(如果不算奧爾特云的話)時發出的聲音。旅行者一號是所有來自地球的航天器之中航行距離最遠的一個。稠密的等離子云(離子化氣體)與一次太陽爆發產生的沖擊波相撞產生振聲, 那奇怪的聲響直到三十五年后才被人們聽見。


我們聽到的第三個聲音是由羅塞達號于2014年8月記錄下的來自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木琴聲”。根據歐洲太空總署發布的一篇博文,科學家們認為這個聲音源于“彗星周圍磁場的振蕩”。“為了讓人能聽見這個聲音, 它的頻率被放大了將近一萬倍。” 這些振蕩究竟是如何產生聲音的呢?這即便在當下仍是一個謎。


隨后我們聽到的是被旅行者號記錄下的木星上閃電發出的口哨聲(電磁“哨聲”輻射)。當閃電放射出的波與木星上空的等離子體碰撞時, 頻率較高的波在木星磁場中的移動要快于頻率較低的波。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能聽到這超自然的口哨聲。它們聽起來就像是電視劇《星際迷航》“競技場”一集中戈恩人的武器攻擊“企業號”先遣登陸部隊時所發出的聲響。


最后我們聽到的是聯星系GRS 1915+105(譯者注: 又稱天鷹座V1487,它是由一顆正規恒星和黑洞組成的X射線聯星系,于1992年8月15日被監視全天的Granat發現。)中的一個進食黑洞發出的“心跳”聲。 它于1996年由美國宇航局羅西X射線計時探測器記錄下來,并在麻省理工學院中被科學家們轉化成了聲音。 美國宇航局于2003年又記錄下了位于恒星黑洞系統 IGR J17091-3624中的一個黑洞的“心跳聲”。



9. 地球周圍的隱蔽磁入口




如果你對科幻小說里的蟲洞——連接外太空中相距甚遠的兩處的一條隧道捷徑——這一概念熟悉的話,你就能明白什么是磁入口了。 與蟲洞不同的是, 磁入口是真真切切地存在的。 它們隱藏在地球四周,每日開開合合數十次。 此外,它們既不穩定也不可見,通常只能存在很短的一段時間。 從我們發現它們至今這段短暫的時間里,它們始終難以捉摸,不過這一局面可能正在改變。


地球被一層磁氣圈環繞著。這是一個由地球熔核產生的不可見磁場。在上層大氣中, 地球與太陽之間的磁力線時而交匯到一處, 從而形成了X點, 也就是這些隱匿的磁入口的起點。 每個磁入口都能形成一條延綿不斷的、長達1.5億公里(9千萬英里)的通道, 從地球的大氣層直達太陽的大氣層。因此,如果磁入口的存在時間足夠長的話,大量的太陽粒子就可以快速涌入地球的磁氣場。每當這種情況發生時, 涌入的太陽粒子就會引起地磁風暴, 可能導致極光的產生和地球上輸電電網的中斷。


等離子體物理學家杰克·斯卡德發現,我們或許有能力預測X點出現的時間和方位。 “我們已經找到了五組磁場與高能電子測算方法的簡單組合, 它們將向我們揭示何時會遇上一個X點或一個電子擴散區域,”斯卡德說。“如果操作得當, 單是一架攜帶合適裝備的航天器便能完成這些勘測。”


美國宇航局于2015年初開始實施磁層多尺度測量計劃,去搜尋這些磁入口并收集更多它們的相關信息。



8. 暗閃電




雖然幾率不大, 但你可能已經被暗閃電——以及它的反物質束——擊中過,卻對此全然不知。


暗閃電也被稱作“陸地伽馬射線閃光”。 雷暴雨不僅能以肉眼可見的閃電這一形式產生電流——它們還能通過無聲的、幾乎不可見的暗閃電形式產生強大的輻射閃爍。 伽馬射線的放射通常與核爆炸、超大質量黑洞以及超新星有關, 因此從雷暴雨中發現這些輻射著實出乎人們的意料。


當可見閃電在云與云之間或云與地面之間以“道”的形式移動時(譯者注: bolt在物理上的含義是道。 可見閃電的能量釋放形式往往是線型的,所以人們常說“一道閃電”。),暗閃電卻會朝著空中各個方向迅速消散, 包括進入商用飛機的飛行領空。 如果你經常搭乘飛機, 那么你遭受的輻射可能超乎你的想象。此外,我們還知道暗閃電會讓整個空間充滿正電子--與電子相對應的反物質


科學家們認為,人的身體被暗閃電擊中一次所承受的輻射量大致相當于做一次CT掃描, 但他們對此并不確定。 如果你一次或累計受到的輻射量足夠大, 你的身體可能會因暗閃電而受到損傷,但暗閃電造成的傷害還不至于像被肉眼可見的閃電擊中時受到的傷害那樣顯而易見。


被暗閃電攻擊的幾率是很小的,因為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們會試圖避免飛機在雷暴中穿行。 “輻射量似乎從未達到真正危險的程度,” 物理學家約瑟夫·德威爾說,“人們無需對暗閃電帶來的輻射感到害怕。 它也不是避免乘坐飛行工具的理由。 我對和孩子們一起搭乘飛機完全不會感到擔心。 ”


有關暗閃電,還有很多事是我們所不了解的。 雖然我們相信雷暴天里,高能電子與空氣分子的撞擊會產生暗閃電, 但對暗閃電與可見閃電之間有怎樣的聯系卻又一知半解。 另外,我們無法確定暗閃電出現的頻率, 又或者到底有沒有人曾被它擊中過。



7. 谷神星上的神秘亮點




先前我們曾提及,位于矮行星谷神星表面的一個亮點“特征點五號”, 可能是一座低溫火山——一座標志著可能存在的地下海洋的噴水火山。 而現在, 從美國宇航局黎明號飛船傳回的最新照片為這一疑云更添了一絲神秘色彩。


首先,我們看到位于谷神星表面的另外一個亮點,被稱為“特征點一號”。 這兩個亮點在熱成像圖中看起來是不同的。 特征點一號在紅外圖像中是一塊黑斑, 這意味著它的溫度比周圍地區的溫度要低。 特征點五號卻并沒有在熱成像圖中有所顯示, 因而它的溫度與周遭的溫度持平。 我們還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這也許是因為構成兩處亮點的材質不同, 又或者它們周圍地表存在差異。


新一輪圖像資料的出現讓整個問題顯得愈發迷霧重重。我們發現這兩處亮點事實上是由幾個大小各異的獨立亮點向中央聚集而成的亮點群, 而不單單只是兩個亮點,其中最亮的亮點位于一個大約90公里(55英里)寬的環形山中。


“這樣的亮點布局使谷神星成為我們至今為止見到過的太陽系天體中最為獨特的一個,” 負責黎明計劃的克里斯托弗·拉塞爾這樣說道,“我們的科學團隊正在努力研究這些亮點的來源。水冰反射是我心目中最有可能的答案, 但團隊還在考慮其他可能性, 例如鹽。


除此之外, 谷神星上并沒有我們期望看到的那種大型表面環形山。 “ 當我們將(谷神星上的)環形山與我們在(原行星)灶神星上看到的環形山放在一起比較大小時, 就會發現谷神星上少了些理應存在的更大的環形山,”拉塞爾說。 “我們需要更為深入地了解這件事。”


不過, 谷神星表面山體崩塌與地表徑流等活動的痕跡比灶神星要多。谷神星上還有一座正從相對平坦的表面上拔地而起的峻嶺。



6. “莫名其妙”的水星




四年間, 美國宇航局信使號水星探測儀繞著水星航行, 向我們傳回水星上如巨型階梯般的皺脊(也被稱作“斷層崖”)的圖像。 這些斷層崖中最大的長度超過1000米(600英里),高度則要達到3000米(1萬英尺)以上。


斷層崖是行星上的巖石在地殼發生破裂時,受到擠壓后形成的。 就水星而言, 在水星的熔巖型內核向固體內核轉化的過程中,整個行星的直徑縮短了近14公里(9英里),從而形成了水星表面“皺褶”。許多科學家認為斷層崖即表面“皺褶”。即便如此, 這些斷層崖看起來還是不大對勁。 如果斷層崖是由于水星縮小而形成的, 那么它們應該均勻地分布在水星表面。 但事實并非如此。 大部分的斷層崖沿著水星兩側南北向的兩條寬闊地帶分布。另外, 水星北半球上分布的斷層崖數量只有南半球上的一半。


但這還不是水星唯一令人稱奇的地方。它離太陽也太遠了。


科學家們在研究了美國宇航局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傳送回來的數據后發現,只有一個太陽系與人類所處的太陽系相類似。 實際上, 許多恒星都被密集排列的內行星系統(STIPs)所環繞。 隨著時間的推移, 這些內部行星間相互的碰撞導致只有少量的行星能夠幸存下來。 如果科學家們建模正確的話,我們的太陽系在早些時候除水星以外至多還有四個行星在金星軌道的內部繞日運動。 所有碰撞結束以后, 水星是唯一幸存下來的行星。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水星上含有太多的重元素,而輕元素卻略顯不足。 與其他天體的碰撞可能剝去了水星較輕的外殼, 從而使得密度較大的地層暴露在外。 這或許還能解釋為什么我們的太陽系模型表明,過多的繞日運行物質最終卻只形成了一顆如水星般緊靠太陽行星。


“如果每一顆恒星都曾經被STIPs系統環繞, 那么這就意味著建模者長久以來在行星的形成過程上存在誤解,”科學家凱文·沃爾什說。 “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嘗試構建容納四個巖態行星的天體模型。然而,如果上述觀點是正確的, 那么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忽視了在水星軌道內部構造三至五個與地球相當、甚至遠大于地球的行星的可能性。 這將會是多么奇妙啊!”



5. 火星上神秘的羽狀煙云




2012年初, 天文學愛好者維涅·吉斯奇科發現火星上有一團奇怪的云。 與常常縈繞在行星上空的稀疏的薄云不同, 這些巨大的耀眼火光從火星表面噴發,直達海拔240千米(150英里)的高處, 似乎比過去出現在火星上空的云要高出一倍以上。 煙云軌跡非常寬闊, 延綿500到1000千米(300到600英里)。


第一團羽狀煙云出現在2012年3月,持續時間略長于一周。 類似的云團在2012年4月也曾短暫出現過。即便咨詢了其他的天文愛好者, 吉斯奇科仍無法弄清楚他看到的究竟是什么。于是他只好帶著自己的發現向專業人士請教, 但他們也都被難住了。


在核對完歷史數據之后, 專業天文學家發現,在哈勃望遠鏡于1997年傳輸回來的影像中, 類似的煙云也出現在了火星的上空。 據專業人士推斷,這團怪云不是由冰晶構成的, 因為火星的大氣溫度太高。 但它也不太可能是與地球的北極光相類似的極光。 能夠產生極光現象的太陽活動并沒有在火星煙云出現的期間內發生。 此外, 火星云煙比我們在地球上觀測到的都要明亮一千倍。


不是所有的行星科學家都認為這些煙云是真實存在的。 但其余的那些對此深信不疑的科學家們爭論說,19個不同的觀察者都曾記錄下了火星上的這一奇異的煙云噴發。


根據由美國宇航局火星軌道飛行器獨立搜集的研究線索, 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的一些環形山里發現了“沖擊玻璃”的痕跡。建議:沖擊玻璃是在大面積的巖石和泥土被彗星或小行星撞擊行星表面時所產生的熱量融化、接著又快速固化這一過程中形成的,有著像剛冷卻的熔巖般的深暗色彩。


這種材料可以保存撞擊前后的生命痕跡, 幾乎就像是個時間膠囊。 沖擊玻璃同樣可以儲存碰撞發生時大氣中的氣體。 因此,如果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勘測它的方法, 沖擊玻璃或許可以為我們揭開火星這顆紅色星球古老的神秘面紗。



4. 來源不明的俄羅斯流星




2013年2月, 一顆未被探測到的隕石在俄羅斯烏拉爾山東面的車里雅賓斯克州上空爆炸。 這顆隕石寬20米(65英尺), 爆炸威力相當于三十顆廣島原子彈。 幸運的是,這場爆炸并未導致任何人死亡,但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在約一分鐘后波及到了城市, 四處散落的窗玻璃碎片共造成1200多人受傷。


兩年多過去了, 我們還是不知道這顆隕石的來歷。 最初我們認為它屬于小行星1999 NC43——一顆直徑約兩千米的近地小行星, 但兩者間唯一的共同點看起來就只有它們繞地球運行的軌道。 “從車里雅賓斯克州回收的隕石的組成成分與一種名為LL球粒隕石的常見隕石的組成成分相類似,” 科學家毗瑟挐·雷迪說道。 “近地小行星的成分與這顆隕石明顯不同。” 最終, 科學家們只能承認他們無法輕易將這粒隕石與某一具體的小行星建立聯系, 因為大部分的小行星體積都非常小,飛行軌道也都詭秘莫測。


我們都是幸運兒, 車里雅賓斯克州隕石沒有在更接近地面的地方爆炸, 否則將造成更多的傷亡和破壞。 它是一記警鐘, 告誡人們應該盡早探測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 歐洲太空總署因此成立了一個小行星預警中心。 2018年, B612非盈利性基金會—— 一個致力于保護地球免受小行星威脅的組織—— 同樣希冀發射定點空間望遠鏡來探測小行星。 如果我們能盡快勘測到這些不友好的宇宙來客, 我們就具備了經濟合算預防未來小行星災難發生的技術。



3. 冥王星的微縮版太陽系




與我們所見過的其他天體不同, 冥王星它的五個衛星就像是一個微縮版的太陽系。 科學家們認為, 冥王星最大的衛星卡戎誕生于冥王星與一顆未知的大型天體之間的碰撞。 其余的衛星——許德拉、尼克斯、科波若斯和斯提克斯——由來自那場碰撞的殘骸組成。 如果該理論正確, 那么冥王星的所有衛星看上去應該都非常相似,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借助于哈勃望遠鏡搜集到的照片, 科學家們發現,科波若斯比許德拉、尼克斯和斯提克斯都要來得暗一些。 如果它們都是從同一次碰撞中誕生的話, 這一區別顯然不合常理。 那么,科波若斯星究竟是從何處而來的呢?


科波若斯星或許是在冥王星與另一天體碰撞的過程中被冥王星奪過來的。然而, 如果科波若斯星是從形成其他衛星的同一次碰撞中誕生的話, 它可能只是對撞的天體內核中顏色較暗的一塊。 但這無法真正地解釋顏色上的差別。 科學家們認為,衛星在它們存在的數十億年間會相互交換各自的成分, 而顏色也會因此變得相似。


而根據另一種推測,即便科波若斯星從外觀上看有些不同, 所有的衛星究其內在都是一樣的。 但因我們距離它們太遠而無法證實這一推測。 一個終極理論是, 科波若斯星看上去不同是因為它的形狀與其他衛星不同, 可能像是一個甜甜圈或是一枚土豆。


另一件讓科學家們感到震驚的事是, 許德拉、尼克斯和斯提克斯三星之間存在拉氏共振。這意味著它們相互之間具有引力作用。 這種引力作用使它們的運行軌道固定下來,形成一條圍繞著冥王星的類似宇宙之舞的軌跡。 在我們的太陽系里,只有環繞木星的木衛一、木衛二和木衛三具有這種軌道共振。


總而言之, 軌道共振意味著至少兩個天體之間的引力作用將它們以不同的模式固定在圍繞著中心天體的軌道上。比如說, 冥王星與海王星之間就存在著2:3的軌道共振。 冥王星每繞太陽轉兩周, 海王星就會繞太陽轉三周。



2. 太空邊緣的X檔案




人類對大氣中次聲的記錄已經有五十年的歷史了。所謂次聲,指的是頻率低于20赫茲的聲波。這些頻率低于人類聽覺頻率的極限, 因此為了讓我們能夠聽到,以上視頻中的聲音已經被加快了1000倍。 丹尼爾·鮑曼, 一名記錄下這些聲音的北卡羅來納大學研究生, 認為這些怪誕的嘶嘶聲、 噼啪聲和呼嘯聲就像是連續劇《X檔案》里的一樣。 對其他人而言, 這些聲音聽上去與無線電干擾無異。


科學家們之所以對這些聲音著迷,是因為他們無法解釋這些聲音的來源。 作為2014年高空學生平臺項目的一員, 鮑曼乘坐高空科學氣球在距地球表面37500多米(125000英尺)的高空飛行了九個小時。那兒的大氣區被稱為“臨近空間”, 其高度要低于人造衛星飛行的外太空高度,但要高于飛機飛行的商用空域的高度。 有著自己制作的設備相伴, 鮑曼成為了第一個在那個高度紀錄次聲的人。


雖然早在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就認為大氣次聲是一個識別核爆炸的好方法, 但他們對次聲的研究興趣在地面傳感器能勝任這一要職后就漸漸沉寂了下來。 正因為如此,鮑曼在墨西哥上空所記錄的次聲的復雜性讓科學家們倍感意外。 他們準備派遣另一只高空學生計劃氣球去調查那非比尋常的次聲。 “我認為這項工作為開展更多的研究開拓了新的空間,”地球物理學家奧瑪爾·瑪爾西羅說道。 “這對于整個科學界都十分重要。”


到目前為止,嚴謹的科學家們并不認為這些聲音源自于天外來客。 風暴等天氣事件可以產生次聲聲波,地震、 隕石和火山也都可以產生次聲波。至于究竟是什么產生了這次記錄在案的次聲, 科學猜測涵蓋了晴空湍流、 風湍流、海浪沖擊、重力波、附近風力田傳出的信號和氣球電纜發出的震動等諸多可能。



1.行星X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里, 科學家們宣稱行星X, 一個假設存在于冥王星之外的太陽系行星, 并不真實存在。 但在2015年初, 研究員們的態度又發生了改變。 在分析了十三顆極端外海王星天體—遠離太陽系中心且繞日運行軌道位于冥王星之外,如矮行星塞德娜星和2012 VP113—的軌道后, 一些科學家們如今相信在太陽系中可能真實存在至少另外兩顆體積大于地球的行星, 行星X和行星Y。


理論上講, 極端外海王星天體的軌道應平均距離太陽150個天文單位。 1天文單位相當于約1.5億千米(9千萬英里),也就是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 根據預測, 這些軌道的傾斜角應為零度,但理論預測與實際情況并不相符。13顆極端外海王星天體的軌道的平均長度位于150天文單位到525天文單位之間,其傾斜角平均下來為20度左右。


“這些天體出人意料的軌道參數讓我們相信,宇宙中存在著某種不可見的力量正在改變極端外海王星天體的軌道要素分布。我們認為最有可能的解釋是,在海王星與冥王星外還存在有其它未知的行星,”首席研究員卡爾羅司·德·拉·福恩特·瑪爾克司說道。 “具體的數量是未知的...但我們的計算顯示至少還有兩顆行星位于我們的太陽系內, 可能還會有更多。”


當然, 這些出人意料的天體軌道還可能有其他的解釋。 但是考慮到人們直到1992年都還無法設想太陽系內存在任何位于冥王星以外的其它星體,加之我們最近才發現的2012 VP113, 無人能斷言在太陽系外沿是否存在更多的行星體。 我們的科技尚未成熟到可以洞察一切。



譯者/胡植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為啥冥王星就不是個行星?美國科學家是這么解釋的……
太陽系尋水記,顛覆認知,水星、火星有水嗎?最大震撼或來自衛星
體積相近,命運不一?為何水星為八大行星之一,冥王星卻是矮行星
什么是矮行星?
冥王星遭到“降級”
矮行星:人類好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川| 桑日县| 大丰市| 云梦县| 左贡县| 古田县| 沁源县| 龙里县| 凌海市| 梧州市| 临泉县| 麻阳| 泽库县| 金坛市| 新津县| 锡林郭勒盟| 鲁山县| 宜兰市| 永康市| 清远市| 西贡区| 望奎县| 昌邑市| 长宁县| 华坪县| 宜川县| 钟山县| 腾冲县| 珠海市| 都江堰市| 和田市| 南开区| 扎兰屯市| 余干县| 高唐县| 高要市| 余姚市| 宁波市| 苏州市| 米泉市| 伊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