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服務、智能終端、社交媒體的發展正在迅速改變國內消費者的生活習慣,這批以80后90后牽頭、消費行為依賴于互聯網的群體——我們稱之為“數字消費者”。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數字消費者人口國。
隨著數字消費者消費能力不斷提升,價格因素已經不再是首選因素,越來越多的網購達人們開始注重品質、品牌等其他因素。在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下,海淘應運而生,并成為網購增長的新動力。
根據Analysys易觀智庫監測數據顯示,在2011年,中國跨境進口電商交易規模增長幾乎是爆發性的,增長率達109.1%;至2014年,中國跨境進口電商交易規模為4762.9億元人民幣,并據海關總署和中國電商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同年國內海淘人群的規模為1800萬。
據易觀智庫預測,2015年整個跨境進口電商市場的增速將達60%,規模將達到7620.6億元人民幣。
也就是說,海淘,已經不可避免要火了,而且對于越來越多的數字消費者來說,海淘已經不再神秘。
揭開海淘神秘面紗
語言壁壘、國外購物網站、跨進支付、跨國物流……海淘曾經一度只是高等數字消費者的玩物,如今海淘之所以變得親民,與海淘模式的多樣性是脫不開的。
如雨后春筍,專業海淘網站、國際品牌直營網站、自貿區跨境通、保稅區跨境購、國內綜合電商巨頭跨境網購一夜之間冒了出來。至今為止,國內的海淘模式被分成四個大類:個人代購、專業代購、自貿區/保稅區跨境電商平臺和B2C進口電商。
比方,目前,站在風口浪尖的,天貓國際就屬于屬于M2C商家入駐的B2C進口電商平臺,洋碼頭據稱是擁有一批海外買手的專業代購平臺,小紅書則自稱是B2C自營模式。
各網站紛紛試水跨境網購,為海淘提供了更多選擇,這直接推動了進口網購規模的不斷增長。
海淘火熱,特色的“假貨基因”
有喜有憂,海淘的火熱也讓我們看到了跨境電商的痛點。
前不久剛告捷的網購雙十一,僅一個天貓就成交了912.17個億,然而在這網購狂歡的背后,關于售假泛濫的質疑聲也不絕于耳:中國的網購土壤帶有“假貨基因”,這么說一點也不過份,而海淘植根于這樣的土壤中,同樣被蒙上了這層陰影。
不光是國內綜合電商巨頭的進口網購屢被指出售假,自營網站如聚美優品、唯品會也被曝出真假摻賣的丑聞,洋碼頭、小紅書也被用戶質疑“不正宗”。對此,有著最深刻的切膚之痛的,恐怕是女性消費群體,因為在海淘商品品類分布中,鞋帽衣包、化妝品占比很高。如果說買了高仿的鞋帽衣包讓人感覺不要臉,那么買了假貨的化妝品則可能讓人不要命。
拒假貨,欲從根源杜絕
2015年7月上線的分紅全球購號稱“站在風口豬都能飛”,來表達選擇跨境電商的正確性,并在資本嚴冬里拿走了1000萬人民幣天使投資。
即便分紅全球購是一頭飛天豬,面對跨境電商售假的討伐之聲,當如何解決?——跨境直購是分紅全球購提出的對策。分紅全球購選擇有資質的品牌商進行簽約。入駐平臺后,當消費者通過分紅全球購下單成功時,商品會由供貨商直接發貨,經國際物流,經海關抽取合法關稅后,被郵至消費者手中,這個過程僅需三天左右。
這樣的直購模式,既降低了假貨風險、清關成本,又提高了運送效率。
一方面,與品牌商合作,可以從源頭上杜絕假貨,分紅全球購極大程度上控制住了貨源:假貨也不是零概率,但只有當品牌商的供貨環節出現問題時。分紅全球購創始人劉方明表示,分紅全球購要樹立正品形象,在商家的選擇上,首先要求是五證齊全的正規商家;其次,所有進駐的商家需要交保證金和平臺使用費,發生糾紛可以從中進行茍同和賠償;此外,平臺還有保險公司兜底,據分紅全球購與人保的合作協議,一旦出現假貨,將按照國內法律進行賠償。
另一方面,貨物以零售的方式過海關,降低了關稅稅率;采取供貨方直郵的方式,提高了運送效率。
重新定義微店:向國外品牌商伸出的橄欖枝
對商家資質有著嚴格的篩選標準同時,分紅全球購用重新定義微店的形式,向國外品牌商們伸出了橄欖枝。
鮮為人知的是,跨境電商備貨B2C模式要與國外品牌商直接溝通非常困難,因為跨境進口直接分掉了品牌商在中國通過一般貿易渠道的銷售,沖擊其原有的渠道體系;另一方面,客觀存在的進口壁壘,導致某些品牌甚至根本無法獲取資質。
目前存在的電商巨頭平臺,提高了國外品牌商入駐門檻。據悉,京東商城和天貓對入駐的國外品牌商有規模、運營的嚴苛要求,而且刨去平臺使用費、傭金,還有高昂的入駐金,這直接增加了品牌商的成本壓力。
那么國外品牌商能不能自己做電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電商的實質仍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且很有可能在異國出現水土不服情況,所以像強生這樣的大佬都未曾試水。
分紅全球購的模式,乍看是和京東、天貓英雄所見略同,但它考慮到了要為國外品牌商“分憂解勞”,這有望讓它在未來吸引更多國外品牌商入駐。分紅全球購增設有平臺的翻譯,提供英日韓等多國語言服務,以便服務國外品牌商,這為國外品牌商減去了雇傭翻譯的成本;分紅全球購有著較低的門檻,除了1000美金的平臺使用費之外,僅向國外品牌商收取1500美金保障金,這相當于京東入駐費的10%,天貓入駐費的4%左右;創新地設立了微店分銷系統,幫助國外品牌商建立在中國的微商分銷渠道,為品牌商們降低營銷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此微店非彼微店。分紅全球購重新定義了微店,這是一項創舉,因為它使得微店買賣變成一種社交紅利:只有簽約的B端品牌商才具有供貨資格,但C端用戶,人人都可以在平臺上注冊成為微店主。在這里,微店主們更像是在扮演著推廣運營的角色,他們幫助品牌商開店,運營店鋪,并負責推廣、成交。微店主們可以用社交媒體分享商品鏈接,平臺會自動生成為“微店主”獨有的鏈接,一但C端的消費者通過微店主分享的鏈接成功下單,系統自動為微店主分紅。
據悉,這種分紅最多可達二級分銷。而二級分銷的限定,使國外品牌商可以將中間商的盈利環節掌握在手中,更直觀地控制住了價格。
目前,于青島發家的分紅全球購,趁著地利,已和韓國3000多個品牌建立合作,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已陸續成功入駐分紅全球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