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Fusion是個神馬公司?每五個美國人中就有一人的電子病歷檔案存放在Practice Fusion的平臺上。
1月14日,Practice Fusion發布了對2015年公司發展的總結。去年,Practice Fusion增加了5000多項醫療實踐和幾十個生命科學合作伙伴,同時實現了全年收入同比增長70%以上。通過其fusionconnect生態系統,Practice Fusion還與關鍵的醫療衛生系統和合作伙伴加強了合作,其中包括150個頂級的生命科學公司。
去年10月,Practice Fusion突破了一個月500萬病人的訪問量。平臺每天幫助醫生管理超過25萬病人的訪問量。自推出以來,Practice Fusion的電子病歷平臺促進了超過1億7800萬次問診記錄。
Practice Fusion于2005年成立,是美國最大的醫患社區和最大的基于云計算的電子病歷(EHR)系統。超過12萬醫療專業人士和8千萬患者使用該平臺。截至目前,Practice Fusion已經籌集了1.51億美元的風險投資。
2015年5月,風險投資刊物Venture Beat對數字健康投資者進行了調研,投資者選出了今年最有可能進行IPO的候選公司,Practice Fusion榜上有名。
從無人問津到行業老大,從瀕臨死亡到即將上市,Practice Fusion是怎樣走出一條路來的呢?
Practice Fusion創始人Ryan Howard
?創立公司的初心:存在的價值
霍華德(Ryan Howard)是Practice Fusion的創始人。他曾是Saqqara公司的項目經理,負責把沃爾瑪的供應鏈和其他公司連接起來,所以他的工作基本上就是整合。霍華德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在1999年得了白血病,那時霍華德剛剛二十幾歲,這件事讓他的思想發生了轉變,他開始質疑自己在過去五年里一直在做的工作。“我想,即使我在藍盾保險公司處理客戶的索賠要求,至少在一天結束時,客戶會因為我的工作而受益。而對于沃爾瑪,我所有的工作價值,就是他們的股票又漲了五美分。”霍華德說。
之后霍華德加入了加利福尼亞最大的醫生集團Brown and Toland。他負責為Brown & Toland醫生社區的1500個醫生、票據交換所和保險支付人開發出一整套HIPAA實施策略。在這過程中,霍華德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問題——這個醫生集團有1500名醫生,要使用超過400個不同的系統來收集數據。霍華德看到病人的賬單和健康記錄系統極其混亂,他確信人們需要一個安全、強大的基于云的解決方案。
之后霍華德到了云平臺Grand Central,發現人們可以在云中建立網絡服務并進行部署,霍華德第一次開始考慮利用這項技術,并把它帶到醫療保健領域,因為大多數醫生不懂技術,也沒有IT方面的資源。在沒有現金和IT支持的情況下,“云”將是最好的單一解決方案。另一個問題是整合,運行電子病歷需要眾多的實驗室、藥房、影像中心等,通過連接“云”,可以將這些因素整合起來形成巨大的規模經濟。
2005年,霍華德在他的公寓里創立了Practice Fusion。
?三款神級產品:第一款做了8年才開發第二款
成立十年以來,Practice Fusion主打產品只有三款。一款是針對醫生的,一款是針對患者的,還有一款是針對科研機構的。
2005年,霍華德推出了電子病歷平臺Practice Fusion。Practice Fusion提供的服務主要有:填寫病歷、繪制醫療圖表、預約行程、開電子處方、處理賬單、整合實驗室數據等。
患者在不同診所的健康信息都可以匯集到Practice Fusion上,醫生可以查看患者的病歷記錄,并與患者以前的醫生進行溝通。不僅如此,Practice Fusion還能自動識別處方內容,降低誤診率。此外,Practice Fusion還連接了數百個實驗室、藥房和圖片中心,并與美國3家最大的網頁賬單公司聯網,幫助醫生和保險公司處理患者賬單。
2013年1月,公司上線了一個名為Practice Fusion Insight的產品,旨在為科研機構、保險公司、醫藥公司等提供大數據,以便讓他們準確地把握臨床趨勢,做出基于數據的決策。用戶可以在Practice Fusion Insight的數據庫中搜索到超過2000個分析診斷,并看到的事物的趨勢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患者的年齡、體重、性別的變化而變化的。用戶能看到全國什么醫生最多,本周什么疾病增長最快。不僅如此,用戶還能搜索Practice Fusion上的任何藥物處方,比較其現在和以前的市場份額。
2013年4月,一款全新的為患者服務的產品Patient Fusion橫空出世。Patient Fusion做基于地理位置的醫生評價和一小時預約服務。因為電子病歷平臺Practice Fusion已經掌握了醫生的行程安排,所以Patient Fusion的患者能更便捷地預約服務。此外,患者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看病體驗對服務進行評價,這也為醫生搭建了一個口碑傳播的平臺。Patient Fusion還會為患者提供醫療費用報告,并預測下一次會診大概花費多少。
Practice Fusion抓住了醫生,Patient Fusion抓住了患者,這兩個平臺的醫患互相導流,相輔相成。Practice Fusion Insight抓住了環繞醫療的關鍵角色,
Practice Fusion正逐步布局自己的產品線,為醫療的三大群體提供不同的服務。
?盈利模式:死去活來的探索
在美國,收費也是不容易,Practice Fusion經歷過很多辛酸,甚至差點死去。
●從收費到免費
初創Practice Fusion的時候,霍華德認為這樣一個對醫生非常有用的產品一定會大受歡迎。但現實給了他狠狠一擊。四年來,霍華德帶領團隊拜訪了無數醫生,把積蓄都花光了。最難的時候,要靠車禍賠付的保險金來支付員工的工資。當時,電子病歷對美國醫生來說是比較昂貴的,一年的費用大概在1萬美元左右,而加利福尼亞的初級醫生平均一年掙12萬美元。
這是一個醫生不愿意支付的技術,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受資金所限。雖然Practice Fusion把價格定的比較低,按每月300美元收費,但醫生仍不買賬,連投資公司也不看好。無奈,霍華德只好把價格降到每月50美元。但公司仍然不見起色,甚至一度處在倒閉邊緣。
幸好天無絕人之路。2009年,奧巴馬政府頒布的《經濟與臨床健康法案》拯救了Practice Fusion。法案規定,在2015年前在診所中使用電子病歷系統的醫生,將會獲得4.4萬到6.4萬美元的醫療保險獎金。反之,將被罰款。一石激起千層浪。政策推出后,霍華德敏銳地抓住了這次讓Practice Fusion起死回生的機會,將電子病歷系統免費給醫生使用,一下子打開了醫生緊閉的大門。僅2012年,公司就為小型診所帶來約1億美元的政府獎勵。
●廣告收入
乘著政策的東風,Practice Fusion迅速發展起來。但是產品向醫生免費了,靠什么來收費呢?
目前,Practice Fusion的大多數收入來自廣告。據統計,大部分醫生每天會花6-8小時在電子病歷系統上。而一名加州醫生,每年影響到的消費額高達250萬美元。再加上Practice Fusion還會配以關鍵詞來推送廣告,達到精準營銷的效果,因此眾多醫藥公司、保險公司和研究機構都看中了這塊宣傳寶地。
Practice Fusion在廣告宣傳方面很小心,廣告放在頁面下方,不會彈出來占據頁面中間部分,以確保廣告信息不會影響醫生的工作流程。2012年,Practice Fusion的廣告收入已達數千萬美元。
●數據收入
除了廣告,霍華德認為大數據才是公司未來真正的盈利點。在推行免費戰略的時候,Practice Fusion就為大數據戰略埋下了伏筆——使用Practice Fusion平臺的醫生必須同意將病人數據的所有權完全轉讓給公司。
Practice Fusion還設置了專業的數據研究團隊,研究怎樣在不透露病人的具體身份信息和隱私的情況下,讓醫療數據發揮最大的價值。2013年公司推出的Practice Fusion Insight,就是一款提供大數據服務的收費產品。
除了Practice Fusion Insight,公司對大數據戰略的又一嘗試就是收購了個人健康預測公司100Plus。100Plus的創始人霍格帶領4人加入了Practice Fusion的數據和產品部門。
100Plus加入后,Practice Fusion將業務聚焦于患者終端。Practice Fusion計劃將系統和患者的可穿戴設備連接,收集患者的健康數據。未來,患者所有的健康行為可能都會被記錄在電子病歷之內。
業內預期,整合這些數據之后,Practice Fusion未來的估值將超10億美元。
●其他收入
除了廣告和數據收入,Practice Fusion也在開拓其他收入渠道,包括幫制藥公司尋找臨床試驗的志愿者等。
2015年4月,Practice Fusion與epatientfinder合作,建立了全國最大的臨床試驗網絡,允許供應商使用EMR了解新的臨床試驗,挑選適合的患者。
其實這是一次商業冒險,因為其他公司通過在線技術進行臨床試驗的嘗試都失敗了。對此,霍華德表示:“我們有能力實時判斷病人,因為我們管理著超過1.1億名患者的健康記錄。通過深度排除標準來有效地發現患者,對于提供者和試用者來說一直是具有挑戰性的。我們每天有超過30萬訪問,所有的數據需要將患者和臨床試驗匹配起來。”
霍華德認為,這是一個對于所有人都好的合作關系:病人尋找一種新的療法,醫生尋找合適的病人,而Practice Fusion在這過程中獲得收入。
?融資情況
在2015年最有可能IPO的14家互聯網醫療公司中,Practice Fusion是獲投輪次最多、投資機構最多的公司。Practice Fusion一共經歷了12輪融資,共31家風投參與,總計融資超過1.51億美元。
Practice Fusion在2011年之前的三次融資中籌集到總額700萬美元的資金。
2011年4月,Practice Fusion宣布,籌集到2300萬美元B輪融資,由風投公司Founders Fund牽頭。
2011年9月,Practice Fusion獲得600萬美元融資。本次融資投資機構共9方,由創始人基金、葛林資本管理和摩根珊勒投資公司領投。
在2012年經歷過兩輪投資之后,Practice Fusion在6月迎來了本年的第三次投資——在C輪融資中獲得了來自對沖基金機構Artis Ventures的3400萬美元投資。至此,Practice Fusion共已融資6400萬美元。
2013年9月,Practice Fusion獲得7000萬美元的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風險投資基金凱鵬華盈領投,沃脈德資本和迪菲爾德管理公司跟投。
同年12月,Practice Fusion又獲得1500萬美元D輪融資,由高通創投領投。
之后,Practice Fusion又分別在2014年8月和10月經歷兩輪融資,前者具體融資數額未披露,后者融資數額為250萬美元。
經歷了這么多輪融資,也是時候上市了。
?團隊情況:為上市做準備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Practice Fusion正在為上市做準備,公司新增加了一個對創業公司IPO(首次公開募股)非常有經驗的董事會成員Alan Black,他將擔任Practice Fusion審計委員會主席。Alan Black曾擔任去年成功上市的SaaS服務商Zendesk的首席財務官,這次加入Practice Fusion他仍然會保留在Zendesk的行政角色。
“我們相信,Practice Fusion是最具潛力上市的數字健康公司,我們正在積極招募人才準備上市,包括讓Alan加入董事會”,Practice Fusion首席執行官霍華德說,“在新股發行的過程中,一個強有力的審計委員會是至關重要的。”
2015年7月份,Practice Fusion還宣布任命Matt Ackley為首席營銷官,Dorothy Gemmell為生命科學實踐和戰略伙伴關系的高級副總裁,Tim Rauschenbach 為客戶服務和支持的副總裁,Dave Caldwell 為企業解決方案的高級副總裁。
除了Alan Black,其余幾人也大有來頭。Matt Ackley此前曾擔任易趣網廣告和網絡營銷副總裁五年,以及在谷歌擔任媒體和市場開發常務董事兩年。
Dorothy Gemmel曾是Havas Life New York的總裁,并擔任WebMD的高級副總裁十三年。
Tim Rauschenbach曾在美國最大的商業醫療保險公司——聯合健康集團擔任客戶服務總監。此前,他還擔任過亞馬遜客戶服務全球副總裁。
Dave Caldwell曾在Humana的全資子公司Transcend Insights擔任銷售和營銷副總裁。
美聯社認為,通過讓科技和健康領域的資深人士加入其核心領導團隊,Practice Fusion進一步增強了持續增長和向前發展的勢頭,有利于實現其長期的經營計劃。
Steve Filler
Practice Fusion擴展團隊的腳步沒有停止。2015年12月,Practice Fusion宣布任命Steve Filler為首席運營官,負責Practice Fusion的戰略業務規劃。在此之前,Steve Filler曾擔任醫療集團和醫院的管理者,為凱撒醫療集團、斯坦福大學醫院、美國聯盟醫療集團等醫療機構提供服務,幫助提高它們的臨床表現。
Practice Fusion認為,Steve Filler在醫療行業的咨詢經驗將擴展Practice Fusion的增長戰略,繼續與醫療生態系統的關鍵角色建立合作。
?成功的秘訣
若是來總結Practice Fusion成功的秘訣,順應政策發展,采取免費戰略,挖掘大數據價值,這幾點是顯而易見的。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對Practice Fusion通過“免費”起死回生的傳奇歷程津津樂道。但霍華德認為,對于提供醫療服務的供應商來說,免費肯定是一個很大的激勵因素,但讓Practice Fusion持續成功的,是公司提供了一個給予消費者巨大支持和服務的產品。這也是Practice Fusion能成為市場上最大的電子病歷云平臺的原因。
霍華德表示,在電子病歷的市場上,Practice Fusion在產品方面的聲譽非常好。Practice Fusion的界面精簡直接,因為是基于云的平臺,用戶無需下載軟件,可以在幾分鐘內注冊并開始制圖。這對用戶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很多人可能對此半信半疑,但當他們第一次登錄時,他們就可以看到整個組合的功能,這些功能就像可以自我推銷一樣,促使用戶在很短的時間內打開實驗室、電子處方和其他服務。
專注做好自己的產品是Practice Fusion成功的又一秘訣。從競爭的角度來看,Practice Fusion只是比市場上其他競爭對手每月發布更多的功能。例如,Practice Fusion每兩周會進行一次產品更新。
目前,Practice Fusion有超過600個合作伙伴,其中包括醫院、獨立臨床實驗室、成像中心等。Practice Fusion把這些合作伙伴整合到自己的電子病歷平臺上。
霍華德坦言,“這件事所帶來的網絡效應就是產品越好,用戶就會每天使用它。而這些跟我們的競爭對手怎么樣幾乎沒什么關系。在實驗室、藥房和成像中心之后,今年我們增加了臨床試驗,患者的依從性教育,電子事先授權等功能,這些措施能讓我們的產品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