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富豪們的成功及財富的積累從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異于常人的生活習慣、做事風格和思考方式,不論是投資、理財還是消費,他們的做事理念確實值得我們借鑒與研究。今天我們新先聚品就綜合國外財富媒體對多位世界知名富豪的采訪分析,為大家總結(jié)出以下15條財富秘訣,看看大家是否會從中有所啟發(fā)呢?
1.不要沖動
你在商店的時候做過多少次沖動的決定?或者是在網(wǎng)上購物的時候?大部分人們都會在采購的時候做出沖動的決定,然而超級富豪就有能力去延遲享樂,并控制自己不做沖動的決定。
1960年代Walter Mischel博士在斯坦福大學進行的一項著名研究為這個說法提供了理論支持,他給幾個學齡前的孩子一人一個棉花糖,并對他們說如果能夠等到大人回來再吃,那么就可以再得到一個棉花糖。Mischel博士在接下來的幾年持續(xù)追蹤了實驗效果,他發(fā)現(xiàn)那些為了得到兩個棉花糖而選擇等待大人回來的孩子,要比只吃了一個棉花糖的孩子擁有更低的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更低的成癮率、更低的離婚率和更高的SAT分數(shù)。
2.懂得想要和需要的區(qū)別
超級富豪知道想要和需要之間的區(qū)別,我們都會有想購物的時候,比如一棟房子、一雙鞋、一輛車或是一間辦公室,但是,它們真的是必要的嗎?還是你只是想要一輛新的豪華車?當然那輛車肯定會讓你在駕駛過程中更加舒暢,但是這不是必要的。
相比將金錢花費在不實際的事情上,超級富豪會將這些錢用于可以增加自身財富的必要的項目上。也許這就是為什么在每年收入超過二十五萬美金的群體中,有百分之六十一的人和我們買一樣的車。
3.著眼于長期利益
你每天在做的事情應當與長期目標是一致的,如果他們沒有連接起來,那么你的目標在某些方面就應該進行調(diào)整。這些調(diào)整可能會是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支出,或者為了達到目標而增加一些支出,都將對你的未來有利。
4.擁有多個收入來源
在建立了一些穩(wěn)定的財政基礎后,超級富豪就開始尋找其他賺錢的方法了,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意識到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可能會突然出現(xiàn)問題。為了盡可能地減少收入的損失,超級富豪將會建立多個收入來源作為后備計劃,以確保資金的流通。
5.自動化投資
可以采取自動化投資方式,比如通過銀行系統(tǒng)化的自動從薪水中扣除一部分,放入電子現(xiàn)金退休賬戶中,而超級富豪們已經(jīng)將此類的投資作為一種習慣。除此之外,他們能夠熟練掌握投資的最佳時機、方式以及投入資金的數(shù)目,看起來他們做決定的時候似乎果斷地連眼睛都不眨,但實際上是由于他們的投資技巧已經(jīng)非常熟練,能夠幫助他們做出成熟高效的判斷。
6.制定預算計劃
通過制定預算計劃,超級富豪們對所有的收入和支出明細都有清晰的了解,這樣能夠讓他們制定合理的消費計劃,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不止一項研究表明,許多富人都沒有對投資進行預算分析的習慣,但是超級富豪會知道并且記錄金錢支出的去向。
7.為緊急情況做好準備
超級富豪通常都會有應急備用金,他們清楚自己可能會遭遇危機,比如失去工作或者意外死亡。相比去借錢,他們會利用攢好的備用金養(yǎng)活自己,直到度過危機。積攢的應急備用金可以避免很多災難,如果能在銀行里存上十二個月所需的現(xiàn)金,那么即使危機來襲,你也能安然無恙地度過。
8.投資于熟知的領域
股神沃倫·巴菲特和傳奇投資者彼得·林奇曾給建議說你應當投資于自己熟知的領域,這是許多超級富豪采取的技巧,因為當他們了解一個公司產(chǎn)生的收入和利潤時,他們就有了競爭優(yōu)勢,可以意識到風險和機遇。
9.記錄你的支出
你知道你的支出費用是多少嗎?如果你不知道,那么就像那些超級富豪們一樣,開始記錄你每天、每月和每年的支出費用吧。這樣你很快就會意識到自己在許多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費了金錢,或者可以提高購買效率。
10.量入為出
很多人知道,許多富人過著與收入不符的生活,例如沃倫·巴菲特現(xiàn)在還住在他購買于1958年成交價僅為31500美元的奧馬哈的家里,前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平時出門都搭乘普通民航飛機。盡管他們可能擁有豪宅或者私人飛機,但是他們存錢的目的是購買生活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
11.愿意做出犧牲
當你開著2000年的豐田凱美瑞時,你清楚知道未來兩年里你會購買新車,因為你將會有辦法做到。這就是超級富豪理財時候的想法,他們會為了遠大目標而做出暫時的犧牲。有些人身價百萬美金,但是還開著2006年款式的現(xiàn)代索納塔,因為他們知道今天做出的犧牲是為了更好的明天。
12.不要負債累累
超級富豪不會允許自己欠債,他們不會借錢,也不會在沒有錢支付卡費的時候刷信用卡,除非為了進行商務拓展的投資或是開一家新公司。換句話說,他們會在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消費,如果沒有,那么就不花。
13.接受財務建議
超級富豪們懂得自己的長短板,與其花費時間和金錢去彌補弱點,不如尋求幫助,尤其是在理財方面。盡管他們知道怎么去賺錢,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知道怎么去進行更好的投資和財富管理,這時他們就需要接受財務顧問或者會計師的幫助。
14.自我教育
正統(tǒng)的教育并不是一個超級富豪的先決條件,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和阿曼西奧·奧特加都沒有獲得大學學位,但是卻贏得了財富。Tai Lopez因為吹噓沒有受過正統(tǒng)教育而聞名, 但是他會第一個告訴你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他每天大約會讀一本書。像大多數(shù)富人一樣,他們都會運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然后繼續(xù)通過自我教育來學習如何變得更成功。
15.在做決定前進行一下測算
并不是說讓你回到三角函數(shù)課堂做數(shù)學方程式,而是在做財務決定前做一些基本的加減乘除法。舉例來說,如果你有一輛老舊的車子要維修,超級富豪可能會比較修理費用和購買新車的成本,然后做這個決定的時候就會基于哪個更加劃算。
我們可以看出,一位成功的超級富豪并不會將賺到的錢隨意揮霍,也不會讓它“凍死”在銀行里面,而是思考如何將現(xiàn)有的錢靈活運用起來,用錢生錢,同時他們對于金錢的把控性較強,從收入到支出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要清楚地知道,這種嚴謹?shù)膽B(tài)度也注定了他們的成功。那么這些理財方式對你是否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