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奶品是嬰兒最好的補鈣來源,就鈣容易吸收的程度來看,母乳最佳,次之是配方奶,最后是鮮奶。
2.補鈣時一定要同時補充VD,促進鈣在腸道的吸收和利用,理想的補鈣方法是分別服用VD和鈣劑。
3.夏天戶外活動較多,1歲以上寶貝暫可不服用VD,以免蓄積體內引起中毒。
4.嬰兒胃酸濃度低,最好選擇葡萄酸鈣、乳酸鈣等有機鈣;2-3歲后胃酸濃度逐漸增高,可選擇含鈣量較豐富的無機鈣,如碳酸鈣。
5.菠菜、莧菜等綠色蔬菜先焯一下好,除去草酸,再和豆腐一起炒,以免影響本身及其他食物中的鈣吸收。
7.避免把鈣劑放到牛奶、米湯或稀粥等食物中,食物中的植酸會影響鈣吸收,導致體內鈣吸收下降。
8.烹調魚或排骨放些醋,用小火長久焐燜,使魚骨、排骨中的鈣充分溶出,鈣與蛋白質在一起也最容易被吸收。
9.大米和白面中含有很多植酸,影響鈣的吸收。制作前,最好先將面粉發酵或把大米放在溫水里浸泡一下。
10.把豆腐和魚一起燉,魚肉中含有的VD促進豆腐中的鈣吸收;把西紅柿與雞蛋同炒,西紅柿中的VC促進雞蛋中的鈣吸收;雪里紅與黃豆同食,都可使鈣的吸收和利用率大為提高。
11.少吃高鹽、高油、高蛋白飲食,如漢堡、炸雞、洋芋片、蝦味鮮、蠶豆酥等;少吃高磷食品,如汽水、可樂等。前者增加鈣的排出,后者妨礙鈣的吸收。
12.鈣劑最好在兩餐之間服用,這樣可使鈣被體內更好利用,進餐時服用容易影響鈣的吸收率。
蝦皮炒菠菜
原料:蝦皮10克,菠菜400克,植物油25克,蔥、鹽適量。DIY:1.將菠菜擇洗干凈,切成3厘米長的段;干蝦皮用溫水稍泡,洗凈; 2.將炒鍋置于火上,放入油,待油熱后放入蔥花及蝦皮略煸炒;3.將菠菜放入,一同煸炒幾下,再放入食鹽等,炒勻即可。特點:此食譜含鈣336.3毫克,適合于1~3歲的寶寶食用。
絲瓜蝦皮豬肝湯
原料:絲瓜250克,蝦皮30克,豬肝50克,蔥花、姜絲各適量,食油少許。DIY:1.將絲瓜去外棱,洗凈,剝兩半,切成段,再去瓜瓤;豬肝洗凈切片;蝦皮用水浸泡;2.起油鍋,入姜絲、蔥花炒香,再入豬肝,略炒,倒入蝦皮和適量清水,燒沸后投入絲瓜,再煮燉3~5分鐘即成。特點:味道鮮美,嬰幼兒愛吃。對寶寶缺鈣形成的四肢軟有治療作用,可防治佝僂病,并有利牙齒發育。
胡蘿卜排骨湯
原料:胡蘿卜、豬排骨各250~300克,生姜2片,料酒、鹽、蔥、味精各適量。DIY:1.將胡蘿卜、豬排骨洗凈,切成塊;2.將鍋置中火上,加水適量。放入胡蘿卜塊、排骨塊,燉約2小時;3.將出鍋時,調入料酒、鹽、姜、蔥,再煮20分鐘即成。4.可因寶寶的喜好添加其他作料,如加入米醋,湯中鈣質更易被吸收。特點:豬骨肉香,胡蘿卜爛,吃肉喝湯均鮮香適口。對行動遲緩的寶寶、筋骨發育欠佳的寶寶都有療效。
《食物中的鈣含量表》 單位:鈣含量 mg/ 100g
魚松 3970 蝦皮 2000 素雞 1350 牛乳粉 1300 海帶(干) 1180 黃蜆 960 芝麻醬 870 五香面 800 河蟹 680 蝦米 580 乳酪 580 芝麻 560 黃花菜460 干莧菜 460 薺菜 420 黃豆 370 海參(泡)360 銀耳 350 木耳 350 黃瓜 350 紫菜 340 海藻 330 豆豉 330 茶葉 310 豆腐絲 310 黑豆 310 黃花菜 300 烏賊 290 青蛤 280 榨菜 280 豆腐 280 腐竹 280 冬莧菜 260 雪里紅 240 豆腐 240-南 西瓜子 240-炒 河蝦 220 橄欖 210 莧菜 200-青 金花菜 190 燕麥 190 海蜇 180 香菜 170 紅菜 170 芹菜 160 茭白 150 山楂 140 杏仁 140 油菜 140 豬心 140 蚌 140 白菜 140 香菇 120 雞蛋黃 120 海鰻 110 核桃 110 空心菜 110 蠶豆芽 110 蘿卜干 110 糖蒜 110 毛豆 100 牛奶 100 魷魚 100-干 小白菜 90 綠豆 90 排骨 90 韭菜 80 面筋 80 菠菜 80 卷心菜 60 紅蘿卜 60 白蘿卜 60 海帶 50-鮮 銀耳 40鮮 土豆 30 絲瓜 30 小米 30 地瓜 20 萵筍 20
注意:
1-3歲寶寶每天需要600mg的鈣,每天保證400-600毫升的奶量,另外再食用一些高鈣食物,不必添補鈣劑。
蕨菜:脾胃虛寒的寶寶不宜多食。
紫菜:胃腸消化功能不好的寶寶應少食,有腹痛便溏的寶寶不宜食用。
蝦:過敏體質的寶寶不宜食用。
鮮木耳:含有毒素,不可食用;干木耳 烹飪前用溫水泡發,泡發后仍然緊縮在一起的不宜吃。
黃豆:一定要熟食后食用,寶寶消化不良或有慢性消化道疾病時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