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不幸面前,應保持冷靜的思考和穩定的情緒,遇事冷靜,客觀地作出分析和判斷
要多方面培養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如書法、繪畫、集郵、養花、下棋、聽音樂、跳舞、打太極拳等等,從事這些活動,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對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于是要盡力而為,適可而止,不要好勝逞能而去做力不從心的事,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不要過于計較個人的得失,不要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而動輒發火,憤怒要克制,怨恨要消除。
保持和睦的家庭生活和有好的人際關系、鄰里關系,這樣在遇到問題是可以得到各方面的支持。
調節情緒之一
在職場中,人與人之間難免為了工作發生矛盾和爭吵,產生怨氣和怒氣。不管因為什么原因,都會使你一天之中高興不起來經常情緒焦慮傷人又傷己,不僅影響人際關系,也影響身心健康。下面是一些化解憤怒的小辦法。
意念控制法:
在發火時,心中念念有詞:別生氣,別跟他一般見識,有什么天大的事要發這么大的火呢?
回避矛盾法:
如果與同事剛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大家都在氣頭上,容易引起進一步的爭吵,最好暫時回避他,這樣可以做到眼不見,心不煩,怒氣自消。
轉移思想法:
生氣時,如果始終想著生氣的事情,會越想越生氣,越想越難過。相反,如果通過其他途徑有意識地轉移自己的思想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逗孩子玩,去商場購物,就可以轉移大腦的興奮點,讓怒氣在不知不覺中消失。
主動釋放法:
把心中的不快找你的好朋友或親人訴說一番,親朋好友的理解和關心讓你如沐春風,化解了心中的不良情緒,而你的不良情緒也不會傳染他人。
文字排遣法:
朋友和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一時找不到可靠的人訴說,可以把發怒的地點、原因和經過詳詳細細地寫下來,描繪那個惹你生氣的人的百般丑態你會發現他并不如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惡,甚至居然還有一些可愛之處,從而消解了怒氣。
自我超脫法:
自己提出的工作方案,可能會遭到半數以上的人的反對,包括上司和同事。也許是你對期望值太高,也許是認為你工作能力差,這都是正常的現象,不必憂慮和生氣。
積極溝通法:
當爭吵雙方都心平氣和的時候,利用午休時間聊聊天,談談各自的愛好,或許你會發現你們之間并沒有什么重大的“階級”仇恨。另一方面,大家都是為了工作,不要把工作中的矛盾延續到生活之中。
提高修養法:
平時多做一些提高修養的事,種種花草,養養魚,學學書法,練練畫,為人會變得謙和有禮,不容易暴躁和動怒。
調節情緒之二
人難免會碰到不順心的事,陷入惡劣情緒之中,關鍵要學會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以下幾個方法可以一試
1、迎朝陽:早一點起床,登高眺望日出、陽光可以改善抑郁癥患者的癥狀,多接受日照,可轉換心情。
2、賞花草:五顏六色的花草使人心情舒暢,花香可使人愉悅。
3、聽音樂:聆聽明快、輕松的音樂使人鎮靜、安神,是抵御惡劣情緒的良方。
4、觀山水:情緒不佳時,不妨漫步野外,看看青山綠水,不良情緒就會一掃而光。
5、散散步:這是一種最為有效的抵制不良情緒的運動。
6、睡好覺:當心緒不寧時,不妨吃上一片安眠藥,好好睡一覺,醒來時會發現換了一副心情。
調節情緒之三
發怒,是人遭到挫折時產生的一種緊張情緒。其程度有不滿、生氣、憤怒、忿恨、激怒、憤怒、暴怒。常發怒損害身心健康,甚至引起身心疾病。因此,需用心理學方法巧妙制怒。
1、躲避法。在生活中遇到怒的刺激時,盡量避開。眼不見,心不煩,怒氣自消。
2、轉移法。當發怒時,有意識地去聽聽音樂、逗逗孩子等。這是積極地接受另一種刺激,即轉移大腦興奮灶的制怒方法。
3、主動釋放法。把胸中的不平和憤怒,向認為合適的人全盤托出。可以考慮向引起憤怒的人交換意見,把話說開,也是釋怒一法。
4、意識制怒法。預感到要發怒時,心中默念“別生氣”、“不要發火”,常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5、升華法。把怒轉化為從事科學、文化、藝術、體育等活動的動力。
情緒調節之四
堵車堵得厲害,交通指揮燈仍然亮著紅燈,而時間很緊。您煩躁地看著手表的秒針。終于亮起了綠燈,可是您前面的車子遲遲不起動,因為開車的人思想不集中。您憤怒按響了喇叭。那個似乎在打瞌睡的人終于驚醒了,倉促地掛上了一檔。而您卻在幾秒鐘里把自己置于緊張而不愉快的情緒之中。
其實我們的惱怒有80%是自己造成的,所以請冷靜下來!要承認生活是不公正的。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事情都不會按計劃進行。應激反應這個詞從20世紀50年代起才被醫務人員用來說明身體和精神對極端刺激(噪音、時間壓力和沖突)的防衛反應。現在在研究人員知道,應激反應是在頭腦中產生的。在即使是非常輕微的惱怒情緒中,大腦也會命令分泌出更多的應激激素。這時呼吸道擴張,以便為大腦、心臟和肌肉系統吸入更多的氧氣。血管擴大,心臟加快跳動,血糖水平升高。
理查德.卡爾森的一條黃金規則是:“不要讓小事情牽著鼻子走。”他說:“要冷靜,要理解別人。”他的建議是:表現出感激之情——別人會感覺到高興,您的自我感覺會更好。
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這樣不僅會使您的生活更加有意思,而且別人也會更喜歡您;每天至少對一個人說,您為什么賞識他。
不要試圖把一切都弄得滴水不漏。只要找,總是能找到缺點的。這樣找缺點,不僅會使您,也會使別人生氣;不要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權利,這會沒有必要地花費許多精力。
不要老是糾正別人。
常給陌生人一個微笑。
不要打斷別人的講話。
不要讓別人為您的不順利負責。
要接受事情不成功的事實——天不會因此而塌下來。
請忘記事事都必須完美的想法,您自己也不是完美的。這樣生活會突然變得輕松得多。
如果抑制不住生氣呢?這時您要問自己:一年后生氣的理由是否還那么重要?這會使您對許多事情得出正確的看法。
調節情緒之五
1、有意識地確立目標。確立目標可以振奮精神,而達到目標則會使人充滿自信。
2、制定周密的計劃。計劃可促使人有條不紊地工作,使自己對完成工作目標有更強的自信和更高的熱情。
3、體會成功的喜悅。成功是培養樂觀情緒非常有效的手段。
4、要有一個心理安全帶。凡事都應設想一下可能出現的最糟糕的結果并制定出應變計劃,以便到時從容不迫地應對。
5、多與有成就者和樂觀者交往。
6、自我獎勵。當要完成一項費事而艱巨的工作時,可將該工作分解成若干步驟,每完成一步就獎勵自己一次,使自己多體會成功與被獎勵的喜悅。
7、正確對待消極念頭。出現消極念頭時不要急于擺脫,接受它并用下一項工作來取代它。
8、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多進行體育鍛煉。
9、注意修飾外表。
10、參加有益的社交活動。
調節情緒之六
1、改變看問題的角度,就會發現使你焦慮的危機也有可能是個轉機。
2、缺乏信心時,要保持樂觀,以過去的成就與未來的美好前景激勵自己。
3、運用想像法,把自己想象成是待在一個舒適愉悅的環境中。
4、反復告訴自己,一切都沒有問題,我完全能應付。
5、做深呼吸,放松全身。
6、向窗外眺望,將視線轉向遠方。
7、放聲大喊。
8、按摩肌肉以減緩腎上腺素的分泌。
9、洗個熱水澡。
10、做操、散步等運動。
11、聽段優美的音樂。
調節情緒之七
1、以冷制急法。可隨身攜帶寫有“冷靜”字樣的條幅,遇到自己急躁情緒襲來時,馬上拿出來看一看,迫使自己冷靜下來。
2、行為條理法。容易急躁的人,應具有持久不懈地克服急躁情緒的思想準備,從點滴入手,培養心境的寧靜和穩定,建立一套新的行為規則,督促自己過有秩序的生活,培養行為的計劃、條理性。
3、磨練養成法。采取一些措施,把性子磨慢。選擇一些需要很大耐心和韌勁才能完成的事,如下棋、打太極拳、慢跑、解開亂繩結等,持之以恒,一般會收到較好效果。
4、預期時間法。急躁情緒的產生往往與預期完成某項目標的時間過短有關,所以在做任何一件較大或較重要的事情前,都應先確立一個合理而又適度的預期時間,可減少急躁情緒的產生。
5、自我放松法。當急躁情緒已經產生時,要及時進行心理上的自我放松,比如暗示自己“這件事根本不值得著急”,“著急會把事情辦壞的”等等,使沖動和急躁的心情平靜下來,在從容不迫地去工作。急躁情緒可能不斷出現,那就不斷進行心理上的自我放松,直到急躁情緒被克服為止。
調節情緒之八
1、制怒術。要做情緒的主人,當喜則喜,當悲則悲。在遇到令人憤怒的事情時,先想一想發怒有無道理,再想一想發怒后會有什么后果,最后想一想有沒有其它方式來代替?這樣想過后就會變得理智起來。
2、愉悅術。努力增加積極情緒以削弱消極情緒。具體方法有三:意識多交朋友,在人際交往中感受快樂。二是多立些小目標,小目標易實現,每實現一個小目標都會帶來愉悅的滿足感。三是學會辯證思想,從容對待挫折與失敗。
3、幽默術。幽默是避免人際沖突,緩解緊張的靈丹妙藥。生活中要多笑勿愁,經常幽上一默,既可以給他人帶來快樂,也可使自己心安理得,心境坦然。
4、宣泄術。遇到不如意、不愉快的事情,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去做另外一件事情,如跑步、讀小說、看電影,甚至可以大哭一場,或者找朋友談心訴說來宣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緒。
5、升華術。就是把受挫的不良情緒引向崇高的境界。如司馬遷在遭受奇恥大辱的宮刑后,把全部精力放在了著述《史記》上,終成一代史學大師。
6、放松術。心情不佳時,可通過循序漸進自上而下地放松全身,或通過自我按摩等方法使自己進入放松入靜狀態,然后面帶微笑,拋開面前不愉快之事不去想,而去回憶自己曾經歷過的愉快情境,從而消除不良情緒。
快樂箴言:
實際上,做到不生氣并不難。心理醫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中樞神經系統處于最佳功能狀態,那么,這個人的內臟及內分泌活動在中樞神經系統調節下處于平衡狀態,使整個機體協調,充滿活力,身體自然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