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你必須知道的17件事:
1、登記的主要內容
·錄入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相關信息
·錄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相關信息
·錄入農戶承包地塊的相對空間位置
·錄入農戶承包土地相關共有人信息
2、登記中農戶應做的工作
·到田間地頭確認自己的地塊
·在魚鱗圖中按手印確認自己的地塊
·配合鎮(zhèn)、村,提供相關資料、信息
3、已經進行流轉的承包地登記
農戶之間如果互換、轉讓(轉讓承包土地限于集體經濟組織內部)以后的承包地,若經營權沒有糾紛,應按現占有土地的承包人進行確權登記;對存在糾紛的,先解決糾紛再進行登記。
4、土地權屬不清或有爭議的承包地登記
凡權屬不清或有爭議的承包地,應由村、組調查解決后確權登記。
5、家庭棄耕承包地登記
農戶書面申請放棄的,村、組又沒有安排給其他農民作為家庭承包地的,該土地集體收回,作機動地管理;農戶委托他人代種的,無論有無合約,都應登記確權原承包戶.不得確權給代種戶。
6、承包方分戶的承包地登記
二輪土地承包以后承包方分戶的,按照分戶以后各方對土地的占有現狀進行登記,按所分戶數頒發(fā)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對存在爭議的,先由當事人解決爭議再進行登記。全家銷戶的土地,收回集體,按機動地管理。家庭成員中有婚出、遷出、死亡、失蹤的,仍按原面積確權登記到戶。
7、土地承包人去世并由子女耕種的承包地登記
若承包人單獨立戶,現已去世,只要其子女在同一村組都應按其相應的子女戶頭進行確權登記;若其子女不在同村,該承包人的承包地應收回集體,按集體機動地管理。
8、相鄰農戶糾紛的承包地登記
二輪土地承包后出現相鄰農戶的承包地界畔位移較大的,等糾紛調處無異議后,再按應分承包地實測確定的界畔進行登記。
9、進城落戶農民的承包地登記
農戶全家遷入設區(qū)的城市,轉為非農業(yè)戶口的,該農戶的家庭承包地予以收回,不參加登記;全家遷入城鎮(zhèn)落戶的,并有固定收入,且自愿申請放棄承包田地的,該農戶的家庭承包地可以收回,不予登記;全家遷入小城鎮(zhèn)落戶的,無固定收入,該戶仍保留承包地的要予以確權登記。
10、戶口遷出的承包地登記
農戶全家遷入外鄉(xiāng)并在當地取得承包地的,應當將其原居住地的承包地收回,按集體機動地管理,不列入這次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
11、婚嫁后承包地變化登記
在嫁入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其在原居住地的承包地不得收回,應按規(guī)定進行登記。若在嫁入地取得承包地的,應將其在原居住地的承包地收回,按集體機動地管理。
12、勞務輸出農民的承包地登記
不得以農民外出務工經商而影響承包土地登記。對于常年外出未歸、未委托代理人又無法聯(lián)系的外出人員,可按正常情況辦理登記,其承包地暫由集體視為機動地代為管理。
13、農戶間私下交易的承包地登記
凡是農戶間私下交易的承包地,仍按原承包戶確權登記。
14、其他方式承包土地的登記
以招標、拍賣、公開協(xié)商等方式承包的土地(“四荒地”),只簽訂土地承包合同,完善相關檔案,其登記頒證工作,不與家庭承包土地同時進行,待家庭承包登記工作結束后,由區(qū)里統(tǒng)一安排,按相關程序辦理。
15、外來人口承包地登記
對實行家庭承包的農村土地,承包方限于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其他集體經濟組織農戶、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都不能作為承包方,只能通過依法流轉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
16、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政策
一是維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wěn)定,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二是尊重大多數農民的意愿,正確處理國家、集體、農民三者的利益有關系。三是在穩(wěn)定承包經營權,引導依法、自愿、有償流轉。四是體現社會整體公平公正,對城鎮(zhèn)居民新增人員同樣沒有分配生產資源。
17、多戶混合一起地塊的承包地登記
對于面積比較大又便于分割的丘塊,重新劃定界線后確權到戶;對于面積比較小的丘塊,將面積劃為一個地塊,注明各個承包戶主的姓名和各自的承包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