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樣在印前制版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序。打樣可以檢查前面各工序的制作質量,同時打樣的樣張也是對后面大量印刷進行顏色跟蹤的標準。因此,打樣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各制版公司的質量管理與控制中重要的一環。
影響打樣質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拼版、曬版、顯影、上墨、擦水、實地密度、網點增大、打樣機的保養與維護、環境的溫濕度等等。這些因素中無論哪個出現問題,都會對最終的打樣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只有規范化、數據化的管理與操作才能在打樣過程中使網點的復制和還原達到要求,并為大批量的印刷提供合格的追樣樣張。
印刷打樣與原稿存在差異的原因
①透射原稿與反射印刷品的不同。透射原稿是用透射光來看的,而印刷品是用反射光來看的,觀視光源的不同,質量效果也就不同。
②染料成色與顏料成色不同。透射原稿是染料成色,而印刷品則是以顏料(油墨)成色,兩者存在顯色性的差別,故其質量效果完全不同。
③各自的密度范圍不同。透射原稿一般密度較高,其密度反差也大,而印刷品則受油墨和紙張結合能力的限制,其密度較低,密度反差也小,故此表現密度范圍的差距較大。即使反射原稿復制的印刷品,其密度范圍也有差距。
④連續調層次與加網層次的不同。透射原稿為連續調層次,是以微細的染料粒子組成層次,而印刷品為印刷網點組成層次,兩者在階調反映上存在一定差距。
⑤透、反射的視覺效果不同。觀察透射原稿在自然光線和人造光源下,其效果迥然不同,所以觀察原稿和印刷樣品要求在標準光源下色溫5000K,顯色指數在92以上的熒光燈下比較理想。因光線環境的不同其顯色效果也不同。
以上五點都是復制品不能完全還原原稿的基本原因。
打樣與印刷樣質量不一致的原因
①機械結構上的不同。目前大部分打樣機通常是平臺機,多是單色或雙色的,其印刷方式是圓壓平,在平印版與壓印滾筒之間轉移油墨(橡皮滾筒作為壓印滾筒),印刷紙張也是平放的,而印刷的時候通常使用單色、雙色或四色等復雜的印刷機,加壓是通過壓印滾筒與橡皮滾筒的圓印圓方式,印版也是包在滾筒上的紙張在承印時也是圓形的。
②印刷速度的不同。印刷速度有很大差別。印刷機每小時可印5000-6000紙以上,而打樣機最快只能打印200張左右。所使用油墨的流變特性(如粘度、流動度等)也不同,潤版液的供給方式也不同,這就影響到網點增大、重影等不穩定因素產生,因而產生階調再現性的差別。
③兩者墨跡疊印的方式不同。在印刷機上,第一色墨還沒有干時下一色墨就印上去了,而打樣機是前一色墨基本干了以后,再疊印下一色墨。
⑤ 印刷版版面設計與印刷要求不符,目前的上墨方式會引起版面某色調過多或不足。
⑥ 打樣與正式印刷多采用不同版材不同,由于耐印力的關系,曬版時曝光量有所不同,打樣版曬深、印刷版曬淺印刷效果自然不同。
⑦ 打樣與印刷用紙不同。紙張質量不同,接受油墨的能力不同,其吸收和反射光量也不同,必然印刷質量也不同。
為了確保客戶的印刷質量,維護甲乙雙方的共同利益,很多印刷廠作出下列規定:
1. 印刷品無打樣;
2. 提供彩色噴樣或數碼打樣;
3. 提供前印品樣(非本公司印制的);
4. 提供改版后但沒有重新打樣的樣張;
5. 提供覆膜樣;
6. 只提供色樣(如:色標、色值等);
7. 打樣用紙與印刷用紙不同,如:
(1). 光銅紙打樣,無光銅印刷,無光銅打樣,光銅紙印刷;
(2). 銅板紙打樣,膠版紙印刷;
(3). 銅板紙或膠版紙打樣,特種紙印刷(含牛皮紙);
(4). 銅板紙打樣,硫酸紙印刷;
(5). 銅板紙打樣,單銅紙印刷。
針對上述七類情況,要求客戶來廠監印或以本公司的印刷密度作為標準,來評定印刷品的質量。
打樣色彩問題
菲林及其所對應的打樣是減少誤差和節省您與我們成本和時間的最佳選擇。菲林所對應的打樣最接近印刷成品。電腦屏幕顯示的印品效果比實際的印品明亮許多,不能作為同等的參照物,所以要以印刷打樣為準。
這是因為顯示器與彩印紙品的色彩形成捷然不同。顯示器應用紅、綠、蘭的三原色原理發射光線形成圖象,這種色彩形成的原理被稱為RGB,它被廣泛應用于電視和電腦顯示器上。
彩色印品是把紅、黃、蘭、黑四色油墨印制在紙制品上來形成彩色圖象,這種原理被稱為CMYK,它被廣泛應用于四色膠印技術。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造成電腦顯示與印刷品的明顯差異,即顯示器的色彩標準。如果您的電腦顯示器未能正確進行校色,那么電腦顯示效果也會與已正確校色的電腦顯示器有較大的差別。所以請專業技術人員及時調整顯示效果,也是很有必要的。
印刷材料的不同也會使印刷效果呈現差別。通常來講:銅版紙比膠版紙的印刷效果色彩鮮亮的多。
以上各項準備工作可幫助您與我們減少各類可能出現的問題。加快交貨進程以避免出現增加成本的情況。
盡管如此,如果您缺少上述的每項工作或不太明白我們的建議要求,也請不必擔心,我們盡可能在各種條件下與您合作。只是請您盡可能提供您所能提供的全部文件;我們會在發現問題后隨時打電話向您咨詢以確認工作完滿完成。
軟打樣的概念
軟打樣也叫屏幕軟打樣,就是在屏幕上仿真顯示印刷輸出的效果的打樣方法。軟打樣通過使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和顯示器的相應轉換表來顯示復制品中最終出現的圖像的精確樣式。
軟打樣的優點
軟打樣是近幾年剛剛興起的一種打樣方法。由于其直接在屏幕上仿真顯示印刷輸出效果,因此具有直觀方便,再現靈活的優點,而且軟打樣不需要材料的損耗。自然而然的,軟打樣受到了圖像色彩校正人員的歡迎,也是以後技術發展的方向。
軟打樣的缺點
多年來,關于顯示器上顯示的顏色與被印顏色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使它們最為貼近地相匹配,人們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從經驗上,我們得知,如果生產鏈中每一設備都恰當特征化,并且嚴格控制周圍的照明條件,軟打樣就會非常精確。但是顏色準確性不是決定打樣方法可用性的唯一因素,軟式打樣缺乏某些應用所需的輕便性及耐久性,它不能在不同的照明條件下進行評價,也不能把它們拿在手上或掛在墻上。目前,存在于軟打樣中的最大的問題是仿真顯示的準確性有待進一步提高。現在專業級的顯示器的軟打樣系統質量已經有了保障,但在普通計算機上,顯示器仍然無法滿足軟打樣的質量。因此阻礙了軟打樣的普及及其發展。
屏幕校正與色彩管理
屏幕軟打樣的關鍵技術在于屏幕的精確校正和整個系統的色彩管理,其中屏幕校正就是對顯示器進行測試和調整,使其特性符合某種狀態的設備特征,或產生符合當前工作狀態的新的設備特征。而色彩管理系統將支撐監視器色域和打印機與膠印機色域中的顏色之間的相互仿真轉換。
1、套準線
3毫米為標準,不同的印刷機械和操作人員,可以適當減少。同時,右左兩側套準位為重點,咬口一側甚至可省略。
2、咬口
一般的印刷設備,咬口最小調至6-11毫米的范圍,教學時通常采用8毫米為準。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這兩項不需要我們制作,只是計算拼版面積時要考慮紙張大小。
比如:880*590的紙張,那么它的承印面積應減去套準線和咬口需的位置,理論上可印的面積是
590-8-3-3 * 880-3-3 =576*874
實際操作中,同理,只是紙張大小視具體情況而定,因為工廠里總是盡可能地多利用紙。
有些工廠如889*1194大度紙的對開可以達到889*597
3、出血位
出血是實際制作當中應該設置的,一般以3-5毫米為標準,為了方便計算和操作,通常情況下選擇各邊出血2毫米,實際為4毫米,當然邊界頁面的外側還是只有2毫米。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4、拼版的規則:
除了考慮到套準線和咬口的占位以及出血位的設置以外,印刷拼版的規則就是要盡可能的節約紙張。
要求熟記二類紙張的8種常用開法。
作業:設計一張廠牌,寬9厘米*高12厘米的大小,計算出最節約的拼版方式,最終完成拼版。
(最終的頁面大小應該是拼版結果群組的大小,且該尺寸應該是紙張可承印的面積,一般情況應該是一個毫米為單位的整數。)
印刷拼版工藝常識:
1、 如何拼版更有利于印刷品的墨色均勻?
應盡量避免在實地部分或暗調部分的中間有沿著滾筒旋轉方向的細長形空白天窗,應盡可能地將版面上細長方形的圖文沿前后方向擺放。由于印刷機的串墨能力是有限的,順著印刷滾筒旋轉方向的細長形天窗,印刷后天窗的上下兩端墨色會變深,嚴重影響印品美觀。如果這個天窗不在成品的形狀之內,可考慮將它補成與周邊相同或相似的網點或實地,或者在可能的情況下將整個圖案旋轉90°擺放。同樣交叉拼版時,相接的地方往往出現細長形的空白部分,對于這種空白部分,也應盡量用與周邊相同比例的網點或實地來填補。
2、 如何拼版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
對叉拼版;
將產品的空白或粘在里面的部分安排在叼口處(1cm~1.5cm),在縱向上采用單刀相連,同時在粘邊上加上各色版的色塊,一方面作為測量密度的控制條,另一方面對于某些油墨覆蓋率較小的色版,可以用來從墨輥上拿走多余的油墨,保證水墨平衡;
將規矩線由十字改成丁字放在貼近成品處;或將規矩線放在成品上將會被粘在里面,被折疊在里面的位置,或將規矩線放在將會被模切掉的位置;
綜合考慮拼數多少,印刷機規格、印刷數量、和紙張價格等。因為增加拼數雖然可降低印刷數量,但會增加制作膠片費用,增加開印前調試墨色和套準的難度,增加試印紙張的損耗。
多品種數量少的可以考慮在同一張版上進行拼排,但要注意不能互混,可以在粘邊或搖蓋處加上色塊,以便分開。
3、 如何拼版更有利于膠印套印準確?
套印精度要求高的產品主題部份在制版時要盡可能地安排在叼口處,因為紙張受壓印力作用下其寬度和拖梢處兩角的長度會有微量的擴展,壓力越大,伸展越多,以致成梯形,造成套印不準。
印數不多的高精度印品應用較小尺寸的紙張來印刷,因為印張越大,紙張因含水量變化和印刷壓力而導致的變形量就越大。
較厚的紙張要使用伸長率較小的纖維長度方向順著滾筒軸向來印刷,因為紙張纖維完全潤濕后,直徑增加量遠遠大于長度方向的增加量。(橫向進紙)
紙張在膠印機上的定位是由前擋規及側擋規確定的,前擋規控制紙張上下方向的位置,側擋規控制紙張左右方向的位置。從理論上講,叨口邊與側擋規相交的一角應該是套印最準的位置。而實際生產中,為了避免側擋規的對面產生嚴重的套印不準,應考慮將套準要求最高的產品部位放在紙張左右方向的中間部位。
4、 如何拼版有利于模切加工?
拼版時應盡量將紙盒邊緣會被粘住或處在不顯眼部份的那一邊放在叼口邊,因為平壓平自動模切時,需要將靠叼口邊的刀多敲幾個小口才能順利將成品從機器中拉出,敲破的小口又使邊緣不光滑,影響美觀。
兩拼之間應盡量采用一刀切的印后加工方式,如無法做到時一般至少要留4mm寬的排刀們置,并且每個產品至少要有2mm的圖案出血。
自動包裝線一般要求紙紋的方向與紙盒上最長的壓痕線相垂直,如果同時考慮在模切中改善壓痕線彌補也可以選擇最長壓痕線與紙紋方向平行的排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