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禪中國當代杰出的大寫意花鳥畫家、書法家、美術教育家。出生于山東省高唐縣李奇莊的一個貧農家庭。少年時,在民間藝人的影響下,走上了艱苦的藝術征途。
生平簡介
李苦禪,號勵公。1916年入山東聊城省立二中,從國畫家孫占群習畫,首先學畫荷花。是年作中國畫《貓》、《雞》和《鶴》(原系四條屏,現失一條)。1918年暑期,入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從徐悲鴻學炭畫,并受益于陳師曾、賀履之、湯定之等先生。次年,臨摹徐悲鴻的油畫《搏獅》。
1919年以聊城二中學生代表的身份赴京,參加“五四”以及“六三”愛國運動。后進北京大學附設的“留法勤工儉學會”,半工半讀。
1920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旁聽,攻讀中文。在北大,他聽了蔡元培、李大釗、陳獨秀、梁啟超、羅素(英國)等人的演講,還見到了日后聞名中外的人物毛澤東、徐特立等。
1922年考入國立北京美術學校(1934年更名為國立北平藝專)西畫系,靠夜間拉人力車維持生計,極其艱苦,同學贈他一個藝名為“苦禪”,自此以苦禪名行世。
1923年秋,拜齊白石為師,白日學習西畫,晚間抽空到齊家學習中國畫。
1924年在齊白石的精心培育下,他畫藝大進。在國立藝專成立“九友畫會”,九友分別是:李苦禪、王雪濤,王仲年、徐佩遐、孫公符、何冀祥、閻愛蘭,顏伯龍、袁仲沂。
1925年夏,北京國立藝專舉辦畢業生作品展,李苦禪展出了油畫《合唱》等和八幅大寫意花鳥畫,展出作品被林鳳眠校長及其他老師全部買走。
次年,畢業于國立藝專。應聘為北京師范學校與保定第二師范學校的美術教師。結識王森然,并成為終身好友。次年作水彩畫《宛平縣城》、《麥收》和《參觀陳列館》。作巨幅國畫《鷹杮圖》。 1926年齊白石的畫價大增,許多人假造他的畫去賣大價錢。李苦禪極其厭惡這種行為,寧可自己的畫一錢不值,也不去造假牟利。齊白石贈其詩云“苦禪學吾不似吾?!薄翱喽U不為(不造假畫)真吾徒。”
1927年5月22日,《晨報》副刊《星期畫報》第85號發表其作品《松鷹》,齊白石在畫上題道:“昔人學道有言一而知十者,不能知二者,學畫亦然。劣天分者見任何些數而一不能焉!愚者見一下如無一??喽U之學余而能焉,見一而能二也。白石題記。”圖下有編者語:“李英杰李君號苦禪,畫學白石而能變化,在藝術大會中佳構甚多,最得好評?!薄八囆g大會”指國立北京藝專春季藝術大會,由林風眠發起,提倡美育。與趙望云等人組織“吼虹藝術社”(全名為“中西畫會吼虹”)主要成員有李苦禪、王雪濤、孫之儁、侯子步、王青芳等。該社宗旨為“以中為體,以西為用”。該社首次聯展在北京中山公園水榭舉辦。
次年重要作品有中國畫《群魚鷹》,油畫《活動》、《和平之泉》、《群鬼》、《戰場之夜》、《愛的哲學》、《重心的象征》,《威尼斯的佩環》等,可惜這批作品歷刼難甚多,至今下落不明。
1928年與王森然結拜為兄弟,并應邀住在王森然西四石碑胡同的家中,二入朝夕相處,共同探討文藝。這段時期,李苦禪的生活比較穩定,在繪畫上有了突破性的發展。秋,與凌嵋琳結婚。次年,王森然為天津《大公報》創辦《藝術周刊》,曾大量介紹李苦禪和趙望云的藝術,引起社會的很大關注。4月14日,《大公報》發表其作品《慘淡京都》。11月23日,又發表作品《慘暮》,頗具版畫風格。7月1日,參加中西畫會在北海漪瀾堂舉辦的畫展。8月4日,《霞光畫報》推出中西畫會第二次畫展專刊,登載了齊白石對李苦禪的評價:“謹觀中西畫會諸君之作,皆筆情大雅,無女子見人有羞縮態度也,將來再行展覽,必有可觀耳??喽U之畫,比前度展覽會大進,何其令吾輩真可畏!一哂記之。白石山翁?!蓖瑫r還刊登了郝左春對李苦禪的評價:“藝術界革命的前驅”。次年,齊白石贈與李苦禪一本《齊白石畫集》;并在封面上題字:“苦禪仁弟畫筆及思想將起余輩……”
1929年吼虹畫社曾出版兩期《吼虹月刊》,后因經費緊張以及國民黨憲警的干涉而??_€編有《苦禪望云畫集》兩冊。次年,為齊門篆刻女弟子劉淑度作冊頁,齊白石在其上題道:“苦禪畫思出人叢,淑度風流識此工。贏得三千同學輩,不聞揚子恥雕蟲”。齊白石將弟子李苦禪比作孔子門下的顏回。次年,《李苦禪畫集》出版,由齊白石題簽。
1930年春,應林鳳眠之聘,赴杭州藝專任國畫教授,與潘天壽同事。二人朝夕相處,互相切磋大寫意藝術,兩位不拘陳法的藝術家結為好友。他將潘天壽的作品首次郵寄給居住北平的齊白石,同時與任教于藝專的法國大雕塑家羅丹的弟子卡姆斯基(俄國)相友善。在教學上,曾倡議合并中西畫系,以促進中西繪畫之融合。在杭州期間,結識張大千和京劇大師蓋叫天。
1931年在杭州國立藝專任教。
1932年在杭州國立藝專任教。次年作中國畫《魚鷹》、《游禽》、《喜鵲》等。
1933年在杭州國立藝專任教。次年作中國畫《墨雞》和《魚鷹》等。
1934年秋,在上海舉辦個人畫展。
1935年參加“一二·九”愛國游行示威運動。夏,與張大千重逢于北平。次年,家庭遭變,與凌嵋琳離異;改字為勵公。作《清供圖》贈王森然,齊白石題道:“英也過我?!?nbsp;
1936年以兼課與賣畫為生。1月,北平炳林印書館印刷出版了《李苦禪畫集》,內收他30年代初期作品17幀,王森然作序,藏畫者為:無數青山拜草廬主,亦即王森然。
1937年北平淪陷。偽“新民會”企圖拉攏李苦禪等社會名流為他們做事,被他斷然拒絕。此后,他辭去日偽“公立”學校教職,短期在私立美術學校教中國畫。當時,他主要靠賣畫為生,并參與中共領導的地下抗戰活動。
1939年5月14日,以“勾結八路軍”的罪名,與學生魏隱儒同時被日本憲兵逮捕入獄,遭刑訊28天,受到嚴刑拷打,但堅貞不屈,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出獄后拒絕偽職,并繼續參加愛國活動。次年,與學生魏隱儒、齊白石的弟子李榛在北平中山公園董事會舉行書畫聯展,作品銷售一空,生活上的困難暫時得到緩解。
1941年7月5日至7日,在北平中山公園舉辦畫展,展出作品50余件。
1942年4月2日至4日,與魏隱儒赴山東,在濟南青年會舉辦聯合畫展。其中,李苦禪展出的作品,計有《群鳩》、《松鷹》、《枯木蒼鷹》,《芙蓉小鳥》、《白梅喜鵲》,《鐵樹荔枝》、《蝶戀花》等64幅。11月,與李慧文結婚?;楹?,與魏隱儒,關友聲赴青島舉辦書畫聯展。
1945年抗戰勝利后,私立中國藝術專科學校復校于濟南,李苦禪任教務主任。
1946年被徐悲鴻院長聘為北平國立藝專國畫教授,并被推選為首屆“中國美術作家協會”常務理事次年,結識畫家吳作人和許麟廬。
1948年春,在北平中山公園的“來今雨軒”舉辦畫展。與曹隴丁在蘭州、西寧、臨洮等地舉辦聯展。
1949年解放前夕,與何思源(北平市市長)、徐悲鴻等北平文化界名流合力斡旋,呼吁和平解放北平,以保護古都文化遺跡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1950年受到不公正待遇,被剝奪了講課的權利,遂上書毛澤東主席。毛澤東主席即親自致信徐悲鴻,囑咐設法解決此事,并派秘書田家英登門代為看望。在李苦禪受打擊的日子里,許麟廬的“和平畫店”給了他許多溫暖。春,與齊白石、徐悲鴻、許麟廬在“和平畫店”聚會,以神來之筆作潑墨《扁豆圖》,贏得大家拍案叫絕。秋,為許鱗廬母親壽辰作《雙雞圖》,齊白石在此畫上題道:“雪個先生無此超縱,白石老人無此肝膽”。
1951年調民族美術研究所任研究員。因自愿報名于土改工作,被派往四川江油參加土改工作隊,在一農民家里發現一失蹤已久的戰國青銅重器,向上級打報告,有關部門立即將之運回北京,挽救了這一稀世珍寶。土改后回京憑記憶作山水畫《劍門關一瞥》贈張守常,畫家一生很少作山水畫,此為其中極珍貴之一幅。
1956年夏,應邀去北京大學美術社講學。廣獲好評。
1957年9月16日,齊白石逝世,悲痛萬分。
1961年應邀赴青島、濟南、煙臺、蚌埠、合肥等地舉辦畫展和學術講座。
1964年在中央美術學院受到不公正批判。
1966年“文革”開始,因被誣為“反動學術權威”而遭殘酷批斗和查抄,被關入“牛棚”,受盡折磨,絕不屈服。即使在“牛棚”中,他也從不間斷站樁等練功,對光明的到來仍不失信心。
1969年“造反派”逼他違心承認在抗戰時期曾有失節行為,他憤然寫下了保證書,以反擊“造反派”對他的污蔑。
1970年被強令下放到河北省磁縣“五七”干校“勞動改造”,多次暈倒。
1971年因病回京,被指令在中央美院傳達室看門,不久即退休居家。老人孤身一人在京,生活極度困難。
1972年周恩來總理指示抽調一批畫家為賓館和駐外使館作陳列畫,李苦禪也在其中,三年中為國家義務作畫三百余件。
1974年被“四人幫”打成“黑畫家”,遭大會批斗四次,但他憤憤不平,暗地里照畫不誤。
1975年他預感到“四人幫”之流的末日就要來臨,揮毫畫了《白菜江蟹圖》,以白菜自喻,以“江蟹”諷喻“四人幫”。
1976年粉碎“四人幫”,恢復名譽和教授職務。
1977年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盡義務為文化部中國畫創作組(中國畫研究院之籌備機構)作畫二百余幅。
1979年為人民大會堂作巨幅《松鷹》和巨幅《盛夏圖》(與其子李燕合作)。
1980年為人民大會堂西藏廳作巨幅《墨竹圖》。此系自唐代有畫竹以來首件最大篇幅的畫竹之作。隨即又畫了同樣篇幅的第二件墨竹《勁節圖》。任全國政協委員(特邀)。參加《中國花鳥畫》和《苦禪畫鷹》、《苦禪寫意》三部科教影片的拍攝,貢獻出一生的寫意技法。12月6日,應邀赴香港舉辦“李苦禪、李燕父子書畫展”,并在港講學。12月13日至19日,“李苦禪,李燕書畫展”從香港移往九龍尖沙咀博雅畫廊繼續展出。《李苦禪畫集》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問世。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他出版的第一本大型畫集。由弟子龔繼先任責編,他對此甚為滿意
1981年被選為“中國畫研究院”委員。完成巨幅國畫《盛夏圖》,氣勢磅礴,豪情萬丈。這幅作品用四張“丈二匹”聯結而成,面積約有21平方米,堪稱中國大寫意花鳥史上的奇跡。參加教學片《苦禪寫意》的拍攝。到漓江寫生作畫。
1982年赴深圳,珠海、廣州、蘇州等地參觀。在深圳特區參觀時為《特區文學》寫了觀感,并題字“人杰地靈,振興有望”。在蛇口留下“振興中華,由南啟北”的題詞。
1983年1月13日中國美術家協會,美協北京分會及中央美術學院在北京飯店聯合舉辦大型茶話會,慶祝老人86歲壽辰,并祝賀其從事美術教育工作60年。首都美術界畫友和其他各界人士100多人出席了會議。6月5日,與李燕合作《哺幼圖》,他畫竹石并題字,此為他生前所作的最后一幅畫。6月8日,應邀為日本長崎孔廟書寫儀門對聯:“至圣無域澤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間”。6月11日凌晨,因心臟病突發逝世。
作品評價
他的作品繼承了中國畫的優良傳統,吸取石濤、八大山人、揚州畫派、吳昌碩、齊白石等前輩的技法,并融中西技法于一爐,滲透古法又能獨辟蹊徑,在花鳥大寫意繪畫方面發展出了自己獨到的特色。具有筆墨厚重豪放,氣勢磅礴逼人,意態雄深縱橫、形象洗練鮮明的獨特風格,樹立了大寫意花鳥畫的新風范,長屏巨幅更為世人所矚目。
李苦禪先生筆下的花鳥世界,渾厚、平實而妙得天趣。他經常以松、竹、梅、蘭、菊、石、荷花、八哥、鸕鶿以及雄鷹等等作為題材作畫。他用自己獨到的審美觀點與豐富的表現手法,創造出許多形神兼備、千姿百態的藝術形象。他筆下的花鳥,既有一定寫實的成分,但又不是對自然物象純客觀的描摹,而是高度凝練之后的再創造。在看似隨意中蘊含著樸拙之氣,在自然含蓄中蘊含著陽剛之氣,他的運筆線條如行云流水,蒼勁樸拙,筆法凝練簡約,卻意趣盎然。筆墨縱逸豪放、雄健磅礴。他駕馭筆墨的能力,駕馭寫意技巧的能力是驚人的。對于他來說,畫幅越大就越能自由揮灑。他的作品尤其到了晚年,愈加返樸歸真,雄健蒼勁,筆墨揮灑中已經達到了“筆簡意繁”的藝術境界。
他將西方雕刻、繪畫方法、精神融入國畫教學。并率先將京戲作為“傳統美學與文化藝術之綜合”引進美術教學之中,親自粉墨登臺,現身說法,誠如當年《晨報》所評:“年來北方藝壇上創造派的先鋒,異幟獨標,要算這位大名鼎鼎的李苦禪先生?!?
藝術成就
20世紀前期,我們中國美術運動的中心,一個是上海,一個是北京,還有一個比較晚一些的是杭州??喽U先生當時正好是在這三個地區都生活過,工作過。他早期的藝術實踐,就跟當代我們中國美術發展——往前推動,正在開動的時候融和在一是起了,他在這里邊起了重要作用的。他不是站在保守的那一面,而是站在革新的一個方面??喽U先生的藝術里邊作為一種知識的結構,他是有中國傳統,有西方的藝術觀念。
他把一個很廣博的東方的背景都融入了他的藝術觀念、藝術的創造中了。所以我覺得苦禪先生的藝術,在中國當代的中國畫壇,他是一個非常杰出的代表,放在歷史長河中他也是非常杰出的。
相關展館
李苦禪紀念館
李苦禪紀念館位于山東濟南趵突泉公園的萬竹園內,共有18個展室、160余間房屋常年展出大師遺作和生前收藏的書畫文物400余件,其中有《紅梅怒放圖》、《晴雪圖》、《墨竹圖》、《盛夏圖》等精品。李苦禪84歲高齡時繪制的巨幅《盛夏圖》面積達21平方米,在寫意花鳥畫史上是罕見的。
李苦禪藝術館
山東省高唐縣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也是國畫大師李苦禪的故鄉。2006年9月15日,山東省高唐縣投資2000多萬元興建的李苦禪藝術館對外開放。藝術館再現大師生前起居住所。李苦禪藝術館位于山東高唐縣城中魚丘湖畔,占地10畝,總建筑面積4782平方米,建筑總高度為17.9米。周邊湖水環抱,禪寺在前,廣場在后,兩側是書畫一條街、名家書畫會館和博物館,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藝術館建筑造型極具漢唐風韻,屋頂為廡殿形式,外墻飾仿青磚面材。其室內裝飾部分,延續了建筑外檐的風格,在滿足現代展示功能的基礎上,運用簡約的現代設計手法;色彩上以黑、白、灰為基礎色,結合新工藝、新材料,把傳統元素充分詮釋演譯成適合現代人審美習慣的視覺形式,創造一種文儒清雅的人文空間,使藝術館成為人們陶冶情操、學習觀摩的藝術交流場所。李苦禪藝術館共分地上2層,半地下1層,有9個展廳(包括2個恒溫恒濕展廳)、5個畫室、1個報告廳和1個藏畫庫,是國內一流、山東省內檔次最高的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