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得高血壓的老人不在少數,老人們在平時也挺注重血壓的監測,也會吃藥進行血壓控制。
福州的老肖兩年前被檢查出得了高血壓,平日里也會重視血壓的監測,血壓高就吃吃藥,血壓不高就停幾天。
同時,老肖還會跟著社區的大伙一起買買「高科技」的保健產品,老肖說,這些血壓不調皮了吧~
誰曾想,最近總覺得頭暈,晚上還睡不著覺,還經常忘事。老肖的兒子趕緊帶去醫院檢查,被診斷出「慢性腦供血不足」,同時醫生批評了老肖,得了高血壓,還不注意控制,這腦供血不足的情況就是和長期的高血壓控制不佳有關系。
哎呀?這是咋回事呢?
何為慢性腦供血不足?
腦供血不足,這要和大伙解釋一下。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并不是一個疾病,而是一組癥狀的俗稱。
主要就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腦部血液供應不足情況,因不能腦組腦細胞的需要,引起的輕度功能障礙。
腦供血不足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我們常說的「腦梗死」和「老年癡呆癥」就是由于腦供血不足引起的,在中老年人群中尤其會發生。
腦供血不足情況:
主要癥狀:頭痛、頭暈、失眠、記憶力減退
持續時間:2個月以上
腦供血不足都是由哪些情況引起的?
其一:腦血管粥樣硬化
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情況長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并且有酗酒、吸煙、久坐不動等壞習慣,都有可能會導致血液的粘稠,甚至還可能會出現血管壁斑塊、血管炎癥等。這些情況都會導致腦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使得血管變窄,腦組織的供血也會相應減少。
其二:頸椎病變
從頸椎通過的動脈可能會影響大腦供血,當頸椎發生病變時,會導致這些血管受到壓迫,進而對腦補血液的供應造成影響。
其三:心血管疾病
部分的中老年人有心梗、心衰等心臟疾病,心臟向大血管的射血功能減弱,體內血壓循環量不足,因此并不能蠻須腦供血供需求。
中老年人降血壓不要一味求快、求低,不僅高血壓是危險的,低血壓也是很危險的。當血壓低于 90/60 mmHg 時,腦血流量會明顯受到影響,產生不適感。
體質瘦弱或者長期素食的中老年人同樣會產生血壓偏低的情況,會出現頭沉頭暈等不適感。
腦供血不足要如何預防?
1、血壓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高血壓藥控制,低血壓也不能忽視,所謂血壓控制是要將血壓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65 歲以上者:血壓控制在 150/90 mmHg 以下,沒有不舒服癥狀再降到 140/90 mmHg 以下。
80 歲以上者:不低于 130/60 mmHg 即可。
2、血糖血脂的控制
中老年朋友尤其要重視血糖血脂的檢測,即使沒有高血脂、糖尿病等,也要每半年或者一年檢測一次。
已經出現血糖和血脂異常的,要規范用藥、進行生活方式的調整。注重血糖的控制。
3、均衡飲食
五谷雜糧、新鮮瓜果、薯類等;控制油、糖、鹽的攝入;戒煙限酒。
4、頸椎健康要保持
經常做做頸部放松活動,具體做法:前后左右,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自牽拉3~5秒。
提醒:進行頸椎活動會頭暈或者有嚴重頸椎病的人還是不要做這項運動了。
還有,不要當低頭族,不要總是玩電腦往手機!
5、保持有效量的運動
活動過程中感覺心跳稍快但說話又不吃力,說明活動適量。
快走、慢跑、散步、太極拳等都是很好的鍛煉方式。
每次至少 10 分鐘,每天總計 30 分鐘或以上,每周至少鍛煉 5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