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
機智勇敢且武藝高強
小說一開始便寫到他的出生:是秉承“天地精華”而生的石猴,剛一出世便身手不凡,在群猴中充分展示了不一般的智慧和膽量,為群猴找到了水簾洞這樣一個安樂窩,自己被推為美猴王。但他并沒有就此安于現狀,反而整日憂心忡忡,最終決定訪仙求道,樹立其遠大的目標。途中,他穿人衣,學人禮,說人話,一路上搖搖擺擺走過,也沒引起他人的注目,可見他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拜師后,由于他勤奮又天資聰慧,所以學會了七十二般變化和筋斗云等高強的本事以及長生不老的法術。回花果山后,組建了自己的王國,還到龍宮索寶得到威力無比的如意金箍棒,更是本領大增,大鬧地府,以及到后來大鬧天宮,天神輪流出戰,都沒有辦法贏得了他,即使二郎神捉住了他,也砍不了他的頭;把他投到太上老君的丹爐里面煉了四十九天,不但沒燒死他,還賠上了老君的丹爐,最后反而煉出他一雙火眼金睛。取經路上,更是處處表現了他的機智與勇敢。所以唐僧說:“別人膽大,還是身包膽;你的膽大,就是膽包身。”
幽默詼諧
由于孫悟空在智力和武藝上遠遠超出對手,所以常常不屑于以嚴肅認真的去對待或者義正詞嚴的去聲討對方,特別是對那些妖魔。孫悟空往往以“孫外公”“老子”自居,對妖精則稱為“我兒”、賢甥。遇到法力強的妖怪也不改其詼諧,如獅駝山老魔吧他吞到肚里,他還調侃妖精說:“你這妖精,甚不變通,我自做和尚,十分淡薄,如今秋涼,我還穿個單直裰。這肚里倒暖,又不透風,等我住過冬才好出來。”車遲國斗法,虎力大仙與他賭砍頭,他拱手高呼:“國師,恕大膽,占先了。” 角力大仙與他賭剖腹剜心,他說:“這幾日腹中作痛,想是生蟲,正欲借陛下之刀,拿出臟腑,洗凈脾胃,方好上西天見佛。”養力大仙與他賭滾油渦,他笑答: “多承下顧,小和尚一向不曾洗澡,這兩日皮膚燥癢,好歹蕩蕩去。”
對待自己的師傅師弟,他也一樣幽默詼諧。如對八戒的戲弄調侃。當然這是出于善意的。
仁義忠誠
所謂仁義,是儒家的道德觀念。在孫悟空身上我們可以見到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早在剛出生時,他就能引用儒家經典讓群堠言而有信的推自己當王。唐僧救他出兩界山,他向唐僧拜了四拜,這在古代是最重的禮。后來,他也十分尊敬、孝順師傅。五莊觀偷吃人參果,鎮元大仙要鞭打唐僧,他搶先將過錯攬在自己身上,寧愿自己愛打,也不愿意讓師傅受罪。而且他對唐僧還十分忠誠,唐僧不辨是非,不分人妖,往往錯怪孫悟空,趕他走,他十分難過,還向師傅行禮拜別,臨走前還囑咐師弟好好保護唐僧。一旦唐僧需要他相救,孫悟空總是毫不遲疑的回來。連白龍馬都說“他是個有仁有義的猴王。”在孫悟空的身上,處處閃耀著仁義的光輝。對師傅如此,對他人也因為他具有正義感,做了許多善事。如取經途中,在比丘國救嬰兒,鳳仙郡降甘霖等。
自傲好名
因為本領高強,所以孫悟空十分自傲,有時候對傳統的禮法制度極其蔑視,不愿意受到任何束縛,所以他對天上人間的帝王權貴毫不尊敬,見玉皇大帝常常是唱個諾,嘲笑如來是妖精的外甥,對太白、老君直呼老官,經常扯著土地、城隍的胡子威脅恐嚇。又極度自尊,當聽說弼馬溫只是個不入流的小官,便感到受了莫大的愚弄和侮辱,于是推倒桌案,打下南天門。封為齊天大圣,王母娘娘的蟠桃會還沒請他,于是他攪翻了蟠桃會,又跑回花果山。
孫悟空重品節、好虛名。他曾在紫朱國對八戒說: “老孫只要圖名,那里圖什么寶貝?”他的許多行為都夾雜著揚名的動機。在與妖怪打斗時,他顧及名聲,不愿意使一些“壞了名頭”的手段。即使是小的細節,也處處留意。如七十八回他到魔窟救老豬,豬八戒要從后門走,孫悟空卻認為:“后門里走,可是長進的?還打前門上去。”說著就從前門打將出去。顯示了的英雄品格。但有時候不免拘泥。如七十二回盤絲洞里的蜘蛛精們在泉水中洗浴,被孫悟空發現了。這正是消滅妖精的好機會,但他卻認為這樣做回“低了老孫的名頭。”因為不肯動手,所以引起了更大的麻煩。他的好名甚至嚴重到他對自己曾是妖怪的經歷也毫不忌諱,因為當時他太有名了,所以后來難免要沾沾自喜,“你去乾坤四海問一問,我是歷代馳名第一妖。”連妖精里的排行也要爭。對自己大鬧天宮而獲得的名聲與威望,老孫更是得意,動不動就拿來嚇唬路途中的妖精們。
推薦百科
美胸百科兩性健康性愛常識青春期瘦身百科購車搖號攝影百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