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評價心理健康的標準有許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七個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維力和實踐活動能力等的綜合。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標準。
2、情緒協調,心境良好:情緒在心理異常中起著核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情緒穩定性好,具有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以保持與周圍環境動態平衡的能力。
3、具備一定的意志品質:健康的意志品質往往具有如下特點:目的明確合理,自覺性高;善于分析情況,意志果斷;既有現實目標的堅定性又能克制干擾目標實現的愿望、動機、情緒和行為,不放縱任性。
4、人際關系和諧:和諧的人際關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其表現:一是樂于與人交往;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獨立而完整的人格;三是能客觀評價別人,友好相處,樂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積極態度多于消極態度。
5、能動地適應環境:對現實環境的能動適應和改造是很積極的處世態度,與社會廣泛接觸,對社會現狀有較清晰正確的認識,其心理行為能順應社會文化的進步趨勢,勇于改造現實環境,以達到自我實現與對社會奉獻的協調統一。
6、保持人格完整:人格是個人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養健全人格。
7、符合年齡特征:心理健康者應具有與同年齡多數人相符合的心理行為特征。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經常嚴重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快的結果,這就是人們的環境適應能力,往往標志著一個人的精神活動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