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手動擋司機,手動擋為主,自動擋為輔。開車五年來,除了在高速因為堵車被后車追過一次尾之外,只有一次輕微事故,駕駛技術不說特別好,但是可以做到我開車,家人不用拉扶手,可以安心睡覺。在此,分享五年來的駕車心得,說的不好的地方,歡迎大家評論補充。
啟動車前,繞車檢查一圈
每次啟動車前,繞車檢查一周是個很好的習慣,可以避免隱患。檢查的東西,一是輪胎,看看四個輪胎氣壓是否正常,若是四個輪胎不一致,大概率是漏氣了,該補胎補胎。二是車窗,看看里頭有沒有被塞小卡片,一旦不注意,開窗的時候小卡片掉進去,異響,爛在里面卡住車窗升降機要花錢修。三是車頭,看看車牌上有沒有貼上東西,一旦不注意開著被遮擋號牌的車出去,12分就沒了,還要被罰款,現在探頭到處都是,不用走多遠就沒了。四是聽聽發動機艙有沒有異響,尤其是冬季,很多貓啊狗啊喜歡跑到還有余熱,還密不透風的發動機艙避冬,一但不注意,貓啊狗啊受驚被車壓到,好歹是條小生命,心里總不舒服。
上車檢查檔位
上車檢查檔位,對于手動擋車很重要,因為手動擋在熄火后換擋檔桿不用踩離合,就可以很輕松的推出空擋,實測我家二歲娃一屁股就能從空擋換到三檔。如果不檢查當前檔位,很多人都沒有踩離合打火的習慣,打火那一下車往前沖,難免撞到什么。而且這種帶檔打火,對于發動機起動機的傷害是比較大的。
不用刻意熱車
很多新手應該聽說過“熱車”的說法,所以啟動發動機之后還會等個幾分鐘才開走。這種做法,只在使用化油器的老車上有必要,對于現在的電噴,直噴出,除了增加怠速油耗,增加怠速積碳外沒有別的用處。不過,對于那種室外溫度零下十幾度的地方,適度熱車才是有必要的。
對于絕大多數新手來說,正確的做法,就是啟動車后,系好安全帶,通過內外后視鏡觀察周圍確認安全后,就可以出發了。
車輛冷啟動后不要立刻激烈駕駛
車輛冷啟動的概念,保守一點是指車輛熄火后三小時后再啟動。冷啟動后,用于發動機潤滑的機油還沒有潤滑到位,這時候高轉速激烈駕駛,會加劇發動機磨損,影響發動機壽命。
正確的做法是,車輛冷啟動后,在二分鐘之內,將發動機轉速保持在2000轉以內,避免高轉速,正常駕駛即可。切忌不要起步求快,一腳油門把發動機轉速拉到4.5千轉,甚至逼近紅線。
熄火后不要依靠蓄電池在車內聽歌
我曾經在老家過年的時候,在熄火的情況下,呆在車內放著車載MV在車里聽歌,感覺非常舒服,覺得這是個人的私密空間。結果第二天要出門的時候發現電壓過低,發動機打不著了,等了二個小時才等來搭電救援,耽誤了事。
家用轎車,只要是汽油車,蓄電池都是很小的,而車內的音響喇叭,50~120W不等,用不了多久蓄電池就虧電了。正確的做法,是熄火后不要用車內需要用電的設備,呆著就行。如果確實喜歡,建議買新能源車,隨便浪。
加油請加推薦標號的汽油
現在的汽車,在說明書,油箱蓋等地方都注明了這款車適合加什么油,這是依據發動機的壓縮比,熱效率等東西決定的,可以在動力跟油耗之間取得一個最好的平衡。
如果該加92#的加95#,除了自認為得動力增強,噪音減低外,只剩油錢更多了。該加95#的加92#,動力變弱,噪音,震動增加,排放惡化是實打實的。所以,千萬不要亂加油,論專業程度,我們比不過車企的工程師,還是跟著說明書做比較好。
按時保養,使用正規,合格零部件
車輛要想用的長久,保養必不可少,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根據保養手冊上的保養周期去做。保養手冊上的保養周期雖然有較大的冗余,比較費錢,但是絕對可以保證車輛不會因為保養不當出問題。反而不按時保養的人,車輛壽命不知不覺減低了而不自知。
保養的時候,也必須使用合格的零部件,最好使用4S的官方零部件,質量有保證。若是外購,請認準旗艦店這種有良好口碑的平臺,切忌貪小便宜。
開車必須專心,切忌三心二意
我唯一一次事故,就是在市區堵車的時候,起步時東張西望看著外面,沒注意前方突然踩了急剎。雖然當時下意識的踩了剎車離合,但是車頭還是頂住了前車的屁股,最后發現我車的車牌螺絲,在前車屁股上頂了一個芝麻大的黑點。雖然沒大事,但是還是私了賠了200塊錢,還耽誤了不少的時間。
所以,開車的時候,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打起精神,眼睛看著車前。避免跟人聊天,聊天容易分神。吃喝東西盡量叫別人拿,我曾經有一次高速開在快車道,就低頭幾秒鐘拿了一瓶東鵬,車頭已經差點撞護欄了,當時一把把方向拉回來,驚醒了一車的人。
開車顧前也要顧后,學會防御性駕駛
我唯一被撞的一次就是因為后車追尾,當時只顧看著前車,卻沒注意后車已經剎不住撞上來了。最后修了七千多塊,耽誤了半個月時間。
開高速的時候,遇到前方堵車,要立即打開危險報警燈,并多次輕點剎車亮起剎車燈,讓后車注意到。剎車的距離要離前車較遠,為的就是后車一旦剎不住還可以往前開開,免得被撞。切忌不要等到離前車不遠再剎車,因為你剎得住,不能保證別人反應過來也剎得住。
如果是市區這種低速路段,遇到擁堵需要剎車的時候也要留出夠長的剎車余量,既給自己留,也給后車留。
不要搶燈
紅綠燈黃燈閃爍的時候,千萬不要為了快這一二分鐘,大腳油門搶燈,因為撞到突然竄出來的電動車的幾率非常高。
現在在市區開車,會發現很多不守規矩的電動車,尤其是那種爭分奪秒生怕超時的外賣電動車。這些道路參與者,沒牌照,不用守交規,看到黃燈就默認到了紅燈了,刷一下就沖出去,若是在遇到一個搶黃燈的司機,那后果很嚴重。
正確的做法,就是減速剎車,等綠燈再走,安全到家比搶那幾十秒更重要。
遇到視線盲區必須帶剎車減速行駛
開車的時候,遇到視線盲區必須減速慢行。這種視線盲區很多,比如道路急彎的盲區,房屋,巷道阻礙視線導致的盲區,路邊停了車,或者大車高大阻礙視線帶來的盲區。
遇到這種情況,切忌快速通過,正確的做法,是必須松油門,腳放在剎車是慢慢通過,同時打起精神,隨時準備剎車。在司機看不到的地方,如果有人,有車,有電動車要出來,他們也是看不到即將開過來的車的,一旦雙方都沒準備,出事的概率很大。
正確使用燈光
車上的光源分為遠光燈跟近光燈,開車上路要合理使用燈光,免得被人罵。
近光燈一般會有透鏡,照出去的光線是低于對向車輛駕駛員的眼睛的,大概會照在車輛引擎蓋的位置。這種光,照不遠,也不會晃到對向駕駛員,所以經常在有路燈,會車,夜間近距離跟車,暫時停車時使用。
遠光燈的光線比較散,照射范圍又長又寬,適合在漆黑的環境中使用。如果對向來車,不能使用遠光燈,近距離跟車,會車,也不能使用遠光燈,會晃到別人眼睛。開在路上,如果遇到對方不合理使用遠近光燈,可以利用爆閃的方式提醒對方。
下車的時候,觀察周圍安全后再下來
這點無論是前排還是后排都需要記住,下車的時候要看看后面有沒有來車或者來人。如果突然從內開門,外面的人是沒辦法預判的,到時來不及就會被巨大的門板給干倒,到時車主就是全責。
同時,周圍有車時,開門時還要注意分寸,不要哐的一下把門推開,很容易砸到別人的車,砸出點點來又要賠錢。
切忌雨天快速壓水坑
下雨的時候,去到不熟悉的地方遇到積水坑,要小心比如,讓不過去就減速低速通過。因為下雨積水,人在車里是不知道水坑到底有多深的。一旦遇到深坑,輕則輪胎被干爆,重則底盤被磕,斷軸也不是沒可能。
下坡時切忌空擋滑行
在下坡的時候,車輛在慣性的推動下會越來越快,這時候如果用空擋滑行,雖然可以省油,但是風險很大,最常見的就是剎車頻繁剎車導致剎車熱衰竭后剎車失靈。
正確的做法,如果是手動擋,就掛入低速檔行駛,如2檔,3檔,利用發動機制動避免剎車過熱失靈。
自動擋車,可以掛入S檔或者進入運動模式,或者掛入L低速檔,有陡坡緩降配置的就把陡坡緩降用上,切忌換到空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