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遺君明珠
-1-
當了多年老師,見到過無數家長,其中有兩類讓人可氣又可恨,簡直哭笑不得。
一類是有錢的。張口就是,有時間請老師們瀟灑瀟灑,閉口就是,找幾位老師給孩子補補課,錢不是問題,花多少無所謂。
另一類是有人的。不是通過七拐八拐的途徑和班主任攀上關系,就是認識學校的哪位領導,或者牛氣沖天干脆就和教育局長稱兄道弟。看那樣子,仿佛自己把關系鋪到位了,孩子就一定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每逢此時,我都在滿臉堆笑的同時,心里暗暗叫苦:拜托大哥,你和領導那么熟,難道不知道校長還在為管自己的孩子發愁,局長的公子也沒考上好大學么?!
這兩類人的孩子,往往是最難管的,也是各方面習慣都最差的。
-2-
有些事,不是花錢能買來的,也不是用權能壓來的。否則,錢多者、官大者,他們家的孩子豈不個個都是學霸,人人都是俊杰!
教育不是做生意,錢越多生出來的錢就越多,教育也不是在官場,認識的官越大提拔得越快。教育有教育的特殊規律。
其實,教育更像是農民種自己的承包地,播種、施肥、除草、打藥、收割,都得親力親為,不能假手于人,更不能撒手不管。否則,收成不會太好。
-3-
就像是那則《農夫與云雀》的寓言說的那樣:一窩云雀住在莊稼地里,莊稼成熟了,農夫說明天想請鄰居們來收莊稼,云雀媽媽不著急搬家;農夫說明天想請親戚來收莊稼,云雀媽媽也不著急搬家;農夫說明天自己開始干,云雀媽媽馬上帶孩子們飛走了。
自己親自去干,才最有執行力,才會收到最好的效果。指望別人,沒用。
教育孩子可比收割莊稼復雜多了。如果你真的有錢、真的有權,收割點莊稼倒不是難事,雖然,那樣肯定也會損失點收成。但再多的錢,再大的權,也不能找人代替你來教育孩子。很多時候,你花了錢、用了權,卻很可能把孩子給毀了,這實在不太劃算。
-4-
保姆給得了孩子照顧,給不了親情;請家教教得了孩子知識,培養不了他的習慣。父母的責任,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任何東西都換不來。
誰也不會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對你的孩子。退一步說,既使別人真的想那么對你的孩子,客觀條件也不允許,缺少了那份血緣關系,交流起來總是隔著一層。而那一層,卻在教育中至為重要。
家長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老師。過于迷信錢或權的力量,忽視身上的責任,很可能會耽誤了孩子,最終自己也后悔不迭。
-5-
更重要的是,作為父母不親自教育孩子,不但會讓孩子失去最佳的教育環境,也會讓家長失去人生最珍貴的快樂。
要知道,伴隨孩子的成長,見證他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這是為人父母最幸福的事情,我們不應該放棄這種幸福。
但遺憾的是,很多家長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知道辛辛苦苦為孩子掙錢,他們知道想盡辦法為孩子積累人脈,卻把最重要的教育托付給他人。他們不知道,我們最大的財富是孩子,是親情,而不是人民幣或美元。
真心奉勸家長們一句:千萬不能把孩子的教育寄托在別人身上,因為,孩子是你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