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的某些重要時刻
以及在這些時刻里生活著的人們
總讓我們心生眷戀
今天,十點君要和大家分享
一位帥哥尋茶的故事
“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迎娶白富美?!北緛恚掌械男』镒拥娜松鷳撌沁@樣的……畢竟11年前的他,還在戴爾公司亞洲總部當項目主管。
可是11年后的今天,他沒有變成西裝革履、光鮮霸氣的職場“老干部”,而是成為照片里那個毫不起眼、一身土味的“土人”。
我們來聽林玉成自己說吧
▼
我是林玉成,來自福建安溪的茶三代。從我爺爺年輕的時候開始,我們家就和茶結下了不解之緣。種茶、制茶、賣茶,當然也喝茶、品茶,可以說一日不可無茶。在這樣一個以茶為生的家庭環境中長大,不愛茶?那是不可能的。
大學畢業后,像多數人都會選擇的那樣,我去了戴爾公司當起了高薪白領。十年前那會兒,戴爾還是全球100強,然而第4年的時候,我就已經厭倦了那種刻板的職場工作,我主動從戴爾離職,風塵仆仆地回到福建安溪的山村老家,準備事茶。
都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間就會過得特別地快。做茶、賣茶,一晃,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年就這么過去了。這十年里,我跑遍中國各大知名茶山茶廠,“舊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都有我的足跡。
為了找茶,我常?!巴媸й櫋薄K詧F隊小伙伴們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老板又去哪兒了?
尋訪布朗族村落,竟意外遇見了它
2014年7月份,我又“失蹤”了,這一次,我失蹤了整整八個月!搞得其他人大驚失色,以為老板卷款而逃了……
好吧,其實這8個月,我和幾位小伙伴“泡”在了云南西雙版納的布朗族村落。
布朗族,這個位于中國西南的古老土著名族,是世上最早種茶的民族之一 ,世世代代以茶為生。
這里對于普洱茶商來說并不陌生,許多普洱藏家珍藏的上等班章、班盆、賀開都出自這里。我決定,就在腳下的布朗村落安營扎寨,挨家挨戶地拜訪。然后轉過頭幸災樂禍的問道:“你們都做好跑斷腿的準備了嗎……”
我自詡是愛茶、懂茶之人,但來到這里,才切身感受到,對布朗族人來說,茶可不是簡單的飲料,而是生活和信仰的一部分。
布朗族人認為茶樹有魂,所以特別敬重茶樹。在當地,我目睹了那棵被稱為“茶樹之神”的老茶樹。據說此樹已經一千五百多年了。茶樹面前放著三個大竹筐,里面盛滿經常來祭拜的村民們供奉的食物。
雖然以前在照片上見過類似的茶樹王,但當我站在樹下,親眼所見,仍不由得心生敬畏。
布朗族有8萬余人口,分布在八百多個寨子,每個寨子少則二十幾戶人家,多則一百來戶人家。當我們挨家挨戶拜訪到第627個寨子時,我們遇到了,貴人。
這位貴人就是我們在拜訪干寨村時,遇到的布朗老茶農朋友——巖(讀ai)寶大叔。
當時正巧趕上他們家小兒子十歲生日。為了招待遠道而來的我們,巖寶大叔熱情地拿出了他們自家壓制的普洱茶磚。
我看見茶磚從一個老舊的箱子里拿出,每塊茶磚都用當地手工的草紙包著,開封時,一同呈現的還有一塊失去光澤的竹牌,上面簡潔工整地寫著:
“二零零四年正月廿八,巖晚新成為我們家的新成員?!?/strong>(為了表示對當地人的尊重,我沒有拍照)
原來,當地人至今仍保留這樣的傳統——孩子出生時,他們會將孩子的姓名與、出生年月日寫在竹牌上,然后與當年制作的茶磚一起收進箱中,用一種儀式的方式作為紀念。
我當時聽完,心里咯噔一下。布朗老茶農家的生日,和我們今天看到的太不同了,沒有熱鬧的派對,沒有蛋糕,沒有玩具。就是一塊磚,一壺茶,一些自家做的點心,一家人坐在一起家長里短,沒有人摳手機、玩ipad。
布朗族人喝茶的方式也很古樸。就是一個不知道使了多少年的鐵壺,裝滿干凈的山泉水,燒開。在等待水燒開的過程中,從茶磚上撬下一小撮茶葉,放進茶碗里。
沖泡后,一碗澄黃透亮,香氣跟蒸氣氤氳的茶湯就好了。
我望著這一家人,一口一口呷著老茶農給我泡的茶,感受著普洱茶原始的茶香、醇厚的茶質,十足的茶氣,一種說不出的感動在心里翻滾。那么多年了,我第一次有時光倒流的感覺,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和家人圍坐在一起的場面。
當然,最讓我意外和感動的仍然是——這里的每個新生命的降臨,都因為一塊普洱茶磚充滿了敬天愛人的儀式感。
也許是當時的觸動太深,只覺得手里的那碗茶是我這輩子喝過的最好喝的茶。而當那碗茶見底時,我做了一個決定:我要找的茶就是它了!在征得巖寶大叔的同意后,這塊茶磚被我當成寶貝帶了回來。
百年古樹造就
純料普洱生茶
說實話,跟茶打交道了半輩子,什么茶沒見過、沒喝過。我店里的茶,從幾十塊的到幾十萬塊的全都有。但這次要做的茶,和以往的任何茶都不一樣。
我要把布朗山老茶農家里的那塊茶磚帶到山外。我想讓更多人知道,一塊茶磚背后的故事和它可以承載的意義。
所以,為了那一口野生純料古樹普洱生茶,我又一次來到了布朗山。不過這一次,目的地明確——直奔布朗山頭的那一大片古茶園。
從夏天到春天,布朗山并沒有太大改變,只不過從濕季切換到了干季。
布朗山的古茶樹資源極其豐富,是全球古茶園保留最多的地方之一。大片大片的古茶園隱藏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與香樟、竹林混生混長,造就著最自然醇厚的古樹普洱茶。
100年以上的古茶樹植株高大,枝丫繁多,有時候采摘需要爬到樹上,很辛苦。
帶領我們采茶的,都是布朗茶農,他們說這里的茶不僅可以放心喝,還可以放心吃。
因為這里的茶樹生長極為原始天然,無需施肥也幾乎無蟲害。而且歷經生態淘汰,只有最為健康的茶樹,才能存活至今,所以喝古樹茶是很健康的,被很多老茶客視為心頭好。
為了保證品質,我們只選取古茶樹的頭春茶。春茶經過一個冬天的積蓄,其鮮爽度、飽滿度、層次感的豐富程度都好于秋茶。在頭春采摘的茶葉稱之為上品。
采摘時,只選取最為鮮嫩的一芽兩葉。
采摘好鮮葉,接著就是制作了,古樹茶相對其他茶來說工藝不算難,對于茶葉味道的人為干預很少。其制作工藝包括攤青、炒青、揉捻、曬青、壓制包裝等步驟。
自然攤青▼
炒青▼
揉捻茶葉▼
好普洱必須曬青干燥而不是用烘干。不烘不烤,保留茶葉中最大的活性,茶葉才能越放越醇厚。▼
好茶必須用一口料,也叫“純料”,即同一山頭、同一季節的茶葉原料。而不是用其他料拼出來的茶餅。▼
茶磚壓制:先傳統蒸汽壓制,后石磨定型。▼
經過以上幾個步驟,基本可以得到完整的普洱生茶。經我親手把關每一道環節的茶磚,不論從外形上,原料上,還是制作工藝上,都與布朗老茶農送我的那塊磚相差無幾。
因為眼前總是浮現巖寶大叔從箱子里取出茶磚的情景,我干脆就管這款茶叫“壓箱底”。
想要尊重生命給予的一切,就要多學會珍惜人生中那些為數不多的重要時刻。這是我從布朗族老茶農那里學到的最寶貴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