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志愿的先了解一下,順序志愿與平行志愿究竟是什么?所謂順序志愿就是按“志愿+分數”進行投檔,意思是同一個錄取批次設置的多個院校志愿中有先后順序,分別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以此類推,投檔原則是“志愿優先、成績排序”,即計算機投檔時,先以各校為單位,將填報了該院校志愿的考生進行排序,然后根據分數從高到低向對應的院校投檔。
我們來舉例說明,假設有甲乙兩名考生,甲的分數為550分,填報的第一志愿為A院校,第二志愿為B院校、乙的分數為530分,填報的第一志愿為B院校,在這種情況下,倘若甲同學沒有被A院校錄取,那么就算分數比乙同學高,但由于乙同學將B院校列為第一志愿,因此依舊比甲同學優先被B院校錄取。
而平行志愿、則是指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可以填報多個院校,所填的多個院校志愿之間是平行關系,均為第一志愿,分別為:A志愿、B志愿等以此類推,投檔原則為“分數優先,遵循志愿,多次檢索,一次投檔”,計算機在投檔時,首先按照分數將考生排序,然后按順序依次檢索考生所填報的志愿,一旦出現符合條件的院校,即向該校投檔。
過去的順序志愿,由于每批次考生只能選擇一個第一志愿,其他志愿錄取率相對較低,該考生如果第一志愿沒被錄取,所填的第二、三志愿院校若招生名額已完成,那么該考生就只能下降到下一個批次了,甚至有的考生因此而落榜,因此怎樣選擇第一志愿一直是考生和家長們的難題。
然而相比起順序志愿,平行志愿的“分數優先,遵循志愿”原則,給了考生更多的選擇范圍,減少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難度和風險,增加了考生投檔的機會,也更有利于考生在明確自己分數的前提下,實行“沖—穩—保”的填報規則,增加了以最經濟的分數報考最理想院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