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慶畫家肖像》梅爾尼科夫
《早春之綠》梅爾尼科夫
《阿麗莎肖像》梅爾尼科夫 65×49cm 2000 布面油畫
《在湖面上》梅爾尼科夫
《拿玩具的達莎》梅爾尼科夫
《晚霞》梅爾尼科夫
《有白色掛布的女裸體》梅爾尼科夫
《冬日景色》梅爾尼科夫
《窗前的姑娘》梅爾尼科夫
《靜謐》梅爾尼科夫
《在開羅的阿拉伯人肖像》梅爾尼科夫
《科拉斯納鮑利亞風景》梅爾尼科夫
《托盧別耶夫肖像》梅爾尼科夫
《細樹干》梅爾尼科夫
《出浴》梅爾尼科夫
《婦女》奧列什尼科夫
《奧夫拉干的天空》法明
《早春》法明
《馬駒》法明 47×81cm 1946 布面油畫
《傍晚》法明
《德米特里·捷列豪夫斯基》法明 31×25cm 1990 紙板油畫
《星期六》貝斯特洛夫
《俄式桑拿》貝斯特洛夫
《妻子》戈留塔
《鏡子前》戈留塔
《威尼斯·圣馬爾科廣場》戈留塔 150×160cm 2006 布面油畫
《帶蘋果的姑娘》巴戈香
家國有別 藝術無疆
藝術對于人類文明的傳承、民族情感的交流、區域文化的包容,起著無以替代的杠桿和橋梁作用。家國有別、藝術無疆。俄羅斯現實主義的經典力作,影響了中國美術界和藝術愛好者近百年。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俄羅斯曾與中國一樣,同屬皇權統治下的封建農耕社會自然經濟形態。加上俄羅斯地處歐亞之間,與中國接壤,它的藝術兼具西方與東方的許多特征;其油畫,既富有很強的俄羅斯民族的獨特風采,又或多或少能夠看到東方文化,特別是中華文化的顯著痕跡。于是,在上世紀中葉的中蘇國際文化交流中,除了文學、音樂、電影,美術交往最多、所受影響最深遠。國人對于厚重樸實、博大精深的俄羅斯油畫,尤其是現實主義經典力作,心底蘊藏著一種特殊情感。
舉辦《俄羅斯油畫藝術展》,既展示藝術對于人類文明的貢獻,更彰顯上海“海納百川、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懷。本畫集選刊的作品,是從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主辦,劉海粟美術館與上海圣彼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俄羅斯油畫藝術展》中遴選的。大部分為我國民間收藏的、由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親自頒令于1757年創建的俄國皇家美術學院(今列賓美術學院)藝術家們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列賓美術學院,位于上海友好城市——圣彼得堡,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師資最雄厚的高等美術院校。
作品中有俄羅斯當代最具代表性與權威性的藝術大師梅爾尼科夫、肖像畫大師奧列什尼科夫、風景畫大師法明的精品,有新生代畫家貝斯特洛夫、戈留塔、巴戈香、別爾謝涅奧夫的佳作,以及一些優秀青年畫家的作品共60余幅。系統反映了列賓美術學院當代不同時期、不同技法的現實主義學院派的傳承與發展。
作為列賓美術學院領軍人物的梅爾尼科夫,他的許多大型經典油畫作品,不僅已載入俄羅斯藝術史冊,更把俄羅斯20世紀下半葉蘇聯鼎盛時期的現實主義繪畫藝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現已90高齡的梅氏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我國著名油畫家全山石、肖峰、林崗等,上世紀50年代留蘇期間都曾在他的工作室學習。1957年,他的著名獲獎作品《覺醒》來北京展覽引起轟動。其當時的繪畫風格對中國美術界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中國美術界和廣大美術愛好者心目中,梅氏的作品歷來享有盛名。近幾年隨著年事日高,他的佳作進入國內更加稀少、更顯珍貴。畫集首幅作品《中國重慶畫家肖像》,是梅爾尼科夫1956年首次來華時舉辦“油畫專業實習班”的課堂現場寫生。2004年該作品展出時,經過上海藝術博覽會和多家媒體、特別是《重慶晨報》記者馬拉的努力,尋找到了“畫中人”原型——四川美術學院原副院長、繪畫系主任蔡振輝教授。恩師與學生半個世紀后的通信、互贈作品,一度在中俄美術界引起廣泛關注,被傳頌為一段體現中俄友誼的感人歷史佳話。
顯然,畫集對于中國藝術家和美術愛好者更好地克服地域障礙、更深入地理解和熟悉當代俄羅斯主流藝術的人文底蘊和歷史脈絡,促進中俄文化交流的發展,將提供有益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