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央視足球評論員陶偉因心臟猝死過世。此前,包括張娜拉經紀人、25歲主持人郭夢秋及24歲網店女老板皆因心臟猝死離世。為何猝死總與心臟問題相關?哪些心臟疾病易誘發猝死?
猝死是指自然發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發病后6小時內死亡者為猝死;多數學者主張定為1小時,各種心臟病都可導致猝死。
哪些心血管病會引發猝死?
引起猝死最常見的原因是冠心病。此外還有高血壓、心肌炎、心肌病、大動脈炎、主動脈夾層、先天性心臟病。
如何盡早發現心臟問題?
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只有25%的人在心臟病發作之前沒有任何征兆。絕大多數人在心臟疾病發生前都會出現一些早期“求救”信號。
1、胸痛壓迫
胸痛是心臟病發出的最早期信號。典型的心臟病發作時,患者胸口會有難受的擠壓感或者痛感,并持續2分鐘以上,就像“一頭大象踩在胸口”,胸口的疼痛有時可擴散到左肩或左臂。
值得注意的是,胸痛不一定就是心臟病。另外,冠心病發作的部位變化多樣,還可表現為牙痛、上腹痛及肩痛等,常常被漏診或誤診,它們與普通的疼痛最大的區別是體力活動時才出現,經過休息或含硝酸甘油數分鐘即可緩解。一般來說,有心臟病史的人只要出現15分鐘以上的胸部急性疼痛,就應前往醫院進行心電圖等相關檢查。
2、心悸胸悶
心里像揣個小兔子怦怦直跳,時常感到心慌、憋氣,這在醫學上稱為心悸、胸悶,是心臟疾病發生前的典型癥狀。
健康人心臟活動敏感性增加時,也可能會心悸,比如劇烈運動、高度緊張、勞累、情緒低落及興奮,以及飲酒、喝濃茶及咖啡之后。因此,發生心悸時首先要找一找是否存在以上因素。當這些因素解除時,心悸也會隨之消失。如果心悸發生頻繁,且沒有什么誘發因素,就要考慮心臟病或者其他器質性病變了。
胸悶是一種主觀感覺,即呼吸費力或氣不夠用。輕者若無其事,重者則覺得難受,似乎被石頭壓住胸膛,甚至發生呼吸困難。胸悶癥狀比較明顯、持續時間長,可能是某些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冠心病、心臟腫瘤的預警信號。
3、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個重要癥狀,是患者主觀上有氧氣不足或呼吸費力的感覺;客觀上表現為呼吸頻率、深度、和節律的改變。出現呼吸困難時患者十分危險,隨時有窒息而亡的可能,因此一定要及時搶救。
幾乎各種心臟病都有可能造成呼吸困難。不過,除了先天性心臟病,其他心臟病引起的呼吸困難基本都出現在心力衰竭時。心臟病引起的呼吸困難特點為:首先,這類呼吸困難都伴隨呼吸頻率加快,就是通常所說的“喘”。假如感覺呼吸困難,卻表現得很平靜,就基本可排除心臟病的原因。其次,呼吸困難會隨著體力活動的增加而加重,休息便可緩解,不會出現“呼吸困難很厲害,非得出去走走才能好”的情況。最后,呼吸困難在平躺時重,坐起來會好轉。如果出現上述特點的呼吸困難,應及時就診。當呼吸困難、胸口有壓迫感出現的同時,一些患者還會出現瀕死感。
4、水腫
水腫是體內液體過多,并在組織內聚集的狀態。大部分水腫在按壓時會出現凹陷,叫做可凹性水腫,即通常所說的浮腫;少數水腫在按壓的時候不會出現凹陷,叫做非可凹性水腫。
心臟病引起水腫主要有以下特點:1.可凹性,與肝腎疾病引起的水腫相比,按壓時感覺硬度更大一些;2.最先出現在下肢,一般是從雙足開始,逐漸向上發展;3.勞累或體力活動后加重,傍晚時明顯,晨起時減輕;4.對稱出現,同時伴發心臟病的其他表現。
5、紫紺
紫紺又稱發紺,是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增多,導致皮膚黏膜呈青紫的現象。一般情況下,口唇、舌、鼻尖、頰部、耳垂和指(趾)末端出現的紫紺最為明顯。引起紫紺的疾病常常比較嚴重,一旦發現應該及時就診,請醫生幫助診斷原因。
此外,長期咳嗽也可能是心臟疾病的一個隱蔽信號,如果同時出現胸痛、胸悶等其他癥狀,要及時排查。
6、食欲不振
心力衰竭、肺心病都可能導致食欲不振,同時出現腹脹問題。平時生活中,如果出現明顯的食欲不振,不要掉以輕心,需要注意有沒有同時伴發其他不適,比如黃疸、水腫等,如果經過調整還不能改善,則需要就醫。對于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突然出現明顯食欲下降,很可能是病情加重,也需要及時就醫。
7、手麻牙疼
牙疼、肩背疼、手麻這些癥狀也很有迷惑性,容易誤診為其他方面的疾病,要注意是不是同時伴有胸痛,并及時咨詢醫生。
8、疲勞頭暈
一些心臟病患者沒有十分明顯的癥狀,但會長期存在一些不適感覺。包括:容易疲勞,飽餐、寒冷、吸煙、看情節緊張的電影或電視時,感到不適,不能進行重體力勞動,感冒后輕微勞動也會感到疲乏,或走路稍快就覺氣急;經常頭暈眼花,有時會眼前發黑,有要跌倒的感覺;在公共場所中容易感到胸悶、呼吸不暢和空氣不夠等。這種情況下,要定期對心臟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心臟方面的問題,要及時治療,以免發生更大危險。
結語:心臟病會在‘過勞’時發病。事業、家庭的負擔較重,精神壓力大,再加上熬夜、長時間坐著,缺乏必要運動,長此以往容易誘發心臟猝死等疾病。預防猝死要做到:1、保持正常良好的生活習慣;2、心臟疾病早發現早治療;3、提防猝死誘因。 近幾年,我國“英年早逝”的悲劇大都發生在40~55歲年齡段的中年男人身上。英年早逝者91%是因為后天自身因素。以下九種死亡提醒中年男人要關注健康,不要太累了,要及時剎車。不要象小沈陽說的那樣:人死了,錢沒花了。
1.累死
學名叫“過勞死”。著名畫家陳逸飛去世,終年59歲,引發一片惋惜之聲。與中國人目前72歲的平均壽命相比,他走得太早了。陳逸飛一向以敬業著稱,據陳逸飛的好友透露,陳逸飛去世前除了忙于電影以外,他旗下的逸飛集團正忙著搬家,集團內部也正在進行人事大變動和改組,另外,陳逸飛的公司也在做上市的準備,這都讓他忙得夠嗆。
一項針對城市中年男性健康狀況調查顯示,有66%的人失眠、多夢、不易入睡;經常腰酸背痛者占到62%;一干活就喊累的占58%;爬樓時感到吃力或記憶力明顯減退的有57%;皮膚干燥、面色晦暗、脾氣暴躁、焦急者為48%。
2.猝死
學名叫心源性猝死。著名特形演員古月、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耀文皆因心臟病猝死。
3.抑郁癥自殺死
張國榮(香港歌星)死因:跳樓自殺身亡。他是患了嚴重的抑郁癥,受病情影響而死。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它不能說明你心胸狹窄,也不能說明你品質低劣或意志薄弱。在抑郁癥患者的名單中,有很多歷史名人:亞伯拉罕林肯(美國第1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美國第32任總統)、文生梵高(荷蘭后期印象派畫家)、文斯頓邱吉爾(英國首相)、瑪麗蓮夢露(美國影星)。
4.癌癥病死
羅京、傅彪的病逝,再次讓癌癥成為健康焦點。
5.緊張而死
五十歲男人,上有八十歲老父老母,下有等著結婚生孫子的子女。每年北京都有出租車司機趴在方向盤上突然死亡。關鍵是欠老板五千元“份子錢”。每天睜開眼欠二百元。壞心情是癌魔“向導”。易患乳腺癌的小白鼠放入不同轉速的籠子,轉速越快,小白鼠越緊張,免疫系統功能越弱;轉速最快的小白鼠,它們的腫瘤長得最快,體積最大。在另一項實驗中,把有遺傳病癥體質的小白鼠分別放在不同環境中飼養,結果發現,在有壓力的環境中的小白鼠有92%長了腫瘤,而沒有壓力的小白鼠只有7%長了腫瘤。
6.不注意飲食而死
五十歲的工作狂,吃飯是一天中最不重要的事。最可以忘的是吃飯。大多數的癌癥都不是因一次或幾次偶然接觸致癌物質引起,而是由于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生活環境及不合理、不科學的飲食衛生習慣導致的,這其中飲食與癌癥的相關性更加顯著。
7.睡眠不足而死
五十歲的工作狂,有幾個十點休息的?一般情況下,人體對睡眠的要求是青壯年一夜睡7小時-9小時,少年幼兒增加1小時-3小時,老年人減少1小時-3小時,這是不同年齡段對睡眠量(時間)的要求。睡眠低于這個大概時間,而且常常感到提不起精神的,是在提示你睡眠不足了。睡眠對人很重要,研究指出:每晚睡眠不足4小時的成年人,其死亡率比每晚能睡七八個小時的人要高180%。而另有研究認為:睡眠不足對健康的危害是迅猛的,睡不夠的人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5-3倍,危害已經大大超過吸煙。
8.心跳過快忙死
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緊張壓抑的心情,都會導致無故心動過速與高血壓。日本名古屋大學醫學部的一位學者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心跳與壽命的關系。人類一生的心跳次數在安靜時為15億次,考慮到活動的因素,人類一生的心跳次數約為20-23億次。
在哺乳類動物中,不問具體的種類,他們心跳的次數大致都是一個定數。把心跳數與壽命的關系用算式表示為:壽命(分)=20-23億(次)/每分鐘的心跳數。心跳的次數與壽命是成反比例的。總之,一分鐘的心跳速度越快,壽命就越短。
9.過激娛樂或鍛煉而死亡
某單位組織旅游,半路上員工老王因身體不適,獨自離團回賓館休息,沒想到兩天后被服務員發現死在了賓館。老王的家人認為旅行社未盡到保證團員人身安全的承諾,和旅行社對簿公堂。還有爬山摔死的,游泳嗆死的,歌廳唱死的,找小姐累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