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清人車萬育所編《聲律啟蒙》中的對仗口訣

這是參照清人車萬育所編《聲律啟蒙》中的對仗口訣,作一簡要介紹,體例按平聲韻部順序排列。

上平聲 一 東 云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鉤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沿對革,異對同,白叟對黃童。江風對海霧,牧子對漁翁。顏巷陋,阮途窮,翼北對遼東。池中濯足水,門外打頭風。梁帝講經同泰寺,漢皇置酒未央宮。塵慮縈心,懶撫七弦綠綺;霜華滿鬢,羞看百煉青銅。 貧對富,塞對通,野叟對溪童。鬢皤對眉綠,齒皓對唇紅。天浩浩,日融融,佩劍對彎弓。半溪流水綠,千樹落花紅。野渡燕穿楊柳雨,芳池魚戲芰荷風。女子眉纖,額下現一彎新月;男兒氣壯,胸中吐萬丈長虹。 1.三尺劍:古代的劍長約三尺,故稱三尺劍。 2.六勾弓:薛綜《注》:“三十斤曰鈞。”六勾弓指拉力較強的一種弓。 3.江東:古代指安徽蕪湖以東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 4.清暑殿:宮殿名,在洛陽宮中有清暑殿。 5.廣寒宮:傳說中月亮所居之地,后來以此指月中仙宮。 6.蓑:蓑衣,用草或棕編織的防雨具。 7.白叟:白發老人。黃童:兒童頭發較黃,故稱黃童。唐韓愈詩曰:“黃童白叟,踴躍歡呀。” 8.顏巷陋:顏回居在陋巷。顏,指孔子的弟子顏回。《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9.阮途窮:晉代詩人阮籍,常以縱酒佯狂避禍,行路每至道途阻塞,則痛哭而返。 10.打頭風:即頂頭風。《瑯[女瞏]記》載:商人尤某之妻石氏,思夫成疾,死前曰:“我欲變為逆風,阻止天下商人遠行。” 11.同泰寺:《梁書·武帝本紀》載:梁武帝蕭衍大力提倡尊佛崇儒,常與高僧在同泰寺講論佛經。 12.未央宮:《史記·高祖本紀》載: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后,曾在未央宮設置酒宴,宴會群臣。 13.塵慮:凡俗的念頭。綠綺:晉傅玄《琴賦序》:“楚莊王有琴曰繞梁,司馬相如有琴曰綠綺,蔡邕(yong擁)有琴曰焦尾,皆名器也。” 14.青銅:指鏡子,古人以銅為鏡。 15.皤(po婆):白色。 16.芰(ji計):水果兩角為菱,四角為芰。

二冬 春對夏,秋對冬,暮鼓對晨鐘。觀山對玩水,綠竹對蒼松。馮婦虎,葉公龍。舞蝶對鳴蛩。銜泥雙紫燕,課蜜幾黃蜂。春日園中鶯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二 冬 春對夏,秋對冬,暮鼓對晨鐘。觀山對玩水,綠竹對蒼松。馮婦虎,葉公龍。舞蝶對鳴蛩。銜泥雙紫燕,課蜜幾黃蜂。春日園中鶯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嶺云橫,迢遞八千遠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對暗,淡對濃,上智對中庸。鏡奩對衣笥,野杵對村舂,花灼爍,草夢茸,九夏對三冬。臺高名戲馬,齋小號蟠龍。手擘蟹螯從畢卓,身披鶴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筆;三姑石大,響傳風雨若金鏞。 仁對義,讓對恭,禹舜對羲農。雪花對云葉,芍藥對芙蓉。陳后主,漢中宗,繡虎對雕龍。柳塘風淡淡,花圃月濃濃。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風那更夜聞蛩。戰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適志,須憑詩酒養疏慵。 1.馮婦虎:《孟子·盡心下》:“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 2.葉公龍:《新序·雜事》載:葉公子高喜好龍,室內及物品到處畫的都是龍。他雖自稱好龍卻被真龍下跑了。 3.課蜜:采蜜,釀蜜。 4.迢遞:邈遠。 5.巫山:在古夔州府巫山縣大江之濱,形如巫字,有二峰。嵯峨:山高的樣子。 6.中庸:不偏為中,不變為庸。古代儒家以中庸之道為最高道德標準。 7.奩:古代婦女梳妝所用的鏡匣。笥(si司):指古代用來盛衣服的方形竹器。 8.杵:一頭粗一頭細的圓木棒,可以用來在臼里搗糧食,或洗衣時捶衣服。舂:將東西放在石臼中搗碎。此處指臼,用石頭或木頭所制的器具,中部凹下。 9.蒙茸:草亂的樣子。 10.九夏:夏天的九十天。梁蕭統《梁昭明文集·錦帶書·十二月啟林鐘六月》:“三伏漸終,九夏將謝。”三冬:三個冬季,即三年。《漢書·東方朔傳》:“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 11.戲馬:既項羽戲馬臺,在江蘇銅山縣南。 12.蟠龍:即蟠龍齋。恒溫為東晉大將,所居齋室畫有龍,所以稱蟠龍齋;后劉毅也曾在此居住,劉毅小字蟠龍。 13.晉人畢卓嗜酒,因縱酒而廢職。其以左手掰螃蟹鰲,右手執杯為人生樂趣。擘,同掰。螯,螃蟹的第一對腳。 14.晉人王恭披著鶴氅在雪地里行走,孟昶看見了說:“此真神仙中人也”。鶴氅:用羽毛為裘所做外套。 15.五老峰:在廬山,因為山形酷似五位老人的影子,故稱五老峰,在廬山諸峰中最為峻峭。 16.三姑石:江西星子縣有三姑石,擊之響聲如鐘。金鏞:大銅鐘。鏞,大鐘。 17.禹舜對羲農:禹即夏禹,舜即虞舜,羲即伏羲氏,農即神農氏。 18.陳后主:南朝時陳朝的后主叔寶,后被隋所滅。 19.漢中宗:指西漢宣帝劉洵。 20.邀功:建立功業。邀,求。 21.適志:順心如愿。疏慵:懶散怠慢。 。秦嶺云橫,迢遞八千遠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對暗,淡對濃,上智對中庸。鏡奩對衣笥,野杵對村舂,花灼爍,草夢茸,九夏對三冬。臺高名戲馬,齋小號蟠龍。手擘蟹螯從畢卓,身披鶴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筆;三姑石大,響傳風雨若金鏞。 仁對義,讓對恭,禹舜對羲農。雪花對云葉,芍藥對芙蓉。陳后主,漢中宗,繡虎對雕龍。柳塘風淡淡,花圃月濃濃。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風那更夜聞蛩。戰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適志,須憑詩酒養疏慵。 1.馮婦虎:《孟子·盡心下》:“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 2.葉公龍:《新序·雜事》載:葉公子高喜好龍,室內及物品到處畫的都是龍。他雖自稱好龍卻被真龍下跑了。 3.課蜜:采蜜,釀蜜。 4.迢遞:邈遠。 5.巫山:在古夔州府巫山縣大江之濱,形如巫字,有二峰。嵯峨:山高的樣子。 6.中庸:不偏為中,不變為庸。古代儒家以中庸之道為最高道德標準。 7.奩:古代婦女梳妝所用的鏡匣。笥(si司):指古代用來盛衣服的方形竹器。 8.杵:一頭粗一頭細的圓木棒,可以用來在臼里搗糧食,或洗衣時捶衣服。舂:將東西放在石臼中搗碎。此處指臼,用石頭或木頭所制的器具,中部凹下。 9.蒙茸:草亂的樣子。 10.九夏:夏天的九十天。梁蕭統《梁昭明文集·錦帶書·十二月啟林鐘六月》:“三伏漸終,九夏將謝。”三冬:三個冬季,即三年。《漢書·東方朔傳》:“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 11.戲馬:既項羽戲馬臺,在江蘇銅山縣南。 12.蟠龍:即蟠龍齋。恒溫為東晉大將,所居齋室畫有龍,所以稱蟠龍齋;后劉毅也曾在此居住,劉毅小字蟠龍。 13.晉人畢卓嗜酒,因縱酒而廢職。其以左手掰螃蟹鰲,右手執杯為人生樂趣。擘,同掰。螯,螃蟹的第一對腳。 14.晉人王恭披著鶴氅在雪地里行走,孟昶看見了說:“此真神仙中人也”。鶴氅:用羽毛為裘所做外套。 15.五老峰:在廬山,因為山形酷似五位老人的影子,故稱五老峰,在廬山諸峰中最為峻峭。 16.三姑石:江西星子縣有三姑石,擊之響聲如鐘。金鏞:大銅鐘。鏞,大鐘。 17.禹舜對羲農:禹即夏禹,舜即虞舜,羲即伏羲氏,農即神農氏。 18.陳后主:南朝時陳朝的后主叔寶,后被隋所滅。 19.漢中宗:指西漢宣帝劉洵。 20.邀功:建立功業。邀,求。 21.適志:順心如愿。疏慵:懶散怠慢。

三 江 樓對閣,戶對窗,巨海對長江。蓉裳對蕙帳,玉斝對銀榼。青布幔,碧油幢,寶劍對金剛。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興延馬武,桀王失道殺龍逄。秋雨瀟瀟,熳爛黃花都滿徑;春風裊裊,扶疏綠竹正盈窗。 旌對旆,蓋對幢,故國對他邦。千山對萬水,九澤對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對鐘撞。清風生酒舍,皓月照書窗。陣上倒戈辛紂戰,道旁系劍子嬰降。夏日池塘,出沒浴潑鷗對對;春風簾幕,往來營壘燕雙雙。 銖對兩,只對雙,華岳對湘江。朝車對禁鼓,宿火對塞缸。青鎖闥,碧紗窗,漢社對周邦。笙簫鳴細細,鐘鼓響摐摐。主薄棲鸞名有覽,治中展驥姓惟龐。蘇武牧羊,雪屢餐于北海;莊周活鮒,水必決于西江。 1.蓉裳:華麗的服飾。蕙帳:充滿蕙蘭幽香的居室。蕙,香草名。 2.玉斝(jia甲):玉制飲酒的器皿,圓口,三足。銀榼(ke科):銀質的燈具。 3.碧油幢:指青綠色油布帷幕或綠色油布軍幕。幢:古代的旗子。 4.社稷:祭土地神和谷神的神壇。班固《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為天下求福報功。”引申為國家或政權的代稱。 5.世祖:指東漢光武帝劉秀,東漢開國皇帝。馬武:東漢開國名將,曾破王尋、攻王郎、敗劉永、擊“武陵蠻”及羌人,為云臺二十八將之一。延:邀請,引進,指有依仗之意。 6.桀王:夏朝末帝。龍逄:即關龍逄,相傳他直言敢諫,為夏桀所殺。 7.旌:古代用五色羽毛裝飾的旗子。旆(pei沛):古時末端形狀像燕尾的旗。 8.九澤:古代九個沼澤地帶,著名的有云夢澤、孟渚澤、巨鹿澤等。三江: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太湖的三條支流:即婁江、松江、東江。 9.岌岌:形容山高險峻。 10.淙淙:流水的聲音。 11.陣上倒戈辛紂戰:《史記·周本記》載:周武王伐商,在牧野會戰中,商朝兵士在陣前起義,倒戈反擊,商紂王被迫登鹿臺自焚。辛紂:即商紂王。 12.道旁系劍子嬰降:《史記·高祖本紀》載:劉邦率軍逼近咸陽時,秦朝末代王子嬰,以繩系頸,素車白馬投降。 13.銖:古代重量單位,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 14.朝車:早朝之車。禁鼓:宵禁之鼓。 15.青瑣闥(ta撻):刻有青色連環花紋的宮門。闥:宮門。 16.摐摐:形容敲擊鐘鼓的聲音。 17.主簿棲鸞名有覽:《后漢書·循吏列傳》載:東漢仇(qiu求)覽,初為亭長,后為縣衙主簿,自稱“做鷹鸇(zhan詹),不如做鳳鸞”,然后入太學。主簿:縣令的屬官,主管文書簿籍之類的事。 18.治中展驥姓惟龐:《三國志·龐統傳》載:龐統是三國時劉備的謀士,初與諸葛亮齊名,劉備曾以他為耒陽令。在縣不治時,魯肅與劉備稱他不是百里之才,只有使他的官位在治中別架間,才能展其驥足。 19.蘇武牧羊,雪屢餐于北海:蘇武是西漢大臣,出使匈奴時被扣留,后至北海牧羊,渴則飲雪水,饑則餐氈毛,歷經艱辛,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 20.莊周活鮒,水必決于西江:《莊周·外物》:據說有一次,車轍之中有一尾鮒魚請求莊子給它升斗之水以活命,莊子慨然表示當決西江之水使之存活。活:使動用法,使之活。

四 支 茶對酒,賦對詩,燕子對鶯兒,栽花對種竹,落絮對游絲。四目頡,一只夔,鴝鵒對鷺鷥。半池紅菡萏,一架白荼[上艸下縻]。幾陣秋風能應候,一犁春雨甚知時。智伯恩深,國士吞變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豎墮淚之碑。 行對止,速對遲,舞劍對圍棋。花箋對草字,竹簡對毛錐。汾水鼎,峴山碑,虎豹對熊羆。花開紅錦繡,水漾碧琉璃。去婦因探鄰舍棗,出妻為種后園葵。笛韻和諧,仙管恰從云里降;櫓聲咿軋,漁舟正向雪中移。 戈對甲,鼓對旗,紫燕對黃鸝。梅酸對李苦,青眼對白眉。三弄笛,一圍棋,雨打對風吹。海棠春睡早,楊柳晝眠遲。張駿曾為槐樹賦,杜陵不作海棠詩。晉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識,堪為五總之龜。 1.四目頡:即蒼頡。傳說他是文字的創制者,有四只眼睛。 2.一足夔:傳說中舜的臣子夔只有一只腳。 3.鴝鵒:即八哥。 4.菡萏:即荷花。 5.荼[上艸下縻]:一種落葉小灌木,花白色有香氣。 6.智伯恩深,國士吞變形之炭:豫讓為春秋末戰國初刺客,曾事智伯,趙襄子與韓魏攻滅智伯后,豫讓漆身吞炭,以改變容貌聲音,謀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 7.羊公德大,邑人豎墮淚之碑:羊祜(hu戶)是西晉大臣,曾都督荊州諸軍事,極得民心,死后百姓見到你的墓碑就流淚,時人稱為墮淚碑。 8.竹簡、毛錐:古書刻于竹簡之上,這里的竹簡指書籍,毛錐指筆。 9.汾水鼎:《史記·孝武本紀》載:漢武帝曾得寶鼎于汾水,并因此改年號為“元鼎”。 10.峴(xian現)山碑:西晉大臣羊祜死后葬在峴山,峴山碑即墮淚碑。 11.去婦因探鄰舍棗:《漢書!王吉傳》載:漢朝王吉鄰居種有棗樹,棗樹垂掛于王吉的庭院,王吉的妻子摘了幾個棗,王吉因此休妻,后經鄰里調解,夫婦才重歸于好。 12.出妻為種后園葵:《史記·循吏列傳》載:春秋時公議休為魯國相,一天,在家里吃到葵菜,又見妻子在紡織,為了不與園夫和織女爭利,于是怒而拔去葵菜,并休妻出門。 13.青眼:晉阮籍善為青白眼,好朋友來了就青眼相看,反之則就白眼。白眉:指三國的馬良。他有兄弟五人,均有才名,但馬良最杰出。所以民間諺語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14.張駿曾為槐樹賦:《十六國春秋》載:張駿為西晉涼州官員,移植柳樹于涼州而不活,只有酒泉地區生有少量槐樹,所以,作《槐樹賦》。 15.杜陵不作海棠詩:《詩話》載:杜陵因為母親名叫海棠,所以不作海棠詩。杜陵,即詩人杜甫。 16.晉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晉書·王羲之傳》記載:晉朝王羲之之子王獻之,小時看人玩樗(chu出)蒲,便知勝負,其父門人稱贊他是“管中見豹,時見一斑。” 17.唐儒博識,堪為五總之龜:龜每二百歲生出二尾稱一總,至千歲生出五總稱一聚,五總之龜無所不知。《唐書》載:殷踐猷博通經籍,問無不知,被賀之章稱為五總龜。
五 微 來對往,密對稀,燕舞對鶯飛。風清對月朗,露重對煙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對漁磯。晚霞舒錦繡,朝露綴珠璣。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婦念寄邊衣。春水才深,青草岸邊漁父去;夕陽半落,綠莎原上牧童歸。 寬對猛,是對非,服美對乘肥。珊瑚對玳瑁,錦繡對珠璣。桃灼灼,柳依依,綠暗對紅稀。窗前鶯并語,簾外燕雙飛。漢致太平三尺劍,周臻大定一戎衣。吟成賞月之詩,只愁月墮;斟滿送春之酒,惟憾春歸。 聲對色,飽對饑,虎節對龍旗。楊花對桂葉,白簡對朱衣。尨也吠,燕于飛,蕩蕩對巍巍。春暄資日氣,秋冷借霜威。出使振威馮奉世,治民異等尹翁歸。燕我弟兄,載詠棣棠韡韡;命伊將帥,為歌楊柳依依。 1.磯:水邊突出的巖石或石灘。 2.璣:不圓之珠。 3.邊衣:征邊戰士的衣服。 4.青草岸邊漁父去:青草,指青草湖,在湖南岳陽市西南。唐張志和《漁父》:“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還”,巴陵即岳陽。 5.莎:莎草。 6.乘肥:馬肥。乘:古代稱四匹馬拉的車一輛為一乘,此指馬。 7.漢致太平三尺劍:漢高祖劉邦曾說,“吾提三尺劍來取天下”。 8.周臻大定一戎衣:《尚書·武成》載:周武王伐紂,“一絨衣,天下大定。”臻:達到。 9.虎節:古代使節所持的虎形信物。龍旗:繪有龍的圖紋的旗幟,古代王侯用作儀衛。 10.白簡:古時御試有所彈奏,一般用白色竹簡書寫。朱衣:古代官服。唐朝時四、五品官穿紅色官服,即朱衣。 11.尨(mang忙)也吠:《詩經·野有死麇(jun菌)》:“無使尨也吠”,本是熱戀女子勸告男子的話。尨:一種長毛狗。 12.燕于飛:《詩經·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本借燕子雙飛,比興女子出嫁。 13.暄:溫暖。 14.出使震威馮奉世:西漢馮奉世曾出使西域,率軍擊破莎軍,后封官內侯。 15.治民異等尹翁歸:漢代尹翁歸曾先后為東海、扶風守令,他治民有方,賞善刑奸,除盜罷稅,政績卓然。 16.棣(di帝)棠韡韡(wei偉):《詩經·棣棠》為宴樂弟兄之篇,有“常棣之花,鄂不韡韡”之句。棣棠,即棠棣,果實似李而略小,古代用一形容兄弟。韡韡,燦爛的樣子。 17.楊柳依依:《詩經·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血霏霏”,這是描寫出征戍邊士兵艱苦生活的詩。
六 魚 無對有,實對虛,作賦對觀書。綠窗對朱戶,寶馬對香車。伯樂馬,浩然驢,戈雁對求魚。分金齊鮑叔,奉璧藺相如。擲地金聲孫綽賦,回文錦字竇滔書。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巖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漁。 終對始,疾對徐,短褐對華裾。六朝對三國,天祿對石渠。千字策,八行書,有若對相如。花殘無戲蝶,藻密有潛魚。落葉舞風高復下,小荷浮水卷還舒。愛見人長,共服宣尼休假蓋;恐彰已吝,誰知阮裕竟焚車。 麟對鳳,鱉對魚,內史對中書。犁鋤對耒耜,畎澮對郊墟。犀角帶,象牙梳,駟馬對安車。青衣能報赦,黃耳解傳書。庭畔有人持短劍,門前無客曳長裾。波浪拍船,駭舟人之水宿;峰巒繞舍,樂隱者之山居。 1.伯樂:伯樂是春秋時期秦國人,姓孫名陽,以善相馬著稱。 2.浩然驢:浩然既唐代詩人孟浩然,傳說他往往騎驢于風雪之中,詩興因此而發。 3.弋:帶有繩子的箭,用以射鳥。此用做動詞,射。 4.分金齊鮑叔:《史記·管晏列傳》載:春秋時,齊鮑叔與管仲友善,一起經商,每次分利,管仲因家貧而多取。 5.奉璧藺相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傳》記載:藺相如是戰國時趙國大臣。秦昭王得知趙國有和氏璧,表示愿以十五座城與趙交換,藺相如奉使入秦,當廷據理力爭,機智周旋,終于完璧歸趙。 6.擲地金聲孫綽賦:孫綽,晉代官吏,博學善文,作《天臺山賦》,自稱投擲在地會發出金石聲。 7.回文錦字竇滔書:晉朝竇滔為秦州刺史,寵妾,其妻蘇氏織錦成“回紋旋圖”詩,八百四十字,寄給他,使竇滔回心轉意。 8.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巖之筑:《史記·殷本紀》載:商朝時,傅說受牽連獲罪,在傅巖筑墻。殷高宗武丁夜夢上帝予以輔佐良才,繪其圖像而求之,貌與傅說相合,遂立傅說為相,商朝中興。胥靡:古代服勞役的刑徒。 9.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漁:太公即太公望,名姜尚,曾在渭水邊釣魚,遇周文王,被立為國師。周后,即周文王。 10.褐:用粗毛線或未績的麻制成的衣服,古時為貧苦人所穿。裾:衣服的前后襟,此處指衣服。 11.六朝對三國: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相繼都建都于健康(今南京),為南朝六朝。后來六朝泛指自三國至隋這一段時期。三國:即魏、蜀、吳。 12.天祿對石渠:天祿、石渠都是閣名,為西漢藏書、校書之所。 13.千字策:宋朝開始,殿試進士用策論,限字一千。 14.八行書:指書信。 15.有若:孔子弟子。相如:人名,戰國時趙國有藺相如,東漢時有司馬相如。 16.愛見人長,共服宣尼休假蓋:宣尼,即孔子,漢朝追謚其為褒成宣尼公。《說苑·雜言》載:雨天孔子外出,車無蓋,弟子說可向子夏借,孔子說,子夏貧,與人交應助長避短,方能長久。 17.恐彰已吝,誰知阮裕竟焚車:《晉書·阮裕傳》載:晉朝阮裕有好車,從來借無不給。但有一次別人葬母想借而不好意思開口,他得知后長嘆一聲就把車焚了。 18.內史對中書:內史、中書均為古代官名。中書即中書令。 19.畎(quan犬)澮(hui會):田間的小溝。 20.青衣能報赦:相傳苻堅有一次獨自在家中起草有關赦免的文告,有一只蒼蠅飛進室內,趕走了又來。很快就有人知道了將有赦免,苻堅問從何得之,都說有一個穿青衣服的人在街上這樣叫喊,原來是蒼蠅飛出后化作青衣傳呼大赦喜訊。 21.黃耳解傳書:相傳陸機在洛陽時,養有一條叫黃耳的狗,能給家里寄信。 22.庭畔有人持短劍:《史記·刺客列傳》載:戰國時,荊軻受燕太子丹所派出使秦國,借獻地圖之機以匕首刺殺秦王,不成而被殺。 23.門前無客曳長裾:《漢書·鄒陽傳》載:西漢吳王劉濞欲謀反,其門客鄒陽上書諫止,書有“何王之門不可曳長裾”之句。曳:拖、拉。

七 虞 金對玉,寶對珠,玉兔對金烏。孤舟對短棹,一雁對雙鳧。橫醉眼,捻吟須,李白對楊朱。秋霜多過雁,夜月有啼烏。日曖園林花易賞,雪寒村舍酒難沽。人處嶺南,善探巨象口中齒;客居江右,偶奪驪龍頷下珠。 賢對圣,智對愚,傅粉對施朱。名韁對利鎖,挈榼對提壺。鳩哺子,燕調雛,石帳對郇廚。煙輕籠岸柳,風急撼庭梧。鸜眼一方端石硯,龍涎三炷博山壚。曲沼魚多,可使漁人結網;平田兔少,漫勞耕者守株。 秦對趙,越對吳,釣客對耕夫。箕裘對杖履,杞梓對桑榆。天欲曉,日將晡,狡兔對妖狐。讀書甘刺股,煮粥惜焚須。韓信武能平四海,左思文足賦三都。嘉遁幽人,適志竹籬茅舍;勝游公子,玩情柳陌花衢。
八 齊 巖對岫,澗對溪,遠岸對危堤。鶴長對鳧短,水雁對山雞。星拱北,月流西,漢露對湯霓。桃林牛已放,虞坂馬長嘶。叔侄去官聞廣受,弟兄讓國有夷齊。三月春濃,芍藥叢中蝴蝶舞;五更天曉,海棠枝上子規啼。 云對雨,水對泥,白璧對玄圭。獻瓜對投李,禁鼓對征鼙。徐稚榻,魯班梯,鳳翥對鸞棲。有官清似水,無客醉如泥。截發惟聞陶侃母,斷機只有樂羊妻。秋望佳人,目送樓頭千里雁;早行遠客,夢驚枕上五更雞。 熊對虎,象對犀,霹靂對虹霓。杜鵑對孔雀,桂嶺對梅溪。蕭史鳳,宋宗雞,遠近對高低。水寒魚不躍,林茂鳥頻棲。楊柳和煙彭澤縣,桃花流水武陵溪。公子追歡,閑驟玉驄游綺陌;佳人倦繡,悶欹珊枕掩香閨。

九 佳 河對海,漢對淮,赤岸對朱崖。鷺飛對魚躍,寶鈿對金鉤。魚圉圉,鳥喈喈,草履對芒鞋。古賢嘗篤厚,時輩喜詼諧。孟訓文公談性善,顏師孔子問心齋。緩撫琴弦,像流鶯而并語;斜排箏柱,類過雁之相挨。 豐對儉,等對差,布襖對荊釵。雁行對魚陣,榆塞對蘭崖。桃薺女,采蓮娃,菊徑對苔階。詩成六義備,樂奏八音諧。造律吏哀秦法酷,知音人說鄭聲哇。天欲飛霜,塞上有鴻行已過;云將作雨,庭前多蟻陣先排。 城對市,巷對街,破屋對空階。桃枝對桂葉,砌蚓對墻蝸。梅可望,橘堪懷,季路對高柴。花藏沽酒市,竹映讀書齋。馬首不容孤竹扣,車輪終就洛陽埋。朝宰錦衣,貴束烏犀之帶;宮人寶髻,宜簪白燕之釵。 
十 灰 增對損,閉對開,碧草對蒼苔。書簽對筆架,兩曜對三臺。周召虎,宋桓魋,閬苑對蓬萊。薰風生殿閣,皓月照樓臺。卻馬漢文思罷獻,吞蝗唐太冀移災。照耀八荒,赫赫麗天秋日;震驚百里,轟轟出地春雷。 沙對水,火對灰,雨雪對風雷。書淫對傳癖,水滸對巖隈。歌舊曲,釀新醅,舞館對歌臺。春棠經雨放,秋菊傲霜開。作酒固難忘曲蘗,調羹必要用鹽梅。月滿庾樓,據胡床而可玩;花開唐苑,轟羯鼓以奚催。 休對咎,福對災,象箸對犀杯。宮花對御柳,峻閣對高臺。花蓓蕾,草根荄,剔蘚對剜苔。雨前庭蟻鬧,霜后陣鴻哀。元亮南窗今日傲,孫弘東閣幾時開。平展青茵,野外茸茸軟草;高張翠幄,庭前郁郁涼槐。
十一 真 邪對正,假對真,獬豸對麒麟。韓盧對蘇雁,陸橘對莊椿。韓五鬼,李三人,北魏對西秦。蟬鳴哀暮夏,鶯囀怨殘春。野燒焰騰紅爍爍,溪流波皺碧粼粼。行無蹤,居無廬,頌成酒德;動有時,藏有節,論著錢神。 哀對樂,富對貧,好友對嘉賓。彈冠對結綬,白日對青春。金翡翠,玉麒麟,虎爪對龍麟。柳塘生細浪,花徑起香塵。閑愛登山穿謝屐,醉思漉酒脫陶巾。雪冷霜嚴,倚檻松筠同傲歲;日遲風暖,滿園花柳各爭春。 香對火,炭對薪,日觀對天津。禪心對道眼,野婦對宮嬪。仁無敵,德有鄰,萬石對千鈞。滔滔三峽水,冉冉一溪冰。充國功名當畫閣,子張言行貴書紳。篤志詩書,思入圣賢絕域;忘情官爵,羞沾名利纖塵。
十二 文 家對國,武對文,四輔對三軍。九經對三史,菊馥對蘭芬。歌北鄙,詠南薰,邇聽對遙聞。召公周太保,李廣漢將軍。聞化蜀民皆草偃,爭權晉土已瓜分。巫峽夜深,猿嘯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飛高貼楚天云。 欹對正,見對聞,偃武對修文。羊車對鶴駕,朝旭對晚曛。花有艷,竹成文,馬燧對羊欣。山中梁宰相,樹下漢將軍。施帳解圍嘉道韞,當壚沽酒嘆文君。好景有期,北嶺幾枝梅似雪;豐年先兆,西郊千頃稼如云。 堯對舜,夏對殷,蔡惠對劉蕡。山明對水秀,五典對三墳。唐李杜,晉機云,事父對忠君。雨晴鳩喚婦,霜冷雁呼群。酒量洪深周仆射,詩才俊逸鮑參軍。鳥翼長隨,鳳兮洵眾離長;狐威不假,虎也真百獸尊。

十三 元 幽對顯,寂對喧,柳岸對桃源。鶯朋對燕友,早暮對寒暄。魚躍沼,鶴乘軒,醉膽對吟魂。輕塵生范甑,積雪擁袁門。縷縷輕煙芳草渡,絲絲微雨杏花村。詣闕王通,獻太平十二策;出關老子,著道德五千言。 兒對女,子對孫,藥圃對花村。高樓對邃閣,赤豹對玄猿。妃子騎,夫人軒,曠野對平原。匏巴能鼓瑟,伯氏善吹塤。馥馥早梅思驛使,萋萋芳草怨王孫。秋夕月明,蘇子黃崗游赤壁;春朝花發,石家金谷啟芳園。 歌對舞,德對恩,犬馬對雞豚。龍池對鳳沼,雨驟對云屯。劉向閣,李膺門,唳鶴對啼猿。柳搖春白晝,梅弄月黃昏。歲冷松筠皆有節,春喧桃李本無言。噪晚齊蟬,歲歲秋來泣恨;啼宵蜀鳥,年年春去傷魂。

十四 寒 多對少,易對難,虎踞對龍蟠。龍舟對鳳輦,白鶴對青鸞。風淅淅,露漙漙,繡轂對雕鞍。魚游荷葉沼,鷺立蓼花灘。有酒阮貂奚用解,無魚馮鋏必須彈。丁固夢松,柯葉忽然生腹上;文郎畫竹,枝梢倏爾長毫端。 寒對暑,濕對干,魯隱對齊桓。寒氈對暖席,夜飲對晨餐。叔子帶,仲由冠,郟瘣對邯鄲。嘉禾憂夏旱,衰柳耐秋寒。楊柳綠遮元亮宅,杏花紅映仲尼壇。江水流長,環繞似青羅帶;海蟾輪滿,澄明如白玉盤。 橫對豎,窄對寬,黑志對彈丸。朱簾對畫棟,彩檻對雕欄。春既老,夜將闌,百辟對千官。懷仁稱足足,抱義美般般。好馬君王曾市骨,食豬處士僅思肝。世仰雙仙,元禮舟中攜郭泰,人稱連壁,夏候車上并潘安。

十五 刪 興對廢,附對攀,露草對霜菅。歌廉對借寇,習孔對希顏。山壘壘,水潺潺,奉壁對探镮,禮由公旦作,詩本仲尼刪。驢困客方經灞水,雞鳴人已出函關。幾夜霜飛已有蒼鴻辭北塞,數朝霧暗豈無玄豹隱南山。 猶對尚,侈對慳,霧髻對煙鬟。鶯啼對鵲噪,獨鶴對雙鷴。黃牛峽,金馬山,結草對銜環。昆山惟玉集,合浦有珠還。阮籍舊能為眼白,老萊新愛著衣斑。棲遲避世人草衣木食,窈窕頌城女云鬢花顏。 姚對宋,柳對顏,賞善對懲奸。愁中對夢里,巧慧對癡頑。孔北海,謝東山,使越對征蠻。淫聲聞濮上,離曲聽陽關。驍將袍披仁貴白,小兒衣著老萊斑。茅舍無人,難卻塵埃生榻上;竹亭有客,尚留風月在窗間。

下平聲 一 先 晴對雨,地對天,天地對山川。山川對草木,赤壁對青田。郟鄏鼎,武城弦,木筆對苔錢。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蓮。何處春朝風景好,誰家秋夜月華圓。珠綴花梢,千點薔薇香露;練橫樹杪,幾絲楊柳殘煙。 前對后,后對先,眾丑對孤妍。鶯簧對蝶板,虎穴對龍淵。擊石磬,觀韋編,鼠目對蔦肩。春園花柳地,秋沼芰荷天。白羽頻揮閑客坐,烏紗半墜醉翁眠。野店幾家,羊角風搖沽酒旆;長川一帶,鴨頭波泛賣魚船. 離對坎,震對乾,一日對千年。堯天對舜日,蜀水對秦川。蘇武節,鄭虔氈,澗壑對林泉。揮戈能退日,持管莫窺天。寒食芳辰花爛熳,中秋佳節月嬋娟。夢里榮華,飄忽枕中之客,壺中日月,安閑市上之仙。

 二 簫 恭對慢,吝對驕,水遠對山遙。松軒對竹檻,雪賦對風謠。乘五馬,貫雙雕,燭滅對香消。明蟾常徹夜,驟雨不終朝。樓閣天涼風颯颯,關河地隔雨瀟瀟。幾點鷺鷥,日暮常飛紅蓼岸;一雙[氵雞][涑鳥],春朝頻泛綠楊驕。 開對落,暗對昭,趙瑟對虞韶。軺車對驛騎,錦繡對瓊瑤。羞攘臂,懶折腰,范甑對顏瓢。寒天鴛帳酒,夜月鳳臺簫。舞女腰肢楊柳軟,佳人顏貌海棠嬌。豪客尋春,南陌草青香陣陣;閑人避暑,東堂蕉綠影搖搖。 班對馬,董對晁,夏晝對春宵。雷聲對電影,麥穗對禾苗。八千路,廿四橋,總角對垂髫。露桃勻嫩臉,風柳舞纖腰。賈誼賦成傷鵩鳥,周公詩說托鴟鸮。幽寺尋僧,逸興豈知俄爾盡;長亭送客,離魂不覺黯然消。

三 肴 風對雅,象對爻,巨蟒對長蛟。天文對地理,蟠蟀對螵蛸。龍天矯,虎咆哮,北學對東膠。筑臺須壘土,成屋必誅茅。潘岳不忘秋興賦,邊韶常被晝眠嘲,撫養群黎,已見國家隆治;滋生萬物,方知天地泰交。 蜿對虺,蜃對蛟,麟藪對鵲巢。風聲對月色,麥穗對桑苞。何妥難,子云嘲,楚甸對商郊。五音惟耳聽,萬慮在心包。葛被湯征因仇餉,楚遭齊伐責包茅。高矣若天,洵是圣人大道;淡而如水,實為君子神交。 牛對馬,犬對貓,旨酒對嘉肴。桃紅對柳綠,竹葉對松梢。藜杖叟,布衣樵,北野對東郊。白駒形皎皎,黃鳥語交交。花圃春殘無客到,柴門夜永有僧敲。墻畔佳人,飄揚競把秋千舞;樓前公子,笑語爭將蹴鞠拋。

四 豪 琴對瑟,劍對刀,地迥對天高。峨冠對博帶,紫綬對緋袍。煎異茗,酌香醪,虎兕對猿猱。武夫攻騎射,野婦務蠶繅。秋雨一川淇澳竹,春風兩岸武陵桃。螺髻青濃,樓外晚山千仞;鴨頭綠膩,溪中春水半篙。 刑對賞,貶對褒,破斧對征袍。梧桐對橘柚,枳棘對蓬蒿。雷煥劍,呂虔刀,橄欖對葡萄。一椽書舍小,百尺酒樓高。李白能詩時秉筆,劉伶愛酒每馎糟。禮別尊卑,拱北眾星常燦燦;勢分高下,朝東萬水自滔滔。 瓜對果,李對桃,犬子對羊羔。春分對夏至,谷水對山濤。雙鳳翼,九牛毛,主逸對臣勞。水流無限闊,山聳有余高。雨打村重新牧笠,塵生邊將舊征袍。俊士居官,榮引鹓鴻之序;忠臣報國,誓殫犬馬之勞。

五 歌 山對水,海對河,雪竹對煙蘿。新歡對舊恨,痛飲對高歌。琴再撫,劍重磨,媚柳對枯荷。荷盤從雨洗,柳線任風搓。飲酒豈知欹醉帽,觀棋不覺爛樵柯。山寺清幽,直踞千尋云嶺;江樓宏敞,遙臨萬傾煙波。 繁對簡,少對多,里詠對途歌。宦情對旅況,銀鹿對銅駝。剌史鴨,將軍鵝,玉律對金科。古堤垂亸柳,曲沼長新荷。命駕呂因思叔夜,馬車藺為避廉頗。千尺水簾,今古無人能手卷;一輪月鏡,乾坤何匠用功磨。 霜對露,浪對波,徑菊對池荷。酒闌對歌罷,日暖對風和。梁父詠,楚狂歌,放鶴對觀鵝。史才推永叔,刀筆仰蕭何。種橘猶嫌千樹少,寄梅誰信一枝多。林下風生,黃發村童推牧笠;江頭日出,皓眉溪叟曬漁蓑。

六 麻 松對柏,縷對麻,蟻陣對蜂衙。赪鱗對白鷺,凍雀對昏鴉。白墮酒,碧沉茶,品笛對吹笳。秋涼梧墮葉,春暖杏開花。雨長苔痕侵壁砌,月移梅影上窗紗。颯颯秋風,度城頭之篳篥;遲遲晚照,動江上之琵琶。 優對劣,凸對凹,翠竹對黃花。松杉對杞梓,菽麥對桑麻。山不斷,水無涯,煮酒對烹茶。魚游池面水,鷺立岸頭沙。百畝風翻陶令秫,一畦雨熟邵平瓜。閑捧竹根,飲李白一壺之酒;偶擎桐葉,啜盧仝七碗之茶。 吳對楚,蜀對巴,落日對流霞。酒錢對詩債,柏葉對松花。馳驛騎,泛仙槎,碧玉對丹砂。設橋偏送筍,開道竟還瓜。楚國大夫沉汩水,洛陽才子謫長沙。書篋琴囊,乃士流活計;藥爐茶鼎,實閑客生涯。

七 陽 高對下,短對長,柳影對花香。詞人對賦客,五帝對三王。深院落,小池塘,晚眺對晨妝。絳霄唐帝殿,綠野晉公堂。寒集謝莊衣上雪,秋添潘岳鬢邊霜。入浴蘭湯,事不忘于端午;客斟菊酒,興常記于重陽。 堯對舜,禹對湯,晉宋對隋唐。奇花對異卉,夏日對秋霜。八叉手,九回腸,地久對天長。一堤楊柳綠,三徑菊花黃。聞鼓塞兵方戰斗,聽鐘宮女正梳妝。春飲方歸,紗帽半淹鄰舍酒;早朝初退,袞衣微惹御爐香。 荀對孟,老對莊,亸柳對垂楊。仙宮對梵宇,小閣對長廊。風月窟,水云鄉,蟋蟀對螳螂。暖煙香靄靄,寒燭影煌煌。伍子欲酬漁父劍,韓生嘗竊賈公香。三月韶光,常憶花明柳媚;一年好景,難忘橘綠橙黃。

八 庚 深對淺,重對輕,有影對無聲。蜂腰對蝶翅,宿醉對余酲。天北缺,日東生,獨臥對同行。寒冰三尺厚,秋月十分明。萬卷書容閑客覽,一樽酒待故人傾。心侈唐玄,厭看霓裳之曲;意驕陳主,飽聞玉樹之賡。 虛對實,送對迎,后甲對先庚。鼓琴對舍瑟,搏虎對騎鯨。金匼匝,玉瑽琤,玉宇對金莖。花間雙粉蝶,柳內幾黃鶯。貧里每甘藜藿味,醉中厭聽管弦聲。腸斷秋閨,涼吹已侵重被冷;夢驚曉枕,殘蟾猶照半窗明。 漁對獵,釣對耕,玉振對金聲。雉城對雁塞,柳梟對葵傾。吹玉笛,弄銀笙,阮杖對桓箏。墨呼松處士,紙號楮先生。露浥好花潘岳縣,風搓細柳亞夫營,撫動琴弦,遽覺座中風雨至;哦成詩句,應知窗外鬼神驚。

九 青 紅對紫,白對青,漁火對禪燈。唐詩對漢史,釋典對仙經。龜曳尾,鶴梳翎,月榭對風亭。一輪秋夜月,幾點曉天星。晉士只知山簡醉,楚人誰識屈原醒。繡倦佳人,慵把鴛鴦文作枕;吮毫畫者,思將孔雀寫為屏, 行時坐,醉對醒,佩紫對紆青。棋枰對筆架,雨雪對雷霆。狂蛺蝶,小晴蜒,水岸對沙汀。天臺孫綽賦,劍閣孟陽銘。傳信子卿千里雁,照書車胤一囊螢。冉冉白云,夜半高遮千里月;澄澄碧水,宵中寒映一天星。 書對史,傳對經,鸚鵡對鹡鸰。黃茅對白荻,綠草對青萍。風繞鐸,雨淋鈴,水閣對山亭。渚蓮千朵白,岸柳兩行青。漢代宮中生秀柞,堯時階畔長祥蓂。一枰決勝,棋子分黑白;半幅通靈,畫色間丹青。

十 蒸 新對舊,降對升,白犬對蒼鷹。葛巾對藜杖。澗水對池冰。張兔網,掛魚罾,燕雀對鵬鹍。爐中煎藥火,窗下讀書燈。織錦逐梭成舞鳳,畫屏誤筆作飛蠅。宴客劉公,座上滿斟三雅爵;迎仙漢帝,宮中高插九光燈。 儒對士,佛對僧,面友對心朋。春殘對夏老,夜寢時晨興。千里馬,九霄鵬,霞蔚對云蒸。寒堆陰嶺雪,春泮水池冰。亞父憤生撞玉斗,周公誓死作金滕。將軍元暉,莫怪人譏為餓虎;侍中盧昶,難逃世號作饑鷹。 規對矩,墨對繩,獨步對同登。吟哦對諷詠,訪友對尋僧。風繞屋,水襄陵,紫鵠對蒼鷹。鳥寒驚夜月,魚暖上春冰。揚子口中飛白鳳,何郎鼻上集青蠅。巨鯉躍池,翻幾重之密藻;顛猿飲澗,掛百尺之垂藤。

十一 尤 榮對辱,喜對憂,夜宴對春游。燕關對楚水,蜀犬對吳牛。茶敵睡,酒消愁,青眼對白頭。馬遷修史記,孔子作春秋。適興子猷常泛棹,思歸王粲強登樓。窗下佳人,妝罷重將金插鬢;筵前舞妓,曲終還要錦纏頭。 唇對齒,角對頭,策馬對騎牛。毫尖對筆底,綺閣對雕鏤。楊柳岸,荻蘆洲,語燕對啼鳩。客乘金絡馬,人泛木蘭舟。綠野耕夫春舉耜,碧池漁父晚垂鉤。波浪千層,喜見蛟龍得水;云霄萬里,驚看雕鶚橫秋。 庵對寺,殿對樓,酒艇對漁舟。金龍對彩鳳,豮豕對童牛。王郎帽,蘇子裘,四季對三秋。峰巒扶地秀,江漢接天流。一灣綠水漁村小,萬里青山佛寺幽。龍馬呈河,羲皇闡微而畫卦;神龜出洛,禹王取法以陳疇。

十二 侵 眉對目,口對心,錦瑟對瑤琴。曉耕對寒釣,晚笛對秋砧。松郁郁,竹森森,閔損對曾參。秦王親擊缶,虞帝自揮琴。三獻卞和嘗泣玉,四知楊震固辭金。寂寂秋朝,庭葉因霜摧嫩色;沉沉春夜,砌花隨月轉清陰。 前對后,古對今,野獸對山禽。犍牛對牝馬,水淺對山深。曾點瑟,戴逵琴,璞玉對渾金。艷紅花弄色,濃綠柳敷陰。不雨湯王方剪爪,有風楚子正披襟。書生惜壯歲韶華,寸陰尺璧,游子愛良宵光景,一刻千金。 絲對竹,劍對琴,素志對丹心。千愁對一醉,虎嘯對龍吟。子罕玉,不疑金,往古對來今。天寒鄒吹律,歲旱傅為霖。渠說子規為帝魄,儂知孔雀是家禽。屈子沉江,處處舟中爭系粽;牛郎渡渚,家家臺上競穿針。

十三 覃 千對百,兩對三,地北對天南。佛堂對仙洞,道院對禪庵。山潑黛。水浮藍,雪嶺對云潭。鳳飛方翙翙,虎視已眈眈。窗下書生時諷詠,筵前酒客日耽酣。白草滿郊,秋日牧征人之馬;綠桑盈畝,春時供農婦之蠶。 將對欲,可對堪,德被對恩覃。權衡對尺度,雪寺對云庵。安邑棗,洞庭柑,不愧對無漸。魏征能直諫,王衍善清談。紫梨摘去從山北,丹荔傳來自海南。攘雞非君子所為,擔當月一;養狙是山公之智,止用朝三。 中對外,北對南,貝母對宜男。移山對浚井,諫苦對言甘。千取百,二為三,魏尚對周堪。海門翻夕浪,山市擁晴嵐。新締直投公子纻,舊交猶脫館人驂。文達淹通,已詠冰兮寒過水;永和博雅,可知青者勝于藍。

十四 鹽 悲對樂,愛對嫌,玉兔對銀蟾。醉侯對詩史,眼底對眉尖。風[習風][習風],雨綿綿,李苦對瓜甜。畫堂施錦帳,酒市舞青簾。橫槊賦詩傳孟德,引壺酌酒尚陶潛。兩曜迭明,日東生而月西出;五行式序,水下潤而火上炎。 如對似,減對添,繡幕對朱簾。探珠對獻玉,鷺立對魚潛。玉屑飯,水晶鹽,手劍對腰鐮。燕巢依邃閣,蛛網掛虛檐。奪槊至三唐敬德,欒棋第一晉王恬。南浦客歸,湛湛春波千頃凈;西樓人悄,彎彎夜月一鉤纖。 逢對遇,仰對瞻,市井對閭閻。投簪對結綬,握發對掀髯。張繡幕,卷珠簾,石碏對江淹。宵征方肅肅,夜飲已厭厭。心褊小人長戚戚,禮多君子屢謙謙。美剌殊文,備三百五篇詩詠;吉兇異畫,變六十四卦爻占。

十五 咸 清對濁,苦對咸,一啟對三緘。煙蓑對雨笠,月榜對風帆。鶯[耳見][耳完],燕呢喃,柳杞對松杉。情深悲素扇,淚痛濕青衫。漢室既能分四姓,周朝何用叛三監。破的而探牛心,豪矜王濟;豎竿以掛犢鼻,貧笑阮咸。 能對否,圣對賢,衛瓘對渾瑊。雀羅對魚網,翠卬對蒼崖。紅羅帳,白布衫,筆格對書函。蕊香蜂競采,泥軟燕爭銜。兇孽誓清聞祖逖,王家能義有巫咸。溪臾新居,漁舍清幽臨水岸;山僧久隱,梵宮寂寞倚云巖。 冠對帶,帽對衫,議鯁對言讒。行舟對御馬,俗弊對民巖。鼠且碩,兔多[上召中比下兔],史冊對書緘。塞城聞奏角,江浦認歸帆。河水一源形瀰瀰,泰山萬仞勢巖巖。鄭為武公,賦緇衣而美德;周因巷伯,歌貝錦以傷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聲律啟蒙》清 車萬育
文字對仗,學以致用
《聲律啟蒙》全文
《聲律啟蒙》
聲律啟蒙
吟詩作對三基之——《聲律啟蒙》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勒县| 信丰县| 济南市| 枣庄市| 墨竹工卡县| 荔波县| 仪征市| 阿巴嘎旗| 信阳市| 章丘市| 洱源县| 牟定县| 信丰县| 遂宁市| 梅州市| 日喀则市| 麻栗坡县| 榆中县| 重庆市| 米易县| 朝阳县| 介休市| 瓮安县| 丹凤县| 广东省| 苗栗县| 慈溪市| 和林格尔县| 铜川市| 称多县| 晋宁县| 綦江县| 陆川县| 都昌县| 冷水江市| 屯昌县| 康平县| 青浦区| 灌南县| 邢台县| 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