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是危險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常見的風險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壓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等。然而,多項研究發現,心臟病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潛在風險因素。美國“每日健康網”最新載文刊出美國內科專家林德茜·馬賽林博士總結的“意想不到的6種心臟病因素”。
孕期BMI。研究發現,母親孕期BMI(身體質量指數)超過平均值、體重超標或胎盤太大的男性日后更可能罹患心臟病。英國南安普頓大學臨床流行病學教授兼美國俄勒岡衛生科學大學心血管醫學教授大衛·巴克博士分析指出,胎兒心臟發育完成于子宮內,當胎兒與較大胎盤爭奪血液和營養的時候,嬰兒心臟顯然處于弱勢。因此,孕期保持健康體重對孩子日后心臟健康起到保護作用。
創傷后應激障礙。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臟病專家拉明·艾伯拉希米博士完成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患者比同齡人群更容易罹患發病快速的心臟病,而且3年內死亡危險更大。艾伯拉希米博士表示,參戰老兵、刑事被害人、地震生還者、失業者以及親人離世者都可能會罹患PTSD。為了保持心理健康以及心臟健康,應積極預防和治療PTSD。
抑郁癥。多項研究表明,抑郁癥與心臟病危險增加有關聯,而且這種關聯具有很強的家族特點。一項以1100名男性雙胞胎為對象的新研究發現,排除了吸煙和肥胖等生活方式因素之外,抑郁癥病史和家族心臟病病史依然是心臟病危險的重要標志。
類風濕關節炎。研究人員認為,類風濕關節炎(RA)與心臟病之間存在關聯主要與系統性炎癥有關。系統炎癥會導致血管內產生血栓,增加腦卒中和心臟病發作危險。大量研究數據表明,類風濕關節炎越嚴重,患者就越容易出現血管硬化及其他心臟病風險因素。由于心臟病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頭號殺手,因此這類患者接受心臟病危險因素篩查至關重要。
偏頭痛。偏頭痛(特別是先兆偏頭痛)會導致心臟病發病及死亡危險增加。冰島一項以1.8萬名成年男女為參試者的偏頭痛與健康關聯研究發現,偏頭痛與心臟病存在共同的遺傳或生物學基礎。研究還發現,偏頭痛還會導致腦卒中危險增加21%。其具體機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與血管收縮、血栓形成等關聯極大。
銀屑病。與類風濕關節炎一樣,銀屑?。ㄅFぐ_)與心臟病的關聯性也與系統性炎癥不無關系。一些研究發現,銀屑病治療方法之一的TNF-α拮抗劑療法可能會增加心臟病死亡危險。因此,該療法不適用于伴有多種心臟癥狀的銀屑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