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庭都對孩子的教育寄予厚望,都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脫穎而出,成為棟梁。然而,每個家庭卻又都在重復著類似的結果。每個父母無不舍得傾其所有來堆積孩子的前程,但爭氣的孩子卻少。
為什么?我看都是因為急功近利,都是不得家庭教育真法所致。
每位家長都應該成為天生的教育家,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無論你喜歡不喜歡,只要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教育的責任,你就成了孩子第一任的人生老師。所以,孩子的人生是喜是憂、是好是壞,都逃脫不了家長的瓜葛。
如果作為父母的能拋棄功利,潛心做人并教會孩子做人,孩子的前途定會不用大人操心。我們有太多的家長認為成長和進步是孩子的事,所以,只知道為孩子提供增長分數的物質條件,卻不知道從根本上培養孩子好的做人習慣,所以,縱使許多孩子有良好的開端,卻難見有很好的結尾。
大教教心,大愛無形。本該最好的體現在父母的身上,然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卻成了我們這個民族社會的一道風景。這道風景卻使人心不舒坦……
大教就是教做人,大愛就在于無意之間使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好的家庭教育,一方面是孩子的成長,一方面也應該是父母的進步。要求孩子進步而家長自己卻不思進取,這是家庭教育的大忌,也是弊端和失敗的緣由所在。孔子曾提及“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和“困而知之”,我私下認為先師是在談教育,“生而知之”就是指父母給與孩子的那種無形的影響;而“學而知之”當屬孩子模仿父母行為學來的知識;“困而知之”則是孩子獨立后,因遇困難而主動學得知識與能力。
家長要懂得,生命早期,孩子的學習很重要的途徑就是模仿,模仿的對象就是父母。在生命上路的起步階段孩子能不能走上正路皆取決于家長。所以,身為家長做人不可不慎。能把孩子引向正途,你的孩子就擁有了蓬勃的活力,擁有了融會貫通的本領。當孩子在這個正途上迅步疾行的時候,就再也不用你花費大把的金錢、時間和精力憂慮他的前程了,他知道該怎么把握自己。
人的與眾不同,就在于成長無極限。就在于不斷的養成良好的習慣,去掉不良的習慣。家庭教育就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過程。去掉不良習慣就是自我超越,是進步;養成良好的習慣也就是成長和前進。不讓孩子養成不良習慣的關鍵就是家長要節制和去掉不良習慣,這樣孩子就會不斷地累積優秀的習慣,就會走向優秀。
當好家長,教育好孩子,一句話,就是——做好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