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養是公關禮儀主持人思想素質的文化內核,它是一個人全面素質的綜合表現。一般認為,人文素養與知識有關,但不等于人文知識,從一定意義講,“知識是外在于你的東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必須讓知識進入人的認知本體,滲透他的生活與行為,才能稱之為素養”。“人文素養是涉獵了文史哲之后,更進一步認識到,這些人文‘學’到最后都有一個終極的關懷,對‘人’的關懷。”
公關禮儀主持人的人文素養應主要從以下途徑獲得:
A、增加人文知識和傳統文化知識的儲備。對于我國的禮儀主持人而言,祖國豐富的禮儀文化常識應該是其學習的重中之重。
B、提高藝術修養。藝術修養是人文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往往也是創造力的源泉。藝術修養的缺乏會使主持人顯得缺乏靈性和悟性。
C、人文關懷精神的培養。人文關懷的核心內容是以人為本,而不是以金錢多少、功利價值輕重、社會地位高低、名氣大小等為價值評判的標準。禮儀主持人職業是社會公認的高薪職業,有了一定知名度的主持人很容易“飄飄然”,忘記了自己的成就來自于公眾的支持,這是人文關懷精神缺失的表現。
3.文化素質
文化是人類社會在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過程中不斷積累的一切文明成果的總和。文化素質是人們對這些文明成果的掌握程度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心態。狹義上講,文化素質一般是指某個人掌握的以書本為載體的文化知識,廣義上講,文化素質泛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表現出的任何對于契合該社會主流文化價值取向的方向,甚至包括人的行為舉止、穿衣打扮、生活閱歷等各個方面。
公關禮儀主持人的文化素質較為理想的構成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良好的教育背景。一般情況下,人的文化素質是通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獲得的,這三方面的教育背景影響一個人的總體文化素養。
(2)完備的知識結構。包括文、史、哲方面的基礎知識、百科知識和專業知識。
(3)豐富的生活閱歷。生活閱歷是指一個人在生活過程中所有經歷的總稱以及由經歷獲得的社會經驗,生活閱歷既與一個人的年齡有關,也與一個人生活內容的豐富性有關,更與其對生活的感悟有關。現實工作中,公關禮儀活動的主辦方總喜歡選擇中年禮儀主持人從側面反映出豐富的生活閱歷對禮儀主持人素質的影響。
(4)較強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個體在獲得經驗和知識時表現出來的差別。很顯然,學習能力強的人在一定時間內獲得和掌握的經驗與知識會相對更多
一些,因此增強學習能力,可以幫助公關禮儀主持人迎接挑戰、適應新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