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得是第多少次跟兒子訴說自己養育他的辛苦,為他成長付出時間心血……如數家珍、滔滔不絕。看著15歲的兒子似聽非聽,甚至眉宇間有了不耐煩的神色,我有點不高興。質問他:“難道我說得不對嗎?我對你付出的不夠多嗎?”兒子不語,忽然問我:“媽媽,難道你養育我這些年,就只有辛苦麻煩,從來沒有過快樂開心嗎?”一句話,讓正在喋喋不休、滿懷不快的我啞口無言。
回望養育他的路程,想起我們朝夕相處的歲月,一幕幕溫暖快樂的畫面次第出現,即使有過爭吵生氣,也早變成生動難忘的記憶。并且除了他知道的他給予我的快樂開心,還有更多他不知道的美好幸福。如此,我又怎么敢說,我又怎么能說,我養育他只有辛苦和付出,沒有幸福與收獲呢?
當婚姻崩潰,不得不做單親媽媽時,我覺得前路茫茫、生死莫測。剛剛4歲的兒子抬頭看到我淚流滿面,立刻伸出他短短的小手對我說:“媽媽,抱抱!”然后學著“天線寶寶”的語氣說:“我們相親相愛,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句話讓我更加淚水洶涌,只是這一次的流淚不是絕望,而是充滿了感動。
當工作遇挫,被領導批評,被同事冷落,心情低落煩惱時,看到才5歲的他為了拼成一幅300片的拼圖不想吃飯不愿睡覺,連我放棄了他都不肯放棄時,忽然就有了堅持不懈的信心和直面困難的勇氣。
在他的包容等待下,對烹調一竅不通的我做出了色香味俱佳的飯菜;在他滿懷期待的目光中,我笨拙的手指學會了折紙剪紙;在他的糾纏下,我不得不讀了很多書……不錯,為了他的成長,我付出了時間、精力和心血,可我也收獲了溫暖、幸福和充實。15年的歲月,我從一個驚慌失措的女孩兒成長為成熟從容的媽媽,難道不是他的慷慨賜予嗎?這些付出與回報相互交錯滲透在一起,又怎么能分得清呢?如此,我有什么資格對孩子抱怨?有什么資格對孩子耳提面命要他感恩一生呢?
我真誠地對兒子說:“寶貝你說得對,在養育你的過程中,我們曾經互相支撐,共同分享快樂與煩惱,彼此成就了對方。媽媽以后再不會只想付出,忘記收獲。”
兒子燦然而笑:“其實我知道媽媽為我付出很多,我始終,永遠,都是你最忠實的‘粉絲’。”
我從此解開了心結。此后,再聽到身邊的媽媽們訴苦說養育孩子的辛苦煩惱,我都會說,不要總以為是他讓你憔悴衰老,不要總抱怨他耽誤了你的享樂,不要總覺得你對他的恩情山高海深,不要總夸大你對他的意義……因為即使沒有孩子,我們也不可能青春永駐,也不會肆意享樂,養育孩子是為人父母的職責。我們當然有辛苦有付出,可我們更收獲到豐富深厚的生命體驗。
發現并且享受養育孩子的快樂,讓你面對孩子成長時多了一份平常心,與孩子溝通時少了一種賜予感;讓孩子面對我們時也少了一份必須回報的心理壓力,多了發自內心的真正的理解與信任。如此,我們與孩子之間還會有隔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