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健康的飲食、不規律的作息,都可能讓人長胖,這是為什么?
科學家們對腸道菌群的研究越發深入,正在揭開“飲食、生物鐘和腸道菌群”間的密切關系,并發現它們一起決定了小鼠的胖瘦:
圖的大概意思是:
1)不同飲食會影響小鼠的腸道菌群,造成生物鐘改變,決定胖瘦;
2)生物鐘改變(如熬夜、倒時差)會影響腸道菌群(注意圖中黑色雙向箭頭);
3)無菌小鼠,腸道里沒有菌群,不管吃什么,它都不會胖。(胖子可別激動,無菌對人不適用!人肚子里不可能無菌,或者用廣譜抗生素可消滅絕大多數細菌,但也就失去健康屏障了?。?/p>
有研究發現,腸道菌群會通過代謝產物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干預人的行為。一日三餐吃什么,可能是由腸道菌群和大腦一起決定的。(感興趣的人可以看看:《今晚吃什么,腸道菌群來決定》,http://www.guokr.com/article/439059)
所以,這些研究大概說明了“飲食、生物鐘、腸道菌群”的“三角戀”關系!
它們仨戀得歡,卻一不小心決定了我們是胖是瘦:
你不服還不行!
下面的內容,是清華師妹“愛吃椰子”給大家準備的,文筆比我好太多,推薦大家閱讀:
3張圖帶你看:熬夜,長胖,菌群之間的恩怨情仇
By 愛吃椰子
古人說“為伊消得人憔悴”,看來“廢寢忘食”應該“累瘦”才對啊,可小編為啥老“長肉”呢?
作為一個常常在熬夜突擊考試、通宵實驗、上頓不接下頓的杯具日子之后。。。不累瘦、反長肉,因而常遭嘲笑的可憐妹子,小編決定,要用鐵一般的科學事實自證清白!
2014年10月,以色列Weizmann研究所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細胞》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在宿主進食時間的調控之下,健康的腸道菌群的生長狀態有著晝夜節律的變化;而擾亂宿主生物鐘,將導致菌群失衡,并與宿主的代謝紊亂息息相關。
什么意思呢?且看咱今天的第1張圖——
科學家通過敲除生物鐘調控基因或環境干擾 (模擬倒時差),來干擾宿主小鼠的正常生物鐘,小鼠的活動和取食行為都失去節律。
節律缺失導致了包括組成和功能在內的菌群失調。而將這樣失調的菌群通過“糞菌移植”,移植給無菌小鼠后,受移植小鼠的患肥胖癥和葡萄糖不耐受的傾向會增加!
這個研究對日常生活有很大啟示,總結起來就是今天的第2張圖——
“顛倒黑白”—菌群晝夜節律失衡 — 長肉!
可以說,該研究從腸道菌群的角度解釋了為啥生物鐘“擰勁兒”的人群(比如那些倒夜班的工人和長跨時區的“空中飛人”)容易出現代謝紊亂的癥狀。哎,這么想想,掙點夜班和出差的錢真是不容易啊……
那這些現象發生的機制是什么呢?第3張圖來自2015年的重磅研究:
菌群怎作用?——生物鐘的“信號兵”
這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小組的成果,他們系統性研究了晝夜節律對健康和代謝的影響:腸道菌群不僅在菌群組成,更是在其合成代謝產物方面有著晝夜周期的振蕩節律,而這些,正是由宿主的飲食和生物鐘所驅動。由高脂飲食所誘發的菌群失調,會擾亂微生物和宿主之間晝夜節律網絡的平衡,進而影響代謝和肥胖。
總結起來是極有參考意義的三點:
1)瞎吃有后果——
高脂飲食會擾亂節律性腸道菌群的正常結構與功能,導致菌群信號異常!(來碗泡面~擼個串~你懂的~)
2)菌群控“信號”——
此前研究闡釋了宿主機體的“分子鐘”對菌群組成的影響,而本研究發現:菌群也可以反過來調控宿主“分子鐘”,說明宿主生物鐘與腸道菌群之間的“交流”是雙向的!
在仍提供與節律相關的“明暗信號(light-dark signals)”的情況下,無論進食低脂或高脂肪食物,無菌老鼠腦部和肝部生物鐘基因的表達都明顯受損(菌群缺失—生物鐘受損),與對照相比體重并不增加。這種基因表達異常不但發生在“家門口”的腸上皮細胞中,更發生在“遠隔千里”的腦部和肝部。
3)代謝物做“中介”——
本研究強調了菌群代謝產物在調節或改變腦和肝的生理節律和宿主代謝功能方面的能力。數據顯示:高脂或低脂飲食下誘導的特定菌群代謝產物的合成,特別是短鏈脂肪酸,會直接調控肝細胞內生物鐘基因的表達(例如,體外模型中加入丁酸酯,將加劇肝中生物鐘基因表達的振幅,并改變其表達的相位)也就是說,這些代謝產物介導了上面說的菌群與宿主生物鐘之間“雙向交流”。
哎,看來熬夜,菌群和長肉之間,還真是剪不斷理還亂啊~雖然小編成功的證明了“累胖”我不是一個人(哭臉),但是也要提醒大家注意,咱是在用什么樣的風險和代價在熬夜啊——珍愛健康,別太拼?。。?/strong>
引用文獻
1.Thaiss et al. Transkingdom control of microbiota diurnal oscillations promotesmetabolic homeostasis. Cell. 2014 Oct 23; 159(3):514-29. http://dx.doi.org/10.1016/j.cell.2014.10.020
2.XueLet al. Time in motion: the molecular clock meets the microbiomeCell 159, October 23, 2014. doi: 10.1016/j.cell.2014.10.020
3.Leone et al., Effects of diurnal variation of gut microbes and high-fat feeding on host circadian clock function and metabolismCell Host & Microbe 17, 681–689 May 13,2015. http://dx.doi.org/10.1016/j.chom.2015.03.006
4.Emily V et al. Message in a Biota: Gut Microbes Signal to the Circadian ClockCell Host & Microbe 17, May 13, 2015. http://dx.doi.org/10.1016/j.chom.2015.04.013
5.Rudicet al., Circulation, 112 (2005), pp.2716–2724
熱心腸先生原創文章!歡迎直接轉發,頭條號或其他平臺轉發請聯系:hui@xun.lu。
Mr. Gut. 熱心腸先生=熱心幫助人+搞腸道健康+清華理科男。退學博士,苦逼創業者。好奶爸,有嬌妻。只分享靠譜,不賣弄高深。